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加工学(茶叶加工学实验课程总结)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茶叶加工学,以及茶叶加工学实验课程总结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茶学是文科还是理科?
- 2、茶学怎么样
- 3、茶叶具体是怎样加工的?
- 4、茶学专业课程
- 5、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学什么
- 6、茶学专业可以考哪类公务员
茶学是文科还是理科?
茶学专业属于农学类,是文理科都招,从2021年各省份招生计划来看,绝大部分高校都是把茶学专业放在文科(历史)和理科(物理)中进行招生,所以该专业属于文理科都招的专业,如安徽农业大学。
专业介绍
茶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和鲜明特色的传统学科,亦是一门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现代学科。中国是茶的故乡,云南是世界茶树的起源中心。茶叶既是云南的传统支柱产业,也是数百万山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和地方财政的主要税源。云南的山区,特别是一些贫困山区,一直把茶叶视为生命产业。为了加快云南茶叶经济的发展步伐,改变过去茶叶专业人才一直依靠外省农科院校培养的状况,经有关部门批准,云南农业大学于1972年建立了茶学专业,1973年开始招收首届学生。1996年被批准为茶学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授权点,1997年开始招收茶学硕士研究生。办学三十五年来,茶学专业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为促进云南茶叶优势产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2005年,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在茶学专业的基础上,又增设茶学(茶艺茶道)专业,实行文理兼招,于2006年首批招收学生29人;并在全国招生,扩大了学生来源。目前,茶学专业已形成多层次办学的格局,在认真办好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包括农业推广硕士、在职教师硕士)教育的同时,还积极开办中、高级茶艺师培训班;专业知识培训班;招收函授生、外国留学生。随着云南省委、省政府“把茶叶产业培育成区域性支柱产业”的进程,茶学专业将显现更加蓬勃的活力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茶学专业主干课程: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土壤学、遗传学、田间实验与统计分析、茶树栽培学、茶叶加工学、茶树育种学、茶叶生物化学、茶叶审评与检验、茶叶综合利用、茶文化学。
可以查考到的中国最早的茶学课程是在三十年代于广州在中山大学开设的。
学科兴起
生产的发展和加工及品饮方式的简化,使得散品饮这种“简便异常”的生活艺术更容易,更广泛地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植根于广大民间,从而使得之品饮艺术从唐宋时期宫廷、文士的雅尚与清玩,转变为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正因为有散的兴趣,并逐渐与社会生活、民俗风尚以及人生礼仪等结合起来,才为中华文化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同时也提供了相应的条件,使得传统的“文士”对品饮境界的追求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明初社会不够安定,使得许多文人胸怀大志而无法施展,不得不寄情于山水或移情于棋琴书画,而正可融合于其中,因此许多明初人都是饱学之士。这种情况使得明代著极多,计有50多部,其中有许多乃传世佳作。夏树芳录南北朝至宋金事,撰《董》二卷,陈继儒又续撰《董补》;朱权撰《谱》,于清饮有独到见解;田艺蘅在前人的基础上撰《煮泉小品》;陆树声与终南山僧明亮同试天池,撰写《寮记》,反映高人隐士的生活情趣;张源以长期的心得体会撰《录》,自不同凡响;许次纾写《疏》独精于理;罗禀自幼喜,便以亲身经历撰写《解》;闻龙撰《笺》;钱椿年、元庆先后编校《谱》等,在这些人与书中,失权及其《谱》尤有杰出贡献。
学科创立
