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药用功效与作用(茶叶的药用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小编
预计阅读时长 42 分钟
位置: 首页 茶叶信息 正文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茶叶的药用功效与作用,以及茶叶的药用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一些名茶的功效与作用

一些名茶的功效与作用

一些名茶的功效与作用,茶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都是看见的,中国人对于茶叶总是有着一种特别的情怀,很多茶叶都是非常出名的,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一些名茶的功效与作用的相关资料。

一些名茶的功效与作用1

1、绿茶

新鲜茶叶晾干以后直接下到100到200℃的热锅中炒制,做出来的茶就是绿茶。

功效与作用:抗衰老、降血脂、防动脉硬化、降低心血管疾病(绿茶本身含有茶甘宁,茶甘宁是提高血管韧性的,使血管不容易破裂);瘦身减脂、防龋齿、清口臭、防癌、美白及防紫外线作用;抗菌,具备整肠的功能;可改善消化不良情况,如由细菌引起的急性腹泻,可喝一点绿茶减轻病况。

2、乌龙茶

乌龙茶又叫功夫茶,它是介于红茶与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制作方法有萎凋、摇青、炒青、揉捻、干燥四个环节,汤色金黄或者橙黄,滋味醇厚。

功效与作用:美肤,抵抗衰老:饮用乌龙茶可以使血中维生素C含量持较高水平,尿中维生素C排出量减少。瘦身:不可多得的减肥品。防蛀牙:饭后一杯乌龙,茶中含有的多酚类具有能够抑制齿垢酵素产生的功效。改善皮肤过敏。

3、红茶

红茶是一种经过完全发酵的茶叶,冲泡以后呈红汤、红叶。可分为三大类:小种红茶,工夫红茶以及红碎茶。

功效与作用:红茶品性温和、香味醇厚,可以帮助胃肠消化、去油腻、开胃口、助养生,促进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有强壮心肌功能。抗菌力强,用红茶漱口可防滤过性病毒引起的感冒,并预防蛀牙与食物中毒,降低血糖值与高血压。红茶功效不逊于绿茶且更有益于心脏。对脾胃虚弱的人来说,喝红茶时加点奶,可以起到一定的温胃作用。

4、黑茶

黑茶制作上分为杀青、揉捻、渥堆、干燥四个环节,在加工时发酵时间较长,所以呈黑色。

功效与作用:补充膳食营养、助消化、解油腻、顺肠胃;降脂、减肥、软化人体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抗氧化、延缓衰老,延年益寿;抗癌、抗突变、降血压;降血糖、杀菌、消炎、利尿解毒、降低烟酒毒害。

5、白茶

只采摘细嫩、布满茸毛的茶叶,将其晒干或者文火烘干,过程中不揉不吵,最后白色茸毛完整地保存了下来,这种茶叫白茶。

功效与作用:白茶功效具有三抗(抗辐射、抗氧化、抗肿瘤)三降(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之保健功效,同时还有养心、养肝、养目、养神、养气、养颜的'养身功效。可治糖尿病、预防脑血管病、降血压、抗病毒提高免疫力。

6、黄茶

在制作茶叶的过程中,经过短时间堆焖的茶叶属于黄茶,黄茶黄汤黄叶,可分为黄芽茶、黄小茶以及黄大茶,味道清悦醇厚。

功效与作用:黄茶是沤茶,在沤的过程中,产生的消化酶,可保护脾胃,提高食欲,帮助消化。消化酶能恢复脂肪细胞代谢功能,化除脂肪。黄茶中的茶多酚、氨基酸、可溶糖、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防治食道癌。黄茶鲜叶中天然物质保留有85%以上,这些物质能杀菌、消炎。

7、普洱茶

普洱茶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两种类型。

功效与作用:其一,普洱熟茶性温和,暖胃不伤胃;其二,普洱茶可以降血脂;其三,血脂降了,自然也就能带来减肥的功效了;此外,中医还认为普洱茶同时具有清热、消暑、解毒、消食、去腻、利水、通便、祛痰、祛风解表、止咳生津、益气、延年益寿等功效。

