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种类及泡法图片(各类茶叶的泡法)

小编
预计阅读时长 15 分钟
位置: 首页 茶叶喝法 正文

今天给各位分享茶叶的种类及泡法图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各类茶叶的泡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正确泡茶叶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用沸水冲泡,注意控制温度

刚烧开的水温度高,可使茶叶中不耐高温的营养素(如维生素C等)大量破坏,并且使茶的香味很快消失。泡茶的水温宜按茶叶老、嫩来分,老茶可用95℃的开水直接冲入;嫩茶则应低些,80℃左右比较适合。

2、第一次茶要过滤

茶叶在栽培与加工过程中受到农药等污染,茶叶表面总残留一些农药,相应的头遍茶农药等有害物质浓度也高。所以应让头遍茶水发挥“洗茶”的作用,弃之不饮。

3、同一茶叶不要泡多次

茶宜常饮而不宜多饮,应随饮随泡,不要搁置太久。茶叶泡的过久,内中很多对人体不利的物质被泡了出来。

冲泡时间过长,茶叶中的茶多酚、类脂、芳香物质等可以自动氧化,不仅茶汤色暗、味差、香低,失去品尝价值;同时由于茶水搁置时间太久,受到周围环境的污染,茶水中的微生物(细菌和真菌)数量增多,而影响卫生。茶泡三四杯后就没有再泡的必要了。

4、合适的茶水比

茶叶和水的比例因茶叶的种类及喝茶者的浓淡喜好有所不同。绿茶的茶叶与水的比例一般以1∶50为宜,常用150毫升的水冲3克茶叶,冲泡出来的绿茶汤浓淡适中。

红茶的茶叶与水的比例与绿茶相当。黑茶的茶叶用量一般是绿茶的2倍,即茶叶与水的比例为1∶25。乌龙茶的投叶量比较大,基本上是所用壶或盖碗的一半或更多。

5、选择茶具

选对茶具是泡茶、赏茶、品茶必不可少的一步,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冲泡绿茶时可以根据茶叶的品质选杯子,品相好、细嫩名贵的绿茶如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等可以使用透明玻璃杯,以便欣赏“茶舞”。一般品质的茶叶可以用瓷杯,泡绿茶不要盖杯盖,否则茶汤容易变黄。

红茶为了观色,也可用玻璃杯或是用白色瓷器衬托其红色茶汤,但不同的是,使用盖碗杯冲泡更能发挥红茶的浓郁香气。乌龙茶也适合用盖碗杯冲泡,方便闻香和赏叶底,还可以用紫砂壶来冲泡,能使茶汤醇厚,香气不散。普洱茶一般用紫砂壶、盖碗杯都可以。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喝茶的8个常见误区,你喝对了吗?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喝好茶不如会喝茶 正确泡茶要注意以下几点!

茶叶的品种有哪些?

白茶的主要品种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和寿眉。

白毫银针采自大白茶树的肥芽,因其色白如银,外形似针而得名,是白茶中最名贵的品种。其香气清新,汤色淡黄,滋味鲜爽,是白茶中的极品。

白茶-白牡丹

白牡丹是采自大白茶树或水仙种的短小芽叶新梢的一芽一二叶,因其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美名,也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

寿眉采自菜茶品种的短小芽片和大白茶片,制成的白茶叶片大而疏松,也叫贡眉。

如何泡普洱茶?

1.沏茶前的准备

准备好普洱茶以及所要用到的茶具等。

2.醒茶

当你拿到一饼或一沱普洱茶准备喝时,先用茶刀将饼茶撬散摊放在茶盘上,让其放置一段时间,民间通称为醒茶。

3.茶具

茶具的选择对沏泡普洱茶非常重要,一般最好选择紫砂壶,它除具有古朴典雅的特色外,紫砂中含有较多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和肉眼看不见的气孔,经久使用不仅能吸附茶汁蕴蓄茶味,还能在沏茶时保持良好的保味功能。

4.投茶量

一般3-5人品饮,一次投茶量约3-5克,茶的浓淡可在冲泡时间上掌握,冲泡时间长味浓,反之则淡。

5.洗茶

将茶投入到壶中后,普洱茶一般都需要经过1-2次的沸水洗茶过程,每次用沸水洗茶的时间约3-5秒,目的是让茶体浸润到水,茶质充分释放。

6.冲泡时间

普洱茶经过1-2次的洗茶后,第3次冲泡的茶即为饮用茶,此时,可根据客人的口感掌握茶的浓淡,一般每次冲泡时间3-5秒为宜,5泡以后冲泡时间可放长一些。

7.出汤

冲泡好的茶汤应及时倒入杯中,不宜在壶中久留。茶的汤色与陈化及发酵有关,新上市的普洱茶,汤色为淡黄,但随存放或发酵时间的延长,汤色也逐渐转变成枣红色乃至猪肝色。

8.分茶

将沏好的茶汤均匀的分入客人杯中,以便客人享用。

茶的六大分类

根据陈宗懋主编《中国茶经》的分类法,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

1.绿茶

包括:炒青绿茶、烘青绿茶、晒青绿茶、蒸青绿茶。

炒青绿茶分为:眉茶、珠茶、细嫩炒青、大方、碧螺春、雨花茶、甘露、松针等。

烘青绿茶分为:普通烘青、细嫩烘青等。

晒青绿茶分为:川青、滇青、陕青等。

蒸青绿茶分为:煎茶、玉露等。

2.红茶

分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 。

小种红茶包括:正山小种、烟小种。

工夫红茶包括:川红(金甘露、红甘露等)、祁红、滇红、闽红(金骏眉等)等。

红碎茶包括:叶茶、碎茶、片茶、末茶。

3.乌龙茶

分为:闽北乌龙(武夷岩茶——大红袍、水仙、肉桂、半天腰、奇兰、八仙等,还有些建瓯建阳等地产的茶,如矮脚乌龙等)