在中国和世界茶业的史册上,有一个永远放射着光辉的杰出伟人,那就是被后世尊为“茶圣”和“茶神”的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茶经》的作者--陆羽。陆羽是茶学的创立者。但他不仅仅是一位茶学家,在《全唐诗》、《全唐文》和《唐才子传》等许多文化典籍中,都收有他的作品和《传记》;所以,他同时还是一位才学逸群的文学家、史学家和地理学家。不过,他在诗文和史地方面的著作与成就,如同有些古人所说,“他书皆不传,盖为《茶经》所掩”,几乎全部被他茶学和茶业上的突出贡献所淹没了。可能因为这样,所以在我国唐以后的一些文学著作中,虽然一直把陆羽总也列为一位诗人或文学家,但多数都是“有名无实”,一带而过。这一点反映到陆羽的研究上,就出现了专重茶学及其茶业贡献的现象。无疑,对陆羽在茶学和茶业上的贡献,是主要和需要作重点研究的,但不能局限和停留在这一方面。为了促进中国陆羽研究的深入和发展,本文特疏简以往对陆羽茶学研究较多的方面,侧重从陆羽的时代环境、思想和社会地位、以及他茶学以外的某些成就,略作分析。
陆羽所处的环境,主要是指对他后来思想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青少年时期的社会环境。其情况基本如《新唐书》和他自己所写的“自传”所说:他是一个弃婴,为竟陵(今湖北天门)寺僧所收养,及长,不愿学佛,便逃离寺院。他先藏在一个戏班子里学戏,天宝中,一次和一些演员在州衙中演出,他的才能为太守李齐物发现,得助弃伶从学,自此便走上文人的道路。对于这点,过去许多著作和文章中,都有介绍,也无分歧。这就是说,对陆羽早年寄生寺院和飘泊为伶的社会生活,是清楚的,这里也不再详细论及。陆羽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有疑义和过去未见讨论的问题。
要涉及这个问题,不能不先从陆羽的生卒谈起。关于陆羽的生卒,史籍的记载是不怎样明确的,只是讲“不知所生”、“贞元末卒”。所以,1000多年来,我们的先人似乎对陆羽的生年死日,谁也没有搞清。一直到1958年,中国已故的著名农史专家万国鼎,他在一篇文章中,才对陆羽的生卒,首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据万国鼎考证,他认为陆羽“和杜甫差不多同年”(生于先天元年,公元712年),“804年或稍前”才死。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年代结束以后,中国茶叶界随着全国科学研究的发展,对陆羽的生卒,掀起了一个探讨的热潮。如陆羽的生年,就笔者所见,就有大历十三年(725)、十四年、十五年、十六年、二十一年和二十二年等先后不同的说法。尽管上列诸说都是采用肯定不疑的笔法,但各说各的,众说纷纭,且都未列举多少信据,所以,现在仍然是莫衷一是。
研究内容
当然我们也不应该否认中国古代的《茶经》就不是茶学著作。应该是那就是那个时代的中国甚至是世界茶科学的集中体现,是当时的最高水平。
但是总体来说,中国历史上关于茶的文字很多,但是从科学的角度对茶进行研究的却是较少的。除《茶经》以外,有沈括的《梦溪笔谈》,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它们从不同角度对茶作了一些科学性的描述。
中国历史上茶文化学方面的东西到是非常多的,诗歌、歌舞、茶馆等等都应该属其中。
专业开设
在世界产茶国中,只有中国有以茶叶科学为专业的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不仅培养中专生、大专生以及有学士学位的大学毕业生,而且于60年代起开始培养茶叶专业的硕士学位研究生,80年代中期起开始培养茶叶专业的博士学位研究生。
茶学专业(茶艺茶道方向)主干课程:食品营养学、茶叶加工学、茶叶贸易学、茶艺茶道学、茶叶生物化学、茶叶审评与检验、茶叶综合利用、茶文化学、民族茶艺学、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遗传学、土壤学、农业生态学、茶树栽培与育种学、茶叶生物化学、茶叶机械、茶叶加工学、茶叶审评与检验、经济管理与营销,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茶艺茶道、茶文化经济、茶文化与贸易。
就业方向
茶业类企业:茶树栽培、茶叶生产、茶叶加工、茶叶审评、茶叶检验、茶叶贸易、茶文化推广。
茶学怎么样
茶学这个专业,是属于农学的另外一个专业,说实话是比较冷门一点的,我有个朋友在江西农业大学就学的这个专业,他感觉一开始入门得有点是冷门专业的意思,因为这个专业在全国来说占比是比较少的,但是现在来说,茶学专业也是挺好的一个专业,因为现在一个文化的凸起,而且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现在虽然冷门,但是未来就业前景会很大的,我们国家也在不断的推展茶文化,而且现在很多人都喜欢饮茶,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很多人都能进入很好的关于茶公司大型企业就业。