本文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不同的茶对应不同的保健功效,所以我们喝茶需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只有合适自己饮用的茶,喝了之后对身体才有好处。

一些名茶的功效与作用2

1、杭州市龙井茶

龙井茶,原是一个地名大全,也是一个泉名,而如今主要是茶名。西湖龙井茶产自浙江省杭州市的龙井村,在历史上曾分成“狮、龙、云、虎”四个类目,在其中多觉得以产自狮 峰的老井的质量为最好。龙井茶属炒青绿茶,向以“色绿、香郁、醇美、形美”四绝而出名于世。好茶叶还需好小水泡。“西湖龙井茶、虎跑水”被并称之为杭州市双绝。虎跑水里有 机的氮化合物成分较多,而可溶矿物较少,因此更有利于西湖龙井茶香味、味道的充分发挥。冲调西湖龙井茶可采用玻璃茶杯,因其全透明,荼叶在杯里慢慢屈伸,一旗一枪,,左右 浮沉,汤明色绿,记忆犹新,仔细观赏,真可以说是一种造型艺术享爱。

2、苏州市碧螺春茶

产自江苏吴县苏州太湖之滨的洞庭山。碧螺春茶叶用春天从油茶树采摘下的细嫩叶头炮制而成;高级的碧螺春茶,0.5KG干茶需要茶芽6-7万只,足见茶芽之细 嫩。炒出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出,颜色银绿,翠碧诱惑,打卷成螺,故称“碧螺春茶”。此茶冲调后杯里蓝天滚翻,芳香袭入,是中国知名的茗茶,常被做为高 级礼物。

3、黄山毛峰

产自安徽黄山,关键遍布在桃花运峰的云谷寺、松谷庵、悬空栈道阉、慈光阁及半寺周边。这儿山高林密,光照短,云雾缭绕多,自然条件十分优异,油茶树得云雾缭绕之滋 润,无暑寒之侵蚀,蕴成优良的质量。黄山毛峰采制十分细致。做成的毛峰茶外形细扁微曲,状如雀舌,香如海堂,醇美回甜。黄山名茶诸多,除毛峰外,也有休宁 的“屯绿”,安宁的“猴魁”,歙县的“老竹大气”这些,都各有特色,脍灸人口数量。

4、庐山云雾

产自江西庐山。称为“匡庐秀甲天下”的鸡公山,北邻湘江,南傍鄱阳湖,气侯柔和,青山绿水秀丽十分适合油茶树生长发育。庐山云雾芽肥毫显,条索秀丽,浓醇味甘,茶汤颜色清亮,是绿茶叶中的精典。

5、六安瓜片

产自皖西大别山区茶叶产地,在其中以六安、金寨、霍山县三县所商品最好。六安瓜片每一年春天采摘,成茶呈葵瓜子形,因此而出名,色翠绿色,香淡泊,味甘鲜,耐冲调。此茶不但可解暑止渴生津止渴,并且也有很强的促进消化功效和看病作用,明朝闻龙在《茶笺》中称,六安茶当药最有作用,因此被视作佳品。

6、恩施玉露

产自湖北恩施。湖北省产茶地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唐朝就已很知名,现仍是在我国的关键产茶地省区。恩施玉露是在我国保存出来的不可多得的一种蒸青绿茶,其加工工艺及 常用专用工具非常历史悠久,与陆羽《茶经》所述十分相似。恩施玉露对采制的规定很严苛,芽叶须鲜嫩、匀齐,成茶条索紧细,颜色嫩绿,匀齐伸直,状如松树皮;汤色清亮 光亮,香味清鲜,味道醇厚,叶背景色绿明如镜。“三绿”(茶绿、汤绿、叶底绿)为其鲜明特点。日本国自唐朝从在我国传到茶种及炒茶方式后,迄今仍关键选用蒸青方式 制做绿茶叶,其玉露茶制作方法与恩施玉露如出一辙,质量风格迥异。

