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提香工艺(茶叶提香工艺原理)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茶叶的提香工艺,以及茶叶提香工艺原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红茶如何提香?
- 2、绿茶怎么提香?
- 3、茶叶炒制如何提香 茶叶炒制怎样提香
- 4、三重提香工艺包括什么
- 5、手工炒茶叶怎样调香味?
红茶如何提香?
在红茶的加工过程中有一个著名的化学反应叫美拉德反就,就是氨基酸与蛋白质发生反应,从而引成一种芳香物质,有焦糖的味道而这个反应通常要温度达到120度左右才会有,所以,红茶在120度的温度烘上20到30分钟香气会很好,但也会有点火味。具体的温度要根据不同的设备的变化,茶叶的量在变化在100到130度之间去调节。
绿茶怎么提香?
绿茶中的香气主要来自茶叶中的芳香油。多酚类化合物和氨基酸相互转化的产物以及一些糖亦有一些影响。鲜叶中芳香油最大量的为青叶醇,约占芳香油总量的60%,这种顺型的青叶醇具有强烈的青草气。反型的只占很小的比例,具有清香。眉茶经过杀青和烘炒,顺型的大量挥发,或转向反型,反型的也大量挥发,只留微量。这样加工后就给人以清香的感觉。眉茶的杀青过程,香气形成的特点是“香气显露,青气消”。在高温杀青过程中,低沸点的成分容易挥发,这些通常是青气和不良气味的主要物质。而高沸点的成分通常有良好的香气。炒青眉茶在高温的热物理化学作用下,形成新的特殊香气。干燥的目的之一:在杀青的基础上继续使内含物发生变化,提高内在品质。在鲜叶加工过程中,适当温度往往使茶叶具有甜香,火功过高则有高火气,超过一定限度则变为焦气,这些都是糖类物质在高温条件下焦糖化产物所持有的气味。蛋白质和氨基酸在高温下也会形成特殊香气,氨基酸的氧化脱羧脱氨也会变成香气。
茶叶炒制如何提香 茶叶炒制怎样提香
1、茶叶炒制是一门技艺,锅的大小、火候的大小、锅倾斜程度,都很讲究,而炒茶的过程就是“杀死”茶叶的过程,炒制时需注意高温杀青,先高后低,透闷结合,多透少闷;
2、总之做到嫩叶老杀,老叶嫩杀,从而使得茶叶青臭味散去,香气更加纯正,其次也可以通过烘焙提香。
三重提香工艺包括什么
包括分为炒干、烘干两种方式。
一般情况下,炒的方式香气更高,茶叶跟金属面接触的更多。
产生的香气会更高,氨基酸、多糖就损失越多。
而烘干是空气加热,没有金属导热,空气是流动的,透气性好。
水分排的充分,能够较好地保持干茶外形以及汤色绿的特征。
手工炒茶叶怎样调香味?
手工炒茶叶调香味的过程就是炖火,就是低温久烘,进而提高茶叶香气。
通过低温久烘,以火调味,使香气滋味进一步提高,达到熟化香气,增进汤色,提高耐泡程度的效果。炖火的过程需要7小时左右,每个时段的动态温度,火候的掌握,全凭烘焙师傅的手感和对温度感觉的冲击力判定。在蒸制中,观察茶的变化极为重要,茶叶在“吃足火”的情况下,会在表面呈现特有的宝色,这个是需要经验的。
使用加温的措施进行提香。具体方法因干茶外形不同而有所区别,主要有以下3种。
1.扁形茶和单芽茶的提香。
扁形茶中的龙井茶、舜皇玉龙和单芽茶中的雪水云绿等茶叶冷藏后,最好用龙井电炒锅手工辉炒。辉炒温度以茶温上升至65℃(稍有烫手感)时为宜,若低于60℃,提香效果不佳,高于70℃,则易产生老火味。也可用多功能机、理条机进行加温辉炒或用吹风式的901型或951型名茶烘干机烘焙。用烘干机烘焙时,掌握进风口温度110℃,时间5~8min为宜。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类茶不能用瓶式炒干机滚炒,滚炒后干茶色泽灰白,会影响经济价值。
2.毛峰类茶的提香。
如黄山毛峰、兰溪毛峰、碧螺春等茶,干茶表面都覆有茸毫。这类茶只能用名茶烘干机烘焙。热风温度105℃左右,复烘摊茶厚度为6~8cm,时间10min左右为宜。
3.珠形茶的提香。
如泉岗辉白、涌溪火青等茶叶,最好在50型曲毫机内复炒提香,炒30min左右,当茶温上升到65℃左右即可出锅。也可用中小型瓶式炒干机滚炒或用名茶炒干机复火,都能达到提香的效果。
茶叶的提香工艺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茶叶提香工艺原理、茶叶的提香工艺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暂无评论,167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