波尔多红酒分级(波尔多红酒1885分级)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波尔多红酒分级,以及波尔多红酒1885分级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波尔多与勃艮第分级制度有何不同之处
1、标准不同。
勃艮第酒的分级制度与波尔多不同:波尔多是酒庄分级制,酒庄级别高,出产酒的级别就高。而勃艮第酒的等级是由葡萄园的等级所决定的,酒庄一般没有具体等级,同一个酒庄可以拥有不同级别的葡萄园,酒标上面标注的是葡萄园的等级,故同一个酒庄,出产酒的等级会有高低之分。
2、品质不同。
在勃艮第,最高档是特级葡萄园:grandcru;下一个等级是一级葡萄园:premiercru或叫1ercru;接着是村庄级的,酒标上可以使用村庄名和葡萄园的名称;最后是条件较一般的葡萄园,酒标上只能冠以勃艮第大区的名称。
3、葡萄酒风格不同
总体来说,波尔多葡萄酒兼具稳固的结构、强劲的风味和良好的平衡性,可以说似男人般孔武有力,而勃艮第葡萄酒则以柔软、优雅、细腻、复杂的特性著称,具有与女性类似的柔美气质。
以红葡萄酒为例,波尔多的混酿通常口感丰富,果香浓郁,酒体醇厚,而勃艮第的红葡萄酒则主要以樱桃、覆盆子果味为主,口感柔顺优雅,复杂性佳。
白葡萄酒方面,波尔多苏玳地区的贵腐甜白非常出名,通常带有浓郁的蜂蜜、杏仁等风味,口感甜而不腻,陈年潜力强。而勃艮第的白葡萄酒以霞多丽干白闻名,一般口感圆润饱满,风味浓郁,一级园和特级园酒款非常耐久藏。
扩展资料:
工艺
波尔多红葡萄酒的高贵源于它漫长而细致的酿造方式:葡萄汁在发酵过程中,浸皮的时间控制着葡萄酒清澈动人的颜色及酒中单宁的含量;发酵完成后,需要将沉于发酵槽底的酒渣抽取出来,这是一段缓慢而耐心的过程,接下来是选出品质最好的酒,同时将不同品种的葡萄酒以完美的比例结合。
这样不但可以提升酒的品质,还可以保留下不同品种葡萄的风味,而且能结合出更为独特美妙的口味。经过几个月或更长的时间,葡萄酒从橡木桶中装瓶封盖。
此时的红葡萄酒依然具有生命力,它们透过软木塞缓缓地呼吸,继续发生着奇妙的变化,渐渐达到成熟。因此,波尔多葡萄酒大多适宜长期保存,上佳的美酒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才能成熟。
红酒级别如何区分(红酒的等级是怎样划分的)
法国葡萄酒在世界上的地位是如何形成的呢?除了历史的原因,最重要的是有一部《葡萄酒法》。 数百年前法国人将其对葡萄酒分级的标准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所有葡萄酒依照严格的规则来命名,波尔多、勃艮第衍生出了自己的规则,酒的等级高下,依靠规则,一目了然,几百年来,从业者无不遵从,依靠这套规则,建立起强大的葡萄酒行业。
法定产区酒(AOC),其使用的葡萄酒品种、最低酒精含量、最高产量、培植方式、修剪及酿酒方法等都受到最严格的监控;
优良地区酒(VDQS),等级位于餐酒和法定地区葡萄酒之间;
地区餐酒(VDP),由最好的普通餐酒升级而成;
日常餐酒(VDT),用来自法国单一产区或数个产区的酒调配而成。
2009年之前,法国葡萄酒为4个等级:AOC、VDQS、VDP、VDT;
2009年之后,全部改为了:AOP、IGP、VDF这三个等级,所以当你看到AOP时,代表的是之前的AOC;
AOC葡萄酒(法定产地葡萄酒)变成AOP葡萄酒(法定地区的标示和保护)。
VDP葡萄酒(地区餐酒)变成IGP葡萄酒(地区性的标示和保护)。
VDT葡萄酒(餐桌酒)变成VDF葡萄酒(标示地域)。
AOP、VDF这些词,在酒标上并不是以这三个字母显示的,是取了每一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
像是AOP,其实它的全拼是 Appellation+产区名+Protegee;
而VDF的全拼是Vin de France。
波尔多产区的AOC等级酒款
这张图圈出位置的词组是 Appellation Bordeaux Controlee,“Bordeaux”这个词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波尔多,所以这是一款波尔多产区的AOC等级酒款,酿造这款葡萄酒的葡萄,全部来自于波尔多。