7、白毫银针

它是一种白牡丹茶,产自福建省北边的建阳、水吉、松政和东部地区的福鼎等地。白毫银针满坡白毫色白如银,长细如针,因此而出名。冲调时,“满盏浮茶乳”,毫针挺 立,左右交叠,十分美观大方;茶汤颜色黄亮清亮,味道芳香甜爽。因为制做时没经揉捻,茶渍较难浸取,因而冲调时间应稍增加。白牡丹茶味性温凉,为健胃消食醒神,去湿气降烧, 常做为药用价值。在港澳,零售店铺常将少量白牡丹茶炭焙进别的茶系,以提升其级别,从而获得经济收益。

8、武夷山岩茶

产自福建省崇安县福建武夷山。武夷山岩茶属半发酵茶,做法接近绿茶叶与绿茶中间。其关键种类有“金骏眉”、“白鸡冠”、“水仙花”、“乌龙茶”、“肉桂粉”等。 武夷山岩茶质量与众不同,它没经窨花,汤色却有浓厚的花束香,饮时甘馨爽口,回味无穷无究。18新世纪传到欧州后,备受本地群从的钟爱,曾有“万病之药”美名。

9、安溪铁观音茶

产自闽南地区安溪县。铁观音茶叶的加工工艺十分复杂,做成的荼叶条索紧结,颜色乌润砂绿。好的铁观音茶叶,在制作过程因其咖啡因随水份挥发还会继续化作一层白霜;冲调 后,有纯天然的花香,味道纯浓。用精巧的工夫茶具品茗,先闻香,后尝味,便觉满口生香,回味无穷无究。近些年,发觉乌龙有运动健身美容护肤的作用后,铁观音茶叶更盛行日 本和东南亚地区。

10、小青柑

产自云南省云南西双版纳等地,因从古至今即在普洱茶集散中心,因此而出名。小青柑是选用绿茶叶或黑茶经蒸压而成的各种各样云南省普洱散茶的统称,包含沱茶、普洱茶饼、方茶、紧茶 等。小青柑的质量优质不但主要表现在它的香味、滋养,味道醇正,关键供藏族同胞食用。小青柑的吕质优质不但主要表现它的香味、味道等食用使用价值上,还取决于它有宝贵的 药力,因而,国外侨泡和港澳同胞常将小青柑作为健康养生妙品。

十大名茶的现有作用:茶对身体的健康保健作用有激动功效,抗菌消炎作、消除酒烟危害的功效,促进消化、降低血糖及血压和防电磁辐射功效这些。因而,大家常常食用茶,不但是物质精神享有,并且也是运动健身预防疾病的一种重要途径。

中草药:茶叶的功效与作用

茶叶

(《本草便读》)

【异名】苦茶、槚(《尔雅》),荼、茗、荈(《尔雅》郭璞注),苦梌(《唐本草》),蔎(《茶经》)),腊茶(《圣济总录》),茶芽(《本草别说》),芽茶(《简便单方》),细茶(《万氏家抄方》),酪奴(《纲目》)。

【来源】为山茶科植物茶的芽叶。

【植物形态】茶(《唐本草》)

常绿灌木,有时呈乔木状,高1~6米。多分枝,嫩枝有细毛,老则脱落。单叶互生,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彤,或倒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有时稍钝,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质厚,老则带革质,上面深绿色,有光泽,平滑无毛,下面淡绿色,羽状网脉,幼叶下面具短柔毛;叶柄短,略扁。花腋生,1~3朵,具有花柄,微垂;总苞2;萼片5,宿存,深绿色;花瓣5,白色,稍有香气,近圆形或广倒卵形;雄蕊多数,排列成多轮;雌蕊居于中央,子房上位。蒴果,木质化,扁圆三角形。暗褐色。花期10~11月。果实越年成熟。

原产我国南部山地。现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地均有栽培。

本植物的根(茶树根)、果实(茶子)、泡过的茶叶(烂茶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茶树通常种植三年以上即可采叶。以清明前后枝端初发嫩叶时,采摘其嫩芽最佳(清明前采摘者称"明前",谷雨前采摘者称"雨前")。此后约一个月,第二次采收其成长之嫩叶,再一月第三次采收。亦有在立秋后第四次采收者,惟采摘时间愈迟,品质愈次。鲜叶采集后,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精制等加工过程,则为成品"绿茶"。若鲜叶经过萎雕、揉捻、发酵、干燥、精制等加工过程,则为成品"红茶"。本品宜密藏于干燥处,以防发霉变质。

