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产业结构(茶叶产业结构调整)

小编
预计阅读时长 11 分钟
位置: 首页 茶叶信息 正文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茶叶产业结构,以及茶叶产业结构调整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茶叶生产有什么意义?

茶、咖啡和可可是世界三大饮料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茶的利用始于医药,饮茶保健使茶成为人们“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中的一件。随着茶的保健功能和药理机制不断被现代科学所证实以及利用范围的拓展,茶已成为世界上栽培规模最大、产量最多、消费人群最广的饮料作物。茶乃中华之国饮。当今世界年茶叶贸易量达300万t,贸易额40多亿美元,日均饮茶量达到30亿杯。茶叶也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斯里兰卡、印度、肯尼亚等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

茶在中国南部山区对解决“三农”问题更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主要是由茶叶生产的特点所决定的:①宜种地域广。在亚热带、热带地区适宜种植的地域广阔,不受地形、土壤条件的限制。②经济价值高。通常每公顷可收入4.5万~6万元,高的可超15万元,是同一地区中价值最高、经济效益最好的栽培作物之一。③收入早。茶是一年中收获最早、收入最快的作物,一般2月初到3月中下旬均可上市,这对解决青黄不接(纯农业地区)的农民收入极为重要。④风险小。茶树对自然灾害的抗御力超过其他作物,即使受到寒、涝、病虫害等为害也不会造成“颗粒无收”。⑤易于保质。产品如一时难以脱销,只要库存得当,仍有机会销售变现,不存在“分文不值”的危机。正因为茶叶能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许多地方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都将茶叶作为一项优势农业来安排,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云南、四川、重庆、贵州、广西、湖北等地发展速度远高于全国水平。

茶叶既是种植业,又是需要具有厂房、机械、仓储、包装等系列设备和操作工人的工业,丰富的茶叶品牌,各具特色的品饮方式又衍生出了茶庄、茶馆、茶肆、茶道、茶艺、茶具、茶诗、茶疗等内涵丰富、形式高雅、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休闲产业,故茶叶有集一、二、三产业于一体的特点。其产业链涉及种植、制造、深加工、商业、文化等多个层面,目前全国约有1亿人从事着与茶相关的行业。

中国茶叶行业发展机遇如何?

国内市场,由于茶园面积稳中增长,湖北、贵州、陕西、江西等省在2017年种植面积分别增加23.6万亩、21.5万亩、19.3万亩、15万亩,茶叶产量在2017年达到258万吨。消费量方面,2017年中国茶叶消费量约为193万吨,消费量稳步增长。2013-2017年,国内茶叶产量、消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6%、6.0%,预计2018年中国茶叶产量、消费量将分别在277.6、204.5万吨左右。

目前,茶叶市场中绿茶、乌龙茶占据主要份额,2017年二者比重分别为61%、13%;但近年的产量比重在下降。同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其他茶叶份额逐渐提升,红茶、黑茶、白茶、黄茶等茶类占26%。此外,市场上的柑普茶、柑红茶、花草茶等特色产品及超微茶粉、抹茶、茶饮料、茶保健品等精深加工产品也在增加。

茶叶产业提档升级,多元化、品牌内涵、健康消费成趋势

前瞻认为,当前国内茶叶市场已经出现了如下趋势。

政府发挥导向作用促进茶叶产业提档升级。茶叶是重要经济作物,也是传统优势产业。但是,我国茶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大而不彰,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差距明显,影响了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实施,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消费结构加快升级,茶产业提档升级发展迎来难得的机遇。2016年10月,农业部发布《农业部关于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的意见》,强调到2020年的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目标为提高茶叶质量效益、提高茶产业竞争力、提高茶产业持续发展能力;2017年2月5日,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提出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促进茶叶等产业提档升级。

茶叶消费多元化成产业发展新趋势。消费升级和人口红利的双重叠加,营造出更好的产业成长氛围。“国八条”发布以来,茶叶的产品结构也在逐步的调整,高端茶市场遇冷,整体行业的利润率自2013年以来出现回落。行业利润的回落预示着茶叶的消费也渐渐回归饮品的基本属性。

从消费习惯来看,随着消费群体进一步细分,多元化的消费将成为茶叶市场的新趋势。茶叶天然、健康的特点以及对茶文化的推广,使茶叶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茶叶的主要消费人群也从中老年男性为主向各类人群扩散。不同类别的消费者对茶叶的消费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由此衍生出多元化的新需求、新模式。

消费者更加注重品质与品牌内涵。目前我国茶叶行业企业数量多而分散,企业整体规模不大,作坊式小企业较多,达到一定规模并拥有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品牌企业较少。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高,消费者对茶叶的品质、安全日益重视,己经由购买非品牌茶叶逐步转向购买品牌茶叶。

品牌内涵变得更加重要,符合消费者感知且独具特色的品牌将崭露头角。未来几年,茶行业“品类强,品牌弱”的局面还会长期存在,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度同质化和简单粗放的品牌建设思维。在对消费者的调研中,“品牌”成为消费者选购茶叶时的首要关注因素,消费者对于知名茶企的品牌溢价接受度远远超过想象。另一方面,新的业务模式以及跨界融合,将为茶企带来更多的机会。从“+互联网”、“+旅游”、“众商模式”、“私人订制”等新的业务模式和跨界融合不断出现。

健康主题的消费需求日趋强烈。饮茶是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可提高生活品质的习惯,符合现阶段消费者对健康和高生活品质的诉求。饮茶人群的增长带动着茶叶市场规模扩张,促使茶业企业扩大生产,使一些品牌认可度高的茶叶企业脱颖而出。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有机茶类似的健康类食品,必然将进入千家万户;在食品安全丑闻不断爆出的今天,一些中高端人群更加需要健康的食品和绿色的食品。

以上数据和分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茶叶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关于中国茶叶出口问题

颜盈盈 刘学忠

(青岛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简介:颜盈盈,青岛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产品国际贸易。通讯作者:刘学忠,青岛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农产品国际贸易、农业产业经济。

摘要:利用商务部、FAO 、UNCOMTRADE等统计数据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品种结构和市场机构进行了分析, 得出结论:中国茶叶出口的品种结构与国际茶叶进口市场的品种结构相差较大;中国茶叶出口市场主要是非洲,其次是亚洲,亚洲及欧美茶叶市场特别值得中国开拓。中国应区别世界不同地区分别开拓红茶和绿茶市场,对于英国、俄罗斯等高纬度的茶叶消费地区,应在保持传统的绿茶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红茶市场;对于阿联酋、沙特等中东富裕的产油地区,应积极宣传绿茶的功效,大力开拓绿茶市场。

关于茶叶产业结构和茶叶产业结构调整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茶叶图片真实照片(绿茶茶叶图片真实照片)
« 上一篇 2022-12-12
茶叶的选购要注意什么(茶叶的选购应注意什么)
下一篇 » 2022-12-12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197人围观

搜索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