其实转型了这个专业也很不错,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茶文化学,一个是茶科学,前面这种比较偏文科,查科学比较偏向理科研究这一块类型。他们的就业方向一般是茶叶栽培,茶叶生产,加工,审评,检验,贸易,茶文化推广,还有现在有一种品茶的茶艺大师。
茶学跟园艺学是比较相像的,主要还是一个从种植茶叶到营销发展的方向。课程体系有很多实践,课程特别多的品茶课程,他们要学的课程有以下这些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遗传学,茶叶机械,茶叶加工学,经济管理和和营销,农业生态学,土壤学,茶树栽培和育种学。
当然,主要看这个学校培养的方向是什么。如果自己本身是对茶这种很敏感的,可以考虑学这种专业,虽然人少一点,但是也就意味着竞争压力会小一点。茶学专业也是属于农业这一大类,一般都是开设农业大学里面的一个课程。
希望学弟学妹仔细考虑,选一个适合自己的,这些仅仅是参考而已,一定不能让它们左右你的思想。一旦选择之后, 就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不急不躁,脚踏实地,成功会 离你越来越近的,并最终得到它!
茶叶具体是怎样加工的?
绿茶的加工其实大家都或多或少了解过,但红茶的加工却有一点不同。
1、杀青(把鲜叶放在烧热到一定温度的锅里热炒)。下锅温度200℃~220℃(即白天看锅底灰白色,晚上看锅底微红色。或将手放在距锅底10 cm左右处,感到十分烤手)。投叶量,机械杀青每锅4 kg,手工杀青每锅1~1.5 kg。杀青掌握的原则是嫩茶炒的时间长些,老茶炒的时间稍短些。嫩茶多扬炒,少滚炒;老茶多滚炒,少扬炒。杀青到叶面失去光泽,叶色暗绿,叶质柔软,梗折不断,手握杀青叶不粘手,失重30%左右为度。杀青叶摊晾,厚度不超过10 cm。
2、揉捻(使叶片变为条索形,为制成各种形状的茶叶打好基础)。手捻一般是将杀青叶用两手握紧,在簸箕上向前推进,用力适度连续揉至叶成条索、茶汁挤出为止。揉捻质量要求是,条索紧结,叶汁稍出,应防止揉捻不均,加压过重,叶呈扁条等现象。3.1.3干燥。(1)烘干:多采用烘笼,投叶量1.5 kg,厚度不超过2 cm。第1次干燥温度100℃~110℃,每隔20~30 min翻拌1次,经2 h达7成干后下笼摊晾30~60 min,继续第2次干燥,温度70℃~80℃,每隔15~20 min翻拌1次,经1 h叶梗用手能捏起成碎末,含水量不超过7%即可。(2)晒干:茶叶揉捻后,立即摊晒在席上或场上,每15~20 min翻1次,直到水分减少到7%左右为止。
3、红茶加工。采摘标准是1芽2~3叶。(1)萎凋。将鲜叶摊在萎凋帘上,在日光下晒20~60 min,然后移至室内自然萎凋10~15 h,每50 kg鲜重减至30.5~32 kg为适度。萎凋到叶面光泽消失转暗绿,无青草味,带清香,梗折不断,手握成团不易弹散,含水量60%~64%。(2)揉捻。同绿茶,但要求时间较长(约90 min),叶细碎破坏率及挤出茶汁比绿茶多。(3)发酵。将揉捻叶摊放在发酵盆内,厚度6.7~10 cm,发酵室温度25℃~28℃,相对湿度96%以上,空气新鲜。发酵时间约4 h,春季室温低,用火炉加温。发酵至叶显紫铜色,无青草味,挤出的叶汁被吸收,含水量80%~85%。(4)干燥。同绿茶。红茶品质要求外形紧细,色泽乌润,具焦糖香,味醇而鲜爽,汤色红明,叶底红亮。
茶学专业课程
一、茶学专业课程有哪些 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应用概率统计、遗传学、土壤学、农业生态学、茶树栽培与育种学、茶叶生物化学、茶叶机械、茶叶加工学、茶叶审评与检验、经济管理与营销。
二、茶学专业简介
茶学研究的内容,从大的方面来划分,可以划分作两大部分,茶科学和茶文化学。茶的历史很长了,但是真正科学意义上的茶科学, 也就是茶学应该说是在20世纪才建立起来的。
可以查考到的中国最早的茶学课程是在三十年代于广州在中山大学开设的。
三、茶学专业就业方向和前景
1.茶学专业就业前景
茶学专业的毕业生所从事的茶业行业,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据统计,我国约25%的人基本不饮茶,以及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这暗示着中国的茶业市场十分巨大。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我们越来越注重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及附加值。