【化学成分】茶叶含嘿呤类生物碱,以咖啡碱为主,含量约1~5%,并含微量的可可豆碱、茶碱和黄嘌呤。绿茶中含缩合鞣质约10~24%,红茶因经过发酵,鞣质含量减少,一般仅6%左右,茶叶鞣质中以没食子酰-l-表没食子儿茶精为主,并含少量l-表没食子儿茶精、没食子酰表儿茶精、l-表儿茶精等。咖啡碱在茶叶中大部与鞣质结合而存在,以春季的嫩叶中含咖啡碱量较高。茶叶发酵,可使游离的咖啡碱的含量比例增加。我国所产的各种市售茶叶,一般含咖啡碱约2~4%,含鞣质约3~13%。

茶叶含挥发袖约0.6%,调制的绿茶含挥发油约0.006%,是茶叶的香气成分。主成分是β,γ-庚烯醇,占50~90%,以及α,β-庚烯醛等。红茶的香气成分是:α-及β-紫罗兰酮和它的衍生物,α-松油醇,癸二烯-2,4-醛,3,7-甲基辛三烯-1,5,7-醇-3,2-苯基丁烯-2-醛,茶螺酮,茉莉花素,δ-毕澄茄烯,糠醇,α-衣兰油烯,甲酸苄酯,甲酸苯乙酯,牻牛儿醛,吡咯-2-甲醛,苯甲酸己烯-2-酯,甲基苯基甲醇,吲哚等。

茶叶中尚含三萜皂甙及甙元:茶皂醇E、茶叶皂甙等,并含维生素C130~180毫克%,少量胡萝卜素,二氢麦角甾醇,黄酮类槲皮素及山柰酚等和黄酮醇与没食子酸所成的一些酯。

【药理作用】茶叶的药理作用主要由其所含的黄嘌呤衍化物(咖啡因及茶碱)所产生;另外尚含大量鞣酸,故有收敛、抑菌及维生素P样作用。

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咖啡因能兴奋高级神经中枢,使精神兴奋,思想活跃,消除疲劳;过量则引起失眠、心悸、头痛、耳鸣、眼花等不适症状。它能加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其最有效剂量与神经类型有关。

②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咖啡因、茶碱可直接兴奋心脏,扩张冠状血管。对末梢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但咖啡因对血管运动中枢、迷走神经中枢也有兴奋作用,因而影响比较复杂。

③对平滑肌、横纹肌的作用

茶碱(通常使用氨茶碱)能松弛平滑肌,故用以治疗支气管哮喘、胆绞痛等。咖啡因还能加强横纹肌的收缩能力。

④利尿及其他作用

咖啡因,特别是茶碱能抑制肾小管的再吸收,因而有利尿作用。咖啡因能增强胃分泌,故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病人不宜多饮茶。对代谢有兴奋作用。

⑤抑菌作用

茶叶浸剂或煎剂在试管中,对各型痢疾杆菌皆具有抗菌作用,其抑菌效价与黄连不相上下。一般而言,花茶、绿茶的抗菌效能大于红茶,对志贺氏痢疾杆菌的作用强于其他三型(福氏、施氏、宋内氏)。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枯草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亦有抑菌作用;血液及肉汤能减弱其抑菌作用,茶的浓度过高相反也会降低其作用。在试管中茶叶煎剂对葡萄球菌、链球菌的作用略逊于黄连而优于磺胺噻唑。对霍乱弧菌在试管中也有明显的杀灭作用,且在低于体温的温度(27℃)下即有效力。痢疾杆菌在茶叶肉汤培养基中多次传代后,能产生明显的抗药性。茶叶抗菌的有效成分一般认为即系鞣质。对豚鼠(眼)的痢疾杆菌实验性感染,茶叶煎剂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⑥收敛及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