所以在看AOC的酒标时,第一个和第三个单词是不变的,都是 Appellation 和 Controlee ,变的只是中间产地的内容。
波尔多产区内的梅多克产区的AOC等级酒款
这张图中的等级变为了 Appellation Medoc Controlee ,Medoc 这个词的意思是梅多克,是波尔多产区内的一个小产区,所以说,这就是一款波尔多产区内的梅多克产区的AOC等级酒款,这款酒的葡萄全部来自梅多克这个产区。
如果中间这个词的产地越小越详细,那么这款酒就会越好。
像是第一张图是波尔多的AOC,第二张图是梅多克的AOC,梅多克属于波尔多众多子产区中的一个,所以梅多克这个地方比波尔多小很多,所以,第二款的梅多克AOC比第一款波尔多AOC要好,价格也要高。
罗曼尼康帝的葡萄园
这个酒就是号称世界酒王的罗曼尼康帝,我们看它的等级是 Appellation Romanee-Conti Controlee ,这个地方就更加的详细了,直接写的就是罗曼尼康帝的葡萄园,你想想勃艮第拥有上万家的酒庄,从中挑出了一个酒庄的一个葡萄园标在酒标上,是不是详细的不能再详细了,这款酒,能不好吗?能不贵吗?
以上讲的是按照AOC等级来说明的,如果是AOP的话道理一样,只不过要把最后一个单词换成Protegee,即 Appellation d’Origine Protegee。
所以从等级判断葡萄酒贵否的依据就是产地。如果酒标上等级所标的产区越往后、越小,那么这款酒的价格就会越高,反之,产区越大,价格越低。
举一个例子:法国-波尔多-上梅多克产区-波亚克村。
他们的大小关系类似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湖畔。
波尔多红酒的“一级庄、二级庄……”,是怎么回事?
这篇文章,继续讲讲 波尔多红酒 。
我有几个学生,是公司里的业务骨干、经理助理,时常跟着领导去参加一些高端的商务宴请。
宴席上,他们会遇到(喝到)一些高档葡萄酒,经常跟我微信“直播”,“这款酒好不好喝”“那款酒味道怎么样”。
但有几次,他们犯难了。
他们听到了什么“一级庄、二级庄……”,就有些迷糊,不知道讲的是什么,是怎么一回事。
但他们又隐约感觉出,这些词跟“好酒”“名酒”带有某种联系。
于是,把问题抛给了我,“郑小塔老师,这个一级庄、二级庄……讲的是什么意思,你上课时好像没提到过?”
瞧,这转眼又变成了我的责任。
敢情,郑老师是“包打天下”的呀!
这几个学生在饭局上听到的“一级庄、二级庄……”,其实,总共是有5个名词。
分别是,一级庄、二级庄、三级庄、四级庄、五级庄。
这些名字呢,可不是简单随便的名称,是大有来头的。
它们出自于一份历史悠久的排行榜单。
一份1855年法国人制定的榜单——《1855年波尔多葡萄酒分级制度(Bordeaux Wine Official Classification of 1855)》,如下图。
我先来简单讲下这张榜单的来历,你就能容易明白了。
1855年,法国巴黎举办第二届世界博览会,也就是世博会,我们2010年上海举办的这种。
在这个巴黎世博会上,法国各种先进的工业品、工艺品、农艺品,都要展现给全世界,来突出法国国家实力的强大,(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识)。
同时,顺便也赚点钱,毕竟办展览会,也是一种招商宣传的方式。
法国在农产品领域当中,最有优势的就是葡萄酒,全世界都赫赫有名。
于是,那时执政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决定向全世界重点推介波尔多葡萄酒,来带动法国葡萄酒的推广销售。
这就好像淘宝上的爆款策略,把一个极致单品做成爆款,吸引人流,聚集人气,进而,带动起店铺里其他产品的热销。
这样就有了这张榜单《1855年波尔多葡萄酒分级制度》,精挑细选了整个法国波尔多地区最好的葡萄酒,向各国来宾们做推荐。
这份排行榜单总共分为两份,一份是对红葡萄酒的评选,另一份是对甜白葡萄酒方面。
后来,红葡萄酒部分的这份榜单,名气远远大于甜白葡萄酒那份,所以,我们平时通常所指的,也就是《1855年波尔多葡萄酒分级制度(红葡萄酒部分)》这个榜单。
讲到这里,你估计有些迫不及待,“郑小塔老师,那一级庄、二级庄……跟这份榜单有什么联系呢?”