在茶叶的栽培、育种、加工、包装、销售等过程中,要将其完全弄懂弄透,也由于人们对保健茶、有机茶越来越重视,茶叶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其科技含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几年来, 茶文化已经走出国门,进入广阔的东、西欧市场,茶叶贸易的前景逐年看好。特别是随着我国贸易的转型,市场越来越需求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商品。所以,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不错。
2.茶学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
茶学专业的毕业生所从事的茶业行业,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毕业生一般在农业、工业、商贸等领域或部门从事与茶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
茶学专业学什么 附学习科目和课程
茶学专业就业前景
茶学专业学什么 附学习科目和课程
茶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分析
茶学专业课程有哪些
茶学专业开设课程和未来就业方向分析()
高考茶学专业代码及开设大学名单排名()
茶学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统计表】
茶学专业大学排名及开设学校名单
全国茶学专业大学排名,茶学专业大学排行榜 ;
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学什么
茶树栽培与茶叶加工主要研究茶树的栽培以及茶叶的生产、加工、检验、审评、营销等方面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茶树培育、茶叶生产与贸易、茶叶质量评测等。例如茶树的栽培与采摘,绿茶、乌龙茶等不同茶叶的筛选与加工,茶叶质量等级的检测、评定与管理等。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担任茶厂、茶叶生产基地、苗木繁育基地管理技术员;茶叶企业加工技术员、车间管理人员、质检员、评茶师;茶叶公司的业务员、销售人员及茶艺工作人员;茶叶企业主管部门工作人员;自主创业的个体经营者。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去向在茶叶生产领域技术与管理部门。
据统计表明,未来十年,我国茶业将会快速发展,各种茶业企业对茶学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在1万人左右。
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绿色消费和绿茶消费热将进一步拉动中国绿茶市场。绿茶上升,红茶下降,深加工产品(软饮料、速溶茶、冰茶、药物茶)上升,茶业已成为世界性的饮料,以其芳香、解渴,保健的特点受到人们越来越广泛的青睐。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茶叶生产加工技术专业
茶学专业可以考哪类公务员
茶学其实也是可以报考公务员的。
茶学专业能报考的职位并不太多,但是茶学本身不属于太热门的专业,相较之下竞争并不激烈。这个专业,基本只有报考三不限了,不限专业、不限基层工作经历。还可考虑报考粤东西北地区乡镇机关公务员,大多数专业不限,选择也是相当多的。可以考虑报考这些单位,如农业局、局果茶站,质量技术监督局、商品检验检疫局等部门,这些单位都需要专门的茶学专业人才从事茶叶科技推广、茶叶产品质量控制与监督等。
茶学的主干课程有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土壤学、遗传学、田间实验与统计分析、茶树栽培学、茶叶加工学、茶树育种学、茶叶生物化学、茶叶审评与检验、茶叶综合利用、茶文化学。食品营养学、茶叶加工学、茶叶贸易学、茶艺茶道学、茶叶生物化学、茶叶审评与检验、茶叶综合利用、茶文化学、民族茶艺学等。
由于国家对茶文化的逐渐重视和茶叶的畅销和需求,茶学专业的毕业生前景较好,因此不是很建议去报考公务员,选择其他与本专业相关的岗位,但如果选择了要报考公务员,也祝公考上岸。
茶叶加工学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茶叶加工学实验课程总结、茶叶加工学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暂无评论,212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