闽南乌龙(铁观音、奇兰、水仙、黄金桂等,这里的水仙和奇兰主要是指主地的不同,同一种茶地在不同的产地产的茶)

广东乌龙(凤凰单枞、凤凰水仙、岭头单枞等)

台湾乌龙(冻顶乌龙,包种等,前两年流行的那个叫东方美人的也是这种)阿里山高山茶(阿里山青心乌龙茶,阿里山极品金萱茶等)

4.白茶

分为:白芽茶、白叶茶

白芽茶,主要是指银针等。

白叶茶,主要是指白牡丹、贡眉等。

5.黄茶

分为:黄芽茶、黄小茶、黄大茶

黄芽茶:包括蒙顶黄芽、君山银针等。

黄小茶:包括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温州黄汤等。

黄大茶:包括霍山黄大茶、广东大叶青等。

6.黑茶

分为:湖南黑茶(安化黑茶等)

湖北老青茶(蒲圻老青茶等)

四川边茶(南路边茶和西路边茶等)

滇桂黑茶(六堡茶等)

陕西黑茶(泾渭茯茶等)

扩展资料:

茶,(学名: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花白色,花柄有时稍长;

萼片阔卵形至圆形,无毛,宿存;花瓣阔卵形,基部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厘米,每球有种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茶

茶的种类有多少种?

茶的种类大概可以分为8种。

1.绿茶: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的特点。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全国18个产茶省(区)都生产绿茶。我国绿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之首,每年出口数万吨,占世界茶叶市场绿茶贸易量的70%左右。我国传统绿茶--眉茶和珠茶,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2. 红茶 :红茶与绿茶恰恰相反,是一种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名贵品种有:祁红、滇红、英红。

3. 黑茶:黑茶原来主要销往边区,像云南的普洱茶就是其中一种。普洱茶是在已经制好的绿茶上浇上水,再经过发酵制成的。普洱茶具有降脂、减肥和降血压的功效,在东南亚和日本很普及。不过真要说减肥,效果最显著的还是乌龙茶。

4. 乌龙茶 :乌龙茶也就是青茶,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乌龙茶在六大类茶中工艺最复杂费时,泡法也最讲究,所以喝乌龙茶也被人称为喝工夫茶。名贵品种有:武夷岩茶、铁观音、凤凰单丛、台湾乌龙茶。

5. 黄茶 :著名的君山银针茶就属于黄茶,黄茶的制法有点像绿茶,不过中间需要闷黄三天。黄茶----在制茶过程中,经过闷堆渥黄,因而形成黄叶、黄汤。分“黄芽茶”(包括湖南洞庭湖君山银芽、四川雅安、名山县的蒙顶黄芽、安徽霍山的霍内芽)、“黄小茶”(包括湖南岳阳的北港在、湖南宁乡的沩山毛尖、浙江平阳的平阳黄汤、湖北远安的鹿苑)、“黄大茶”(包括的大叶青、安徽的霍山黄大茶)三类。

6. 白茶:白茶则基本上就是靠日晒制成的。白茶和黄茶的外形、香气和滋味都是非常好的。名贵品种有:白豪银针茶、白牡丹茶 。白茶----是我国的特产。它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背满茸毛的茶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几种。

7.药茶----将药物与茶叶配伍,制成药茶,以发挥和加强药物的功效,利于药物的溶解,增加香气,调和药味。这种茶的种类很多,如“午时茶”、“姜茶散”、“益寿茶”、“减肥茶”等。

8.花茶----这是一种比较稀有的茶叶花色品种。它是用花香增加茶香的一种产品,在我国很受喜欢。一般是用绿茶做茶坯,少数也有用红茶或乌龙茶做茶坯的。它根据茶叶容易吸收异味的特点,以香花以窨料加工而成的。所用的化品种有茉莉花、桂花等好几种,以茉莉花最多。

拓展资料:

茶,(学名: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花白色,花柄有时稍长;萼片阔卵形至圆形,无毛,宿存;花瓣阔卵形,基部略连合,背面无毛,有时有短柔毛;子房密生白毛;花柱无毛。蒴果3球形或1-2球形,高1.1-1.5厘米,每球有种子1-2粒。花期10月至翌年2月。

关于茶叶的种类及泡法图片和各类茶叶的泡法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好听的茶叶网名(关于茶叶的网名)
« 上一篇 2022-12-13
茶叶网站设计代码大全(茶叶销售网站导航结构图)
下一篇 » 2022-12-13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163人围观

搜索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