别急嘛,继续听我讲。
《1855年波尔多葡萄酒分级制度(红葡萄酒部分)》榜单,在当时1855年时,精选了58家酒庄,排列其中,(后来,经过种种原因,变成61家)。
这总共58个酒庄,又按照当时的评定品质和价格,分成5个等级:
(由下往上,数字越小,价格越贵、品质越高)
第一等级酒庄,简称“一级庄”,(英文/法文 First Growths / Premiers Crus),4个酒庄
第二等级酒庄,简称“二级庄”,(英文/法文 Second Growths / Deuxièmes Crus),12个酒庄
第三等级酒庄,简称“三级庄”,(英文/法文 Third Growths / Troisièmes Crus),14个酒庄
第四等级酒庄,简称“四级庄”,(英文/法文 Fourth Growths / Quatrièmes Crus),11个酒庄
第五等级酒庄,简称“五级庄”,(英文/法文 Fifth Growths / Cinquièmes Crus),17个酒庄
这样,全世界的消费者想购买波尔多葡萄酒时,就可以按照这个榜单里面的等级,做出相应的选购和消费。
想喝好的,就买第一、二等级的,想喝便宜的,就选第四、五等级的。
所以,一级庄、二级庄、三级庄、四级庄、五级庄的叫法,就是这么来的。
它们分别是第一、二、三、四、五等级酒庄的简称,或者说,是人们的通俗叫法。
同时,在这份榜单里出现的酒庄,又叫做“列级庄”,意思是“该酒庄在榜单里面有等级排列”。
例如,饭局上,徐总说,“小刘,今天吃饭,我们喝一瓶‘一级庄’的红酒。”
你就该知道,等下要喝法国《1855年波尔多葡萄酒分级制度(红葡萄酒部分)》里,最好(第一等级)的红酒了。
于是,你就该拍拍手,绽放笑容,“好呀、好呀,一级庄,这是波尔多最高级别的红酒呦!”
简单清楚吧!
不过,我觉得,你光光知道“一级庄、二级庄……”的意思和来历,是不够的。
想成为红酒高手,你还要了解它们背后的一些象征意义。
否则,饭局宴请时一聊起来,你又一头雾水,这又该是郑小塔的“责任”了。
首先,你得知道“一级庄”都有“谁”,这个很重要,我平时参加宴席饭局时,也总会聊到谈及:
拉菲 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
拉图 Chateau Latour
侯伯王 Chateau Haut-Brion
玛歌 Chateau Margaux
木桐 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 (1973年,由二级庄升级一级庄)
“一级庄”总共是5个,你看上面,大名鼎鼎的拉菲红酒,就是“一级庄”。
还有4个,拉图、侯伯王、玛歌、木桐,也都是能跟拉菲红酒平起平坐的“一级庄”,如下图。
这5个“一级庄”合起来,又叫做“波尔多五大名庄”,或者是,“波尔多左岸五大名酒”。
传统习惯中,它们象征着法国波尔多品质最好的红酒。
因此,在某些商务宴请场合,东道主请喝“一级庄”(拉菲、玛歌等),已经是相当高的招待规格了。
当然,至于“二、三、四、五级庄”都有哪些,因为有56个,实在太多,你感兴趣的话可以记忆下。
记不住也没关系,到时候可以看它瓶子上的酒标,上面有“1855 Grand Cru Classe”字样的,如下图,就是属于“列级庄”的范畴。
至于,具体是“二、三、四、五级庄”中的哪一个,酒标上不会标,只能靠你平时的记忆和积累。
1855年之后,时光流逝,这张《1855年波尔多葡萄酒分级制度(红葡萄酒部分)》榜单上的酒庄排名,基本上没有多少变动。
但实际上,已经有一些酒庄,葡萄酒的品质发生了变化,导致榜单上的等级排列出现了失真。
这个讲起来有些深了,我们圈内人士喝酒时经常聊到,不过,这里顺带着讲讲也无妨。
简单来说,拉菲、玛歌红酒,这五个“一级庄”的品质是最好的,它们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但有一些的“四级庄”“五级庄”的红酒,就不一样了。
按照这张榜单排名来说,它们的品质是低于“二级庄”“三级庄”的。
