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门青阳(玄阳门下)

小编
预计阅读时长 20 分钟
位置: 首页 茶叶信息 正文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玄门青阳,以及玄阳门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道教的尊号--天尊、帝君、真君、星君、元君等

道教的神仙既有风雨雷电、山川河岳等自然神格化的神仙;也有先天之炁显化而来的尊神;还有许多后天得道飞升位列仙班的仙真和民间俗神。面对如此众多的神明,根据诸神司职的不同,道教有一套完整神仙体系,如雷部、星宿部等等。这些神仙都有自己特定的称谓,许多人看过神话类型的文学作品时,对里面的“天尊、帝君、真君、星君、元君”等神仙称谓感到不解,到底他们有什么区别呢?

“天尊”是道教神仙体系里对地位最高的神明的一种尊称,极道之尊,至尊至极,故名天尊。道教的最高尊神是三清天尊,由先天之炁化生而来,代表了大道的本源。又被称为“虚无自然大罗三清三境三宝天尊”,这三位尊神分别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其中又以元始天尊为最高神。排在三清天尊后面的是玉皇大帝,道教也尊其为玉皇大天尊,玉皇掌管三界十方、四生六道的一切阴阳祸福,是众神之王,在道教神阶中修为境界不是最高,但是神权最大。此外道教还有化身三界、救苦救难的太乙救苦天尊以及雷部的诸神之神,被称为雷祖的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雷祖是道教和民间信奉的一位重要的先天尊神,是玉清真王长生大帝的化身,他居于神霄玉府,下设“三省九司、三十六内院中司、东西华台、玄馆妙阁、四府六院及诸各司,各分曹局”。

“帝君”是神仙的一种尊号,一些尊贵的天仙真圣也可以被称为帝君,而且他们的地位在真君之上。道教的一些帝君有时也会被称为天尊,如东华帝君,号元阳父扶桑大帝,乃是青阳之元炁显化而来,是万神之先,他掌管着所有男仙及天地间一切阳气的首领,所有男仙在飞升之时都要拜谒东王公,方能升得九天之上,同时东华帝君又被尊为“辅元立极天尊”、“东王木公天尊”等。又如同时被儒释道共同供奉为神明的关公,道教尊其为护法神和武财神,尊称他为关圣帝君,同时也尊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

“真君”是道教对神仙的一种尊称,相较于天尊和帝君,真君的神职地位就低了许多,他们一般是负责部分的三界事物。如二郎神被道教尊为清源妙道真君,他是一位与水利、农耕、防止水灾有关的神,甚至是水神。茅盈、茅固和茅衷三位祖师被尊奉为三茅真君,并将他们奉为道教茅山派的祖师爷。四大天师的萨守坚又称萨真人、崇恩真君,道教尊称其为一元无上萨翁真君、玄风永振天尊等。通过上述的仙真可以看出,他们也是由凡人后天得道而被尊奉为真君的。

“星君”顾名思义就是星宿神部的一些尊神,道教将天上的星宿神格化为道教的神明。在星宿神部里有我们熟悉的太阳星君,他是众阳之宗,执掌太阳的运行,将万物赖以生存的阳光普照于大地;也有居于月宫的太阴星君,她管辖五岳、四渎、五湖、四海,甚至还包括酆都冥界,校定世人生死罪福之目。同时还有北斗七星君即贪狼星君、巨门星君、禄存星君、廉贞星君、文曲星君、武曲星君、破军星君,以及南斗六星君即司命星君、司禄星君、延寿星君、益算星君、度厄星君、上生星君。

“元君”一般是道教对女性神仙的一种尊称。《太平经》有云:“天地之道,乃一阴一阳,各出半力,合为一,乃后共成一。”因此在道教的神仙体系里,也有许多女性神仙。斗姆元君是道教朝斗法科的主神,乃元始天尊之先天阴炁所化,是众星之母。碧霞元君的全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碧霞元君是道教人格化的山神,也是属于万物之中的自然神。南岳夫人魏华存又称“紫虚元君”,是晋代的女道士,被尊为上清派祖师,也是一位得道升仙的女神仙。

道教四大圣地?