茶叶中的鞣质,有收敛肠胃的作用。此鞣质乃儿茶素与没食子酸酯的混合物,有高度维生素P的活性。它能保持或恢复毛细血管的正常抵抗力。实验证明,它能抑制大鼠无菌性炎症的发展;在慢性试验中,连续用药可降低兔的收缩压,停药后很快恢复正常。

茶叶中含咖啡因一般在2~3%,故一杯浓茶含咖啡因在0.1克左右。快速浸泡之茶,咖啡因几全可浸出,但其中所含鞣质则仅可浸出一部分(鞣质可妨碍消化),因此,短时浸泡似很合理。发酵后之红茶,挥发性成分(茶之香味)损失一部分,鞣质也被破坏一部分(大致含量为5~6%),较绿茶(鞣质含量12~15%)为少。

【性味】苦甘,凉。

①《千金·食治》:"味苦咸酸,冷,无毒。"

②《唐本草》:"味甘苦,微寒,无毒。"

【归经】入心、肺、胃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足厥阴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肝、脾、肺、肾五经。"

③《本草求真》:"入胃、肾。"

【功用主治】清头目,除烦渴,化痰,消食,利尿,解毒。治头痛,目昏,多睡善寐,心烦口渴,食积痰滞,疟,痢。

①《本草经集注》:"(主)好眠。"

②《千金·食治》:"令人有力,悦志。"

③《唐本草》:"主瘘疮,利小便,去淡(痰)热渴。主下气,消宿食。"

④《食疗本草》:"利大肠,去热,解痰。"

⑤《本草拾遗》:"破热气,除瘴气。"

⑥《本草别说》:"治伤暑,合醋治泄泻甚效。"

⑦张洁古:"清头目。"

⑧《汤液本草》:"治中风昏愤,多睡不醒。"

⑨《日用本草》:"除烦止渴,解腻清神。""炒煎饮,治热毒赤白痢;同芎藭、葱白煎饮,止头痛。"

⑩《纲目》:"浓煎,吐风热痰涎。"

⑾《本草通玄》:"解炙煿毒、酒毒。。

⑿《随息居饮食谱》:"清心神,凉肝胆,涤热,肃肺胃。"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泡茶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宜忌】失眠者忌服。

①《本草拾遗》:"食之宜热,冷即聚痰。久食令人瘦,使不睡。"

②《纲目》:"服威灵仙、土茯苓者忌饮茶。"

【选方】①治卒头痛如破,非中冷又非中风,是痛是膈中痰,厥气上冲所致,名为厥头痛,吐之即瘥:单煮茗作饮二、三升许,适冷暖,饮二升;须臾即吐,吐毕又饮,如此数过,剧者须吐胆乃止,不损人而渴则瘥。(《千金方》)

②治风热上攻,头目昏痛,及头风热痛不可忍:片芩二两(酒拌炒三次,不可令焦),小川芎一两,细芽茶三钱,白芷五钱,薄荷三钱,荆芥穗四钱。上为细末。每服二、三钱,用茶清调下。(《赤水玄珠》茶调散)

③治诸般喉症:细茶三钱(清明前者佳),黄柏三钱,薄荷叶三钱,硼砂(煅)二钱。上各研极细,取净末和匀,加冰片三分吹之。(《万氏家抄方》茶柏散)

④治霍乱后,烦躁卧不安:干姜(炮为末)二钱匕,好茶末一钱匕。上二味,以水一盏,先煎茶末令热,即调干姜末服之。(《圣济总录》姜茶散)

⑤治羊癫风:经霜老茶叶-两。为末,同生明矾五钱为细末,水泛丸,朱砂作衣。每服三钱,白滚汤送下。(《周益生家宝方》)

⑥治三阴疟:雨前茶三钱,胡桃肉五钱(敲碎),川芎五分,寒多加胡椒三分。未发前,入茶壶内以滚水冲泡,乘热频频服之,吃到临发时,不可住。(《医方集听》)

⑦治热毒下痢:好茶一斤。(炙)捣末,浓煎一、二盏服。久患痢者亦宜服之。(孟诜)

⑧治血痢:盐水梅(除核研)一枚,合腊茶加醋汤沃,服之。(《圣济总录》)