但近些年来,随着种植技术、酿酒工艺的改进、大财团收购、管理层的重视等原因,这些“四级庄”“五级庄”的品质远远超过同一等级的酒庄红酒,口感味道达到(甚至还超过)“二级庄”的标准。
比如,庞特·卡奈红酒 Château Pontet Canet,如下图,原本是“五级庄”,后来经过工艺改进、庄主用心,现在的味道口感比某些“二级庄”红酒还要好。
比如,“四级庄”都夏美隆红酒 Château Duhart-Milon,如下图,1962年被拉菲罗斯柴尔德集团收购,“拉菲”入驻后,品质有了极大飞跃,完全不输于“二级庄”。
再比如,靓茨伯红酒 Château Lynch Bages ,如下图,本是“五级庄”,1985年成为香港国泰航空的头等舱指定用酒,开始在中国出名,它的酒液品质跟”二级庄”红酒一样,就是因为当初换了管理层。
当然,也有些“二级庄”“三级庄”红酒,因为管理不善、不用心等原因,实际品质“降”到“四级庄”“五级庄”标准。
具体有哪些,我也就不举例子了。
不过,这些都是一些个别的酒庄案例。
这61个酒庄中的大部分,还是按照《1855年波尔多葡萄酒分级制度(红葡萄酒部分)》榜单上的排名序列——“二级庄”“三级庄”的品质,会比“四级庄”“五级庄”好一些。
这些,你也可以记下,酒桌上酒酣耳熟过后,可作为聊资,展现下你“红酒高手”的风采。
其实,学生们也没有说错,这些内容,我上葡萄酒课时确实是不会提到的,哪怕是连续三天的中级品酒师课程,因为这些知识点太细,真讲起来,三天的课程可以变成六天。
至于,“一级庄、二级庄……”的价格方面,你最好也心中有数,不能东道主跟你“豪爽”“客气”,你却浑然不知。
拉菲、玛歌红酒这些“一级庄”,就是大拉菲、大玛歌,这些“正牌”红酒,市场价在1万到2万之间。
小拉菲、小玛歌,这些“一级庄”的“副牌”红酒,市场价在2千到4千元之间。
其他的“二、三、四、五级庄”红酒,价格通常在1千~3千之间不等。
上周的中级品酒师课程,课间休息时,有个姑娘就问了这个问题,她平时朋友聚餐时会遇到很多名酒,
“郑小塔老师,‘一级庄’跟‘一级园’又是什么关系,它们是同样的意思吗?”
嚯,这个差别可大了!
“一级庄”是法国波尔多地区的术语,仅仅是指波尔多红酒。
而“一级园”,是法国勃艮第产区的专业名词,指的是勃艮第红酒。
这两个词,指的是两个意思。
我以前写过波尔多红酒跟勃艮第红酒的区别,里面提到过,波尔多是用“酒庄”来区分葡萄酒品质好坏,价格贵与便宜的。
而在勃艮第,是用“葡萄园(葡萄田)”来划分葡萄酒的品质与价格。
勃艮第红酒跟波尔多红酒一样,也有等级划分的制度。
不过,勃艮第用的不是排行榜单类型的,而是原产地名称保护制度,这个我在以后文章中会具体阐述。
在法国勃艮第的法律制度里,等级最高(最好)的勃艮第红酒,被叫做“特级葡萄园(特级葡萄田)”,俗称“特级园”,酒标上显示是“Grand Cru”,如下图。
等级低一点(品质次一些)的勃艮第红酒,叫做“一级葡萄园(一级葡萄田)”,俗称“一级园”,酒标上会写“Premier Cru”或“1er Cru”,如下两图。
所以,这下你明白了吧!
“一级园”,在勃艮第只能算第二等级第二好的红酒,不是最好的酒庄。
而“一级庄”在波尔多,指的是当地最好的红酒,比如拉菲、玛歌、木桐、侯伯王、拉图,这五个国际顶级酒庄。
所以,“一级庄”跟“一级园”,是两个不同的名称概念,字看起来有些类似,但包含的意思完全两样。
就跟星巴克的“香草拿铁”和“抹茶拿铁”一样。
“咦,这杯抹茶拿铁怎么没有咖啡味道,它也是拿铁呀”,同行的吊带女孩忽闪着大眼睛,惊奇地叫道。
乖乖,抹茶拿铁中“拿铁”两字,是“牛奶”的意思,哪来的咖啡味呀!
波尔多红酒分级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波尔多红酒1885分级、波尔多红酒分级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暂无评论,147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