四座道教圣山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起始于东汉道教《太平经》的完成由张道陵创立。道教的四大圣地分别是:鹤鸣山、武当山、龙虎山、齐云山。 圣地之鹤鸣山:鹤鸣山又作鹄鸣山,塔子山,又名东山,位于四川省剑阁古城之东,山势陡峻,风景秀丽,从山麓起有石级数千,拾级而上直达山巅。现在山上留有道教造像数十尊,露天仅有一尊圆雕立体像,其余皆刻于龛内,其中唐代大中十一年(8作鹄鸣山,又名东山,现在山上留有道教造像数十尊,露天仅有一尊圆雕立体像,其余皆刻于龛内,其中唐代大中十一年(857年)所造天尊像,身穿宽领大袖道袍,足着首靴,是道教造像的代表作。 圣地之武当山: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西部丹江口市境内的武当山,古有太和山,玄岳、太岳之称,方圆400公里,东邻襄樊市,西接十堰市(新兴汽车城),是一个自然风光秀丽、文物古迹丰富的旅游胜地。武当山是鄂西主要山脉之一,以汉水南岸,属大巴山东段分支。起自陕鄂边境,止于襄樊市南,呈西北-东南走向,长260公里,海拔1000余米,总面积312平方公里。它背依神农架,面对丹江口水库,奇峰嵯峨,溪谷幽深,植被繁茂,道观林立,景象万千,是国家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有七十二峰、二十四涧、十一洞、十石、十池、九泉、九井、三潭、九台及元、明建筑群等风景胜迹,居72峰之首的天柱峰海拔1612米,北宋书画家米芾曾赞武当为“天下第一山”。 (外篇)武当山有“道教第一名山”之称。山上祭奉“真武大帝”,称为“非真武不足当之”,故名“武当”,为道教奉祀真武大帝的道场。全山方圆400公里,故有“八百里武当”之称。群山逶迤的武当山,是集幽、奇、秀、美为一体的道教名山。胜景有72峰、36岩、24涧、11洞、3潭、10池、9台。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如金铸玉雕的宝柱雄剌苍天,素称“一柱擎天”。武当山四季风光不同,景色各异,春天山峦滴翠,繁花似锦;夏日风雷激荡,云飘雾绕;金秋林疏叶红,满目清新;冬季银装素裹,冰柱撑天。这些胜景古人称之为“动八景”和“静八景”。登峰远眺,群峰犹如繁星点点,丹江水库犹如一面明镜。武当山人文景观宏伟壮丽,素有“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之说。在古均州城至金顶70公里的建筑线上,建成了8宫、2观、36庵堂、72岩庙、39桥梁、12亭台等建筑群,总面积达160万平方米。这些建筑均镶嵌在峰峦岩洞和奇峰幽谷之中,布局巧妙,规模宏伟,技艺精湛。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派种繁多,但就其功法我风格而论,大体分为南、北两大派系。北派源于佛教圣地嵩山少林寺,称为少林派,其拳术称为外家拳。南派则出于道教圣地武当山,人称武当派,其拳术被称为内家拳。因此武当、少林并称为中华武术的两大主脉,在武林中,素有“南尊武当,北宗少林”之说。道教非常重视修炼养生,其本质上是探讨生命活动的规律,以求长生久视。武当武术就是武当道教在生命探索中产生出的结晶,是修身养性的动功技术演成成手战之道的结果。据传,武当内家拳的祖师是北宋徽宗时的武当丹士张三丰。他在武当修炼时曾看到喜鹊和蛇的一场争斗,“喜鹊上下飞击,而蛇蜿蜒轻身摇首闪击”的姿式给张三丰以极大启示,就而悟通太极妙理,创造了风格独特的武当拳术。武当武术的起源之说历史上争论颇多,但蛇在攻防之时采取的姿势却非常形象地演示出武当内家功夫的真谛,那就是“以柔克刚,后发制人,辩位于尺寸毫厘,制敌于擒扑封闭”。后经历代宗师不断的充实和发展,武当拳术又派生出众多的门派和种类,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包括“太极”、“形意”、“八卦”等拳术套路;太极枪、太极剑等各种刀剑械术;轻功、硬功、绝技及各种强身健体的气功等。武当武术也由此走出深山,以其松沉自然、外柔内刚,行功走架如浮云流水连绵不绝的独特风格在武林独树一帜,成为中华武术的主要流派。武当武术与道教渊源甚深,阴阳消长、八卦演弯等是武当武术的理论核心,以此核心演化出的技法则讲究刚柔相济、以柔克刚。老子在《道德经》里本质地阐述了“柔刚、动静、曲直”等等,对矛盾的辩证关系,那么武当武术出自奉老子为教祖的道教门槛里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武当山山川形胜,具有险、奇秀、峻、秀、幽等特点,正符合道家入山修仙的理想环境,故自古为道家所瞩目。我国道教教义崇尚自然,主张返朴归真,追求成仙入道。传说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净乐国王子真武来此修炼,并得道成仙,被后世奉为“真武大帝”。以后,历史上著名道家如阴长生、吕纯阳、陈抟、寂然子、张宇清、张三丰等,皆曾来此修炼,武当山亦就成为道教名山。真武,本名玄武,为古代“四象”神之一,是北方七宿的化身。北方七宿就是现在的北斗七星,它形状如一只龟,下面有腾蛇星,于是人们便赋予玄武龟蛇相缠的形象。北宋真宗年间,为避真宗祖父赵玄朗之讳,改名为真武。在道教中,玄武原本地位并不高,和青龙、白虎、朱雀一样只是护法神,在天尊圣祖外出时充作仪仗。到了宋代,玄武开始升格,成为镇守北方、威武勇猛、法力无边的玄天上帝、真武大帝。武当山修建道观始祖老子李聃的后代,大力提倡信奉道教,并在全国各地大兴土木,建造道宫庵观,当时武当山灵应峰上也建起了五龙祠等一批建筑。以后历经唐、宋、元各代的增建扩建,规模不断扩大,但到元朝末年,由于战争,山上大部分建筑毁于兵火。1399年,明燕王朱棣发兵南京,从他侄儿惠帝手里夺取了帝位,称为成祖,并迁都北京,在大规模营造北京皇城的同时,于明永乐十年(1412年)下令重修武当山宫观,命工部侍郎郭琎率三十万军民工匠,在短短十年时间内,建造了净乐宫、迎恩宫、玉虚宫、遇真宫、紫霄宫、南岩宫、五龙宫、太和宫和复真观、元和观等三十三处庞大的建筑群。从古均州城一直修至主峰金顶。成祖上举完全出于政治需要,由于他的政权是从自己的亲侄子手中夺来的,唯恐部下和百姓不服,就大力宣扬“君权神授”,说自己是奉“真武大帝”之命来治世的。因此,当时对武当山的建设与营造北京皇城同样重视,也使武当山成为我国众多名山中唯一受到封建皇朝统一规划、设计、投资、建设的一座名山。而今这些宫观庙宇,除立于均县城内的净乐宫、迎恩宫,由于建造庙江口水库,与均县一起沉没于水底外,其余建筑均保存完好。金顶和紫霄宫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2月,经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派员考察、评审,列入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世界级文化古迹胜地。 圣地之龙虎山: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县渔塘乡境,由酷似龙虎的二山组成,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区,原名云绵山。相传因第一代天师在此炼丹,丹成而见龙虎,故改名为龙虎山。 圣地之齐云山:齐云山又名白岳、云岳,距安徽省屯溪市33公里,在休宁县城西15公里处,海拔1000余米,面积60多平方公里,因最高峰齐云岩得名,以幽深奇险著称。有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岩、二十四涧及其他许多洞泉飞瀑,与黄山、九华山合称“皖南三秀”,素有“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之誉。 中原道教圣地——镇平五垛山风景区。五垛山位于镇平县二龙乡,是久负盛名的中原道教圣地,与湖北武当山齐名,素有“北顶”之称、奇峰相峙,飞瀑高挂,怪石林立,泉流潺潺,春天杜鹃烂漫,夏日绿意盎然,秋季层林尽染,冬季银装素裹,山水如诗如画,兼具南秀北雄。唐贞观年间,著名道士吴筠在此创建吴筠观。明朝皇帝朱允文也曾到此避难。后为纪念朱允文而建的祖师庙雄踞海拔1665米的五垛山主峰圣垛之上,四周云雾茫茫,扑朔迷离,恍若仙境。景区内的“五垛晓烟”、“金顶日出”、“三潭夜月”、“鹰啸长空”、“群蝶戏瀑”、“仙女沐浴”、“拴马桩”、“藏兵洞”、“插剑石”、“青牛宫”等四十多个名胜景点,让人回味无穷,叹为观止。中原道教圣地——镇平五垛山风景区,民间有“北顶”之称,与武当山的“南顶”遥相呼应。