⑨治小便不通,脐下满闷:海金沙一两,腊茶半两。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煎生姜、甘草汤调下,不拘时,未通再服。(《圣济总录》海金沙散)

⑩治腰痛难转:煎茶五合,投醋二合,顿服。(《食疗本草》)

⑾治虫积并哮喘、虫胀:茶叶五钱,青盐一钱,洋糖、三棱、雷丸各三钱。为末,将上盐、糖煎好后,入三味调匀。每服三钱,白汤送下。(《串雅补》)

⑿治脚趾缝烂疮,及因暑手抓两脚烂疮:细茶研末调烂敷之。(《摄生众妙方》)

【临床应用】①治疗细菌性痢疾

无论急、慢性菌痢均有效果。据数十例至上百例的观察,急性菌痢的治愈率一般在95%以上;慢性菌痢的近期治愈率在85%以上,虽症状消失较慢,但对肠粘膜病变的愈合及大便细菌的转阴尚较满意。亦有报告168例急、慢性蓖痢的治愈率仅40.6%。用法:100%茶叶煎液日服3~4次,每次2毫升或5~10毫升;10%煎液日服4次,每次20~40毫升,或每次15毫升同时并用2%煎剂 *** ;或5%煎剂单独 *** ,每次100~300毫升,每日3次;丸剂内服,每次2克,每日4次。据临床观察,茶叶的不同品种和等级以及茶液的不同浓度,其疗效似无明显差异。煎液 *** 较口服效果满意,特别对肠粘膜糜烂的减轻、消失,溃疡的愈合,效果显著,且无不良反应。茶叶获效的原因主要是:一抗菌作用;二通过改变机体调节机能,加强吞噬作用及抗体之产生而使疾病痊愈;三茶汁中含鞣酸颇多,与细菌中的蛋白质相遇,即被吸收结合而使细菌停止生活。副作用:部分病例服药后有兴奋失眠、头晕、心跳、恶心、呕吐、多尿、便秘等反应,平素饮茶少或治疗时所用茶液的浓度高者尤易发生,服澳剂后能使兴奋失眠等反应减轻或消失;少数病例舌边缘出现炎症或溃疡改变,个别病例发生过敏性皮疹,甚或引起中毒性精神障碍。另有文献指出,煎剂口服副作用较大,病员往往因此而不愿服用,改用丸剂可显著减轻;采用 *** 法则很少发生不良反应。

②治疗阿米巴痢疾

口服100%煎剂,每次5~10毫升,或10%煎剂每次15~20毫升,均每日4次。据12例的观察,服药后临床症状均于1~7天消失,大便镜检3~7天转为正常。部分病例经1~5个月追踪观察,未见复发。

③治疗急性胃肠炎

成人用50%煎液每次10毫升,日服4次;小儿用10%煎液,1~5岁15~20毫升,5~10岁20~90毫升,10~15岁30~40毫升。观察20例,服药后症状于1~2天内消失。对少数严重脱水病例,同时补充液体。茶叶治疗本病的作用在于:对肠粘膜起收敛及保护作用,减轻发炎和肠蠕动;其次是通过兴奋中枢神经,增强其活动,以抑制和消灭来自局部的恶性 *** ,使机体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④治疗急、慢性肠炎

观察急性肠炎87例,治愈率达90%以上,平均治愈日数为2天;慢性肠炎12例,服药4~21天后,10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大便恢复正常;2例接近正常。用法:100%茶叶煎剂,每次2毫升或5毫升,日服3~4次。

⑤治疗小儿中毒性消化不良

观察2岁以下中毒性消化不良婴儿21例,除服茶叶煎剂外(参见③治疗急性胃肠炎剂量),同时配合补液、纠正酸碱平衡失调,3例加用抗菌素,结果全部治愈。平均住院时间为6天。

⑥治疗伤寒

以100%茶叶煎剂10毫升口服,每日3次,试治伤寒及副伤寒各1例。1例伤寒患者于服药3天后体温降至正常,另1例副伤寒则于服药9天后体温完全正常,其它症状亦随之好转。

