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茶叶产地(陇南茶业)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陇南茶叶产地,以及陇南茶业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陇南到底有多“南”?
在太多人眼中,甘肃是建立在缺水的黄土高坡与沙漠戈壁之上的省份,让人很难把甘肃与气质温润的长江流域联系到一起。
但谁曾想到,甘肃有一处不同于大西北的苍茫豪迈,青山绿水,云雾飘渺的仙境让你恍若在江南,也是甘肃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 陇南。
长江当然没走陇南,但长江的支流白龙江,却贯陇南市南下,汇入长江、浩浩荡荡奔向大海……
你走在陇南,很难感受到甘肃其他地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悲壮,你会怀疑你是否穿越到了长江沿岸。陇南的地形之复杂,在甘肃省内也是数一数二的。陇南没有沙漠,只是高山、丘陵、河谷、盆地。陇南北边海拔1800米,而南边的文县中庙乡,海拔只有500米,是陇南也是甘肃省海拔最低的。
一脚跨南北
打开中国山脉分布图,
秦岭由东向西延绵而来,
横断山的岷山山脉由南向北逶迤,
拥抱着这里。
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也在这个区域交织,
秦巴山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三大地形交汇,
共同“挤”出了甘肃的四大地理区域之一——陇南山区。
秦岭将自己的“动脉”奉献给南北中国不同气候时,将她的“静脉”遗留在了陇南,使陇南在荒凉中多了些翠绿,在干裂中多了点滋润,既有山峦叠嶂的雄伟,又有江南水乡的神韵。
地处西秦岭东西向褶皱带发育的陇南山地,位于我国地形阶梯的过渡带,西靠甘南高原,北接陇中黄土高原,南临四川盆地,东部与陕西秦岭和汉中盆地相接。西秦岭横亘其间,陇南跨越南北方,境内高山、深谷、丘陵、盆地依次分布,错落相间,形成独具特色、错综复杂的壮美景观。
在自然地貌上,陇南山地是甘肃自然山水的另类。
在我们印象中,夹峙在祁连山与合黎山、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之间的甘肃省,干旱少雨,气候干燥,沙漠戈壁广布,是一个少有绿色的干旱之地。
然而陇南山地却重峦叠嶂,山高谷深,植被葱郁,河溪清澈,颠覆了人们对甘肃的传统认识。 这里山高林密,水网纵横。 在相对干旱的甘肃省,陇南市有近50条一级支流 ,二级支流有700多条,三级支流1600多条,四级支流1300多条。甘肃省相对缺水,但陇南市并不缺少水资源。因为水资源多,陇南的森林面积相当大,全市面积约2.79万平方公里,有森林约1.16万平方公里。
名山大河汇聚,物产具有“南”味特色
翻开中国气候区划图,陇南山地由东南向西北,依次从亚热带湿润气候向暖温带湿润气候和高原气候过渡, 是甘肃省唯一拥有亚热带气候的地区,被誉为“陇上江南”。 温暖的气候、丰富的地貌使得陇南山地的水分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明显,形成了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的景观。
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也在这里交织,两大山脉的碰撞聚合,注定了这里与众不同的山川大势,还有独具特色的物产。除冬麦、水稻外,还可以生长多种亚热带经济作物,如柑橘、油桐、茶、桉树、棕榈等,还有水杉、红豆杉等国家保护植物,以及大熊猫、金丝猴等20多种珍稀动物,并拥有3个国家级、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森林公园和2个国家湿地公园,被誉为 “甘肃的西双版纳”。
既有北方的烈酒,也有南方袅袅茶香