地理题 佛教和道教的名山

佛教四大名山是:

五台山,位于山西五台县,文殊菩萨的道场。

普陀山,位于浙江舟山,观音菩萨的道场。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峨眉市,普贤菩萨的道场。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地藏菩萨的道场。

道教名山:

江西龙虎山、

湖北武当山、

安徽齐云山、

四川青城山

道教关于人类第三个文明说法资料(有关世界末日的)

道教没有,佛道结合的一些民间信仰是有的。在中国历史上,多数是与号召反对政府有关。比如弘阳教认为当今世界大劫来临,劫尽之后,才是白阳理想世界,即所谓“红阳劫尽,白阳当兴”之说。明季和清代,各处都可见到的青阳教、白阳教、三阳会,都和弘阳教的宗旨有关。类似的还有白莲教等。

明清的民间秘密宗教,吸取了道教的神仙观念和佛教的劫的思想观念,大都宣传劫灾、劫变等思想。把世界分成三个时期,也就是认为宇宙自开创起至最后为止,必须经历三个时期。龙华会、圆顿教等称为龙华三会,即:龙华初会、二会和三会。弘阳教称为青阳、红阳、白阳。初会的燃灯佛代表过去,二会的释迦佛代表现在,三会的弥勒佛代表未来,第三会是最高境界。三阳说中,青阳和红阳这两阶段之末,天下大乱,收杀恶孽。其中红阳之末的末劫,是世界最后一次大劫,此劫—过,即进入弘阳的理想时期——白阳时期,这时光明普照大地,众生获福。

在这些观念中,无生老母是最崇高的神,不仅创造了宇宙和人类,同时她还要拯救沉沦于苦海中的人类,是救世主,在白阳时期是众生回归到无生老母身边。—直延续到清代,无生老母的地位始终崇高,民间秘密宗教对她的崇信和供奉,始终不衰。

关于玄门青阳和玄阳门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真仙凡人传(真凡人修仙传)
« 上一篇 2023-04-10
茶叶的功效有什么作用(茶叶的功效有什么作用与禁忌)
下一篇 » 2023-04-10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126人围观

搜索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