⑦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

内服绿茶丸每日3~4次,每次3克,连服2~3周。根据30例观察,治疗后各种症状体征消失所需平均时间为1.4~14.5天不等,肝功能恢复所需平均时间为14.5~26天。与辨证施治组对照,疗效大致相仿。所治病例均系黄疸型,中医分型属于"阳黄"范围。

⑧治疗羊水过多症

对已确定羊水过多的产妇,在临产前数周即酌饮红茶,早晚各1次。曾以此法治疗12例羊水在3000毫升以上的产妇,疗程7~20天,用茶约3两,即安全渡过产期。

⑨防治稻田皮炎

取老茶叶2两,明矾2两,加水500毫升浸泡煎煮。在下水田前后将手脚各浸泡1次,听其自行干燥,忌用肥皂洗涤。既能预防,亦可治疗。

⑩治疗牙本质过敏症

次级红茶1两,水煎。先用煎液含漱,然后饮服。每日至少2次,直至痊愈,不可中断。不宜服用二煎。用于治疗全口性及局部性牙本质过敏症20例,治愈12例,好转6例,不明2例。认为次级红茶含氟量较高,而牙齿的组织成分主要是氢氮磷灰石,与氟接触后,变成氟磷灰石,具有较高的抗酸能力,且能减弱牙质内神经纤维束的传导性,故对牙本质过敏症具有脱敏作用。

此外,据报道用0.4%的茶叶浸液作皮肤划痕试验诊断钩虫病,其阳性率与粪检及钩虫成虫抗原皮肤划痕试验的阳性率基本相符。

【名家论述】①《汤液本草》:"茗,苦茶、腊茶是也。治阴证汤药内用此去格拒之寒,及治伏阳,大意相似。茶苦,《经》云:苦以泄之。其体下行,所以能清头目。"

②杨士瀛:"姜、茶治痢,姜助阳,茶助阴,并能消暑解酒食毒。且一寒一热,调平阴阳,不问赤白冷热,用之皆良。"

③《纲目》:"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然火有五火,有虚实,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闿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若虚寒及血弱之人,饮之既久,则脾胃恶寒,元气暗损,土不制水,精血潜虚,成痰饮,成痞胀,成痿痹,成黄瘦,成呕逆,成洞泻,成腹痛,成疝瘕,种种内伤,此茶之害也。苏轼《茶说》云,除烦去腻,世故不可无茶,然暗中损人不少,空心饮茶入盐,直入肾经,且冷脾胃,乃引贼入室也。惟饮食后浓茶漱口,既去烦腻而脾胃不知,且苦能坚齿消蠹,深得饮茶之妙,古人呼为酪奴,亦贱之也。又浓茶能令人吐,乃酸苦涌泄为阴之义,非其性能升也。"

④《本草经疏》:"茗,《本经》味甘,气微寒,无毒,藏器言舌,然亦有不苦者。太阴为清肃之脏,喜凉而恶热,热则生痰而津液竭,故作渴也;瘘疮者,大肠积热也;小便不利者,小肠热结也;甘寒入心、肺而除热,则津液生,痰热解,脏气既清,腑病不求其止而止矣。令人少睡者,盖心藏神,神昏则多睡,清心经之热,则神常自惺寂,故不寐也。下气消食者,苦能下泄,故气下火降,而兼涤除肠胃,则食自消矣。""凡茶之种类极多,方宜大异,要皆以味甘不涩,气芬如兰,摘于夏前者为良。夫茶…能涤肠胃一切垢腻,宁非木中清贵之品哉?昔人多以苦寒不利脾胃,及多食发黄消瘦之说,此皆语其粗恶苦涩,品类最下者言之耳。"

⑤《本经逢原》:"茗乃茶之粗者,味苦而寒,最能降火消痰,开郁利气,下行之功最速,故《本经》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之患,然过饮令人少寐,以其气清也。消食止渴,无出其右,……兼香豉、葱白、生姜,治时疫气发热头痛。……凡茶皆能降火,清头目。其陈年者曰腊茶,以其经冬过腊,故以命名。佐刘寄奴治便血最效。产徽者曰松萝;长于化食;产浙绍者曰日铸,专于清火;产闽者曰建茶,专于辟瘴;产六合者曰苦丁,专于止痢;产滇南者曰普洱茶,则兼消食辟瘴、止痢之功。蒙山者世所罕有,近世采石苔代充,误人殊甚。其余杂茶,皆苦寒伐胃,胃虚血弱之人,有嗜茶成癖者,久而伤精,血不华,色黄瘁痿弱,呕逆洞泄,种种皆伤茶之害。而侵晨啜茗,每伤肾气。酒后嗜茶,多成茶癖。又新茶饮之,令人声音不清,以其能郁遏火邪也。至于精气寒滑,触之易泄者勿食,宜以沙菀蒺藜点汤代之。"

⑥《随息居饮食谱》:"茶以春采色青,炒焙得法,收藏不泄气者良。色红者,已经蒸盒,失其清涤之性,不能解渴,易成停饮也。"

提醒您:茶叶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茶的药用价值及其疗效

导语:茶除了能喝能品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轻度烫、烧伤,用浓茶涂抹伤处,不仅有较好的'止痛效果,而且可以防止液体渗出,有利于伤口愈合。

2、将冲泡过的茶叶洗净晒干,收集起来做枕头芯。长期用此枕,可疏风清热,防止眩晕头疼。

3、因寒冷或干燥致手脚开裂时,可将少量茶叶嚼碎敷在裂处,用纱布或胶布包好,裂口会很快愈合。

4、孕妇经常咀嚼干绿茶,可减轻恶心呕吐等妊娠反应。

5、用冰糖泡浓茶喝,可减轻感冒咳嗽多痰的症状。

6、咀嚼茶叶或用浓茶漱口,可消除口中异味。

7、坚持每晚用浓茶叶洗脚,脚气可自愈。

8、把茶叶蘸湿捣烂后敷在蜂蛰虫咬处,可消肿、止痛、止痒。

茶叶的十大药用价值

茶叶的十大药用价值

茶为药用,在我国已有2700年的历史。现代科学大量研究证实,茶叶药理功效之多,作用之广,是其他饮料无可替代的。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茶叶的十大药用价值,欢迎阅读。

1、有助于延缓衰老。

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能阻断脂质过氧化反工应,清除活性酶的作用。

2、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

茶多酚,有助于使这种斑状增生受到抑制,使形成血凝黏度增强的纤维蛋白原降低,凝血变清,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3、有助于预防和抗癌。

茶多酚可以阻断亚硝酸铰等多种致癌物质在体内合成,并具有直接杀伤癌细胞和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的功效。

4、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

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具有吸收放射性物质锶90和钴60毒害的能力。对因放射辐射而引起的白血球减少症治疗效果更好。

5、有助于抑制和抵抗病毒菌。

茶多酚有较强的收敛作用,对病原菌、病毒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对消炎止泻有明显效果。

6、有助于美容护肤。

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它洗睑能清除面部的油腻,收敛毛孔,具有消毒、灭菌、抗皮肤老化,减少日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损伤等功效。

7、有助于醒脑提神。

茶叶中的咖啡碱能促使人体中枢神经兴奋,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起到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

8、有助于利尿解乏。

茶叶中的咖啡碱可刺激肾脏,促使尿液迅速排出体外,提高肾脏的滤出率,减少有害物质在肾脏中滞留时间。咖啡碱还可排除尿液中的过量乳酸,有助于使人体尽快消除疲劳。

9、有助于降脂助消化。

茶叶中的咖啡碱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可以帮助消化,增强分解脂肪的能力。所谓“久食令人瘦”的道理就在这里。

10、有助于护齿明目。

茶叶中含氟量较高,这对预防龋齿,护齿、坚齿,都是有益的。茶叶中的维生素C等成分,能降低眼睛晶体混浊度,经常饮茶,对减少眼疾、护眼明目均有积极的作用。

;

关于茶叶的药用功效与作用和茶叶的药用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怎么鉴别茶叶加香精(如何鉴别茶叶加香精)
« 上一篇 2023-03-28
在下宇智波瞎子(我的航天梦绘画图)
下一篇 » 2023-03-28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141人围观

搜索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