早在西汉时期,陇南的人民就开始酿酒。最早见于记载的陇南酿酒之地,一为徽县伏家镇,一为成县红川镇。在陇南当地流传的民间小曲中,有“伏天踏曲最优良,重阳下沙好时光”这样的唱词,也从侧面说明了陇南酿酒已经有着悠久的 历史 。
徽县处在嘉陵江上游,在《蜀道难》里,李白说 “不与秦塞通人烟”, 路上也只能见到一些峭壁上的猴子。这里从古至今一直都是一个生态山区,春暖花开,与世无争。
要想酿出好酒,必须要有天时地利之便。只有好的天时,庄稼才能有好收成,也才能有多余的粮食来酿酒;地利,则是指酿酒的地方必须有好的水质,适宜的气候,才能酿出美酒。徽县伏家镇有着酿出好酒的良好条件,伏家镇有名泉叫做“神泉海眼”,据说不论寒暑旱涝,泉水纯美甘甜,水位四时不变,自古就是人们用来酿酒的上佳水源。这眼泉水的位置正是在徽县金徽酒厂之内,据说也是因为这眼泉水,才酿造出了好喝的金徽酒。
徽县清冽的水和优质的高粱,使这里酒肆林立,酒令声声。唐玄宗天宝元年,李白行至徽县青泥岭,手握酒樽,把酒临风,畅饮数十杯,极目四望,触景生情,想到自己16年“仗剑走天涯”的职业生涯,再联想到登上青泥岭的艰险过程,朗声吟咏:噫吁嚱,危乎高哉……
李白醉卧青泥岭,成就了后来的《蜀道难》。
南宋绍兴4年(公元1134年),名将在仙人关抗金大捷后,众将士用金兵头盔盛徽酒畅饮,在当地,因为盔和徽谐音,从此“金徽酒”名声远扬。1951年,康庆坊、永盛源等多个金徽酒老作坊联合,成立了金徽酒业公司。在陇南,畅饮一壶酒,可抒发古人醉卧疆场的豪情与洒脱。
陇南属中国江北茶区的北缘产地,是甘肃唯一的茶叶产区。陇南茶区位于康县、文县、武都三县交界处海拔600一1200米的林缘地带,是陇南的茶叶生产基地,也是甘肃省唯一的茶叶产区。春夏时节“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既是北方茶树生长的适宜区,也是生产有机茶的最佳产地。
早在两宋及明清时期就是茶马交易的重要地区,以“秦蜀道”为干线的茶马商道遍布全境。受“茶马古道”辐射影响,陇南拥有悠久的茶叶生产 历史 和文化,陇南文县碧口镇李子坝村至今保留有20多株清朝道光年间(1782年—1850年)种植的茶树,陇南康县阳坝镇也存有上千年的野生古茶树。在陇南,独品一杯茶,可沉浸在西北烟雨江南般的柔情里,赏花赏柳。
既有“南腔”,又有“北调”,多元文化交汇的陇蜀之城
文明的起源与文化的传播,往往与自然地理息息相关。
陇南如同一个将甘陕川之美融入一身的曼妙女子,满身灵气。自古以来陇南就是连接“秦陇”和“巴蜀”的战略要地,素有“秦陇锁钥,巴蜀咽喉”之称。陇南市与陕西、四川毗邻接壤的地理位置,决定了陇南文化中具有秦陇文化和巴蜀文化两种文化的特征。
如果说,陇南的“山”是秦陇文化的象征的话,那么,陇南的“水”就是巴蜀文化的象征了。因为,陇南的山连着秦岭,属于黄土高原;而陇南的水,则是甘肃唯一的长江流域。陇南多山多水,处处山水相连,山水相依。因而,使得秦陇文化和巴蜀文化在这里相互交汇,相互渗透。
历史 上,陇南既是陇蜀通道的结点,也是川茶北上后换取马匹的必经之地。
仔细翻看中国地图,处在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秦岭山地之间的陇南,是中华大地的几何中心,无论从地理位置分布,还是得陇望蜀、六出祁山的 历史 典故,遗存陇蜀道上的茶马古道、祁山道、陈仓道、阴平道旧址,还有陇南的川音、川味,都在印证着陇南与“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印证着陇南是大西北通往大西南的“门户”和枢纽的 历史 地位。
在漫长的 历史 进程中,陇南特殊的人文结构和地理位置,一座座巍峨的高山,一条条湍急的河流都记录着陇南的发展和人文沿革。无论是武都高山戏、西和乞巧节、文县白马池哥昼等民俗文化,还是礼县的先秦文化、成县的西狭颂、康县的茶马古道 历史 文化等,都深深地打着陇南的烙印,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这方水土孕育和承载的灿烂文明。
经贸往来、文化交融使陇南既不能完全穿秦文化的“衣服”,也不能完全戴蜀文化的“帽子”。来到陇南,你会发现,这里,满城橄榄飘香,但这不是地中海;这里,时有川音入耳,到处火锅飘香,但这不是四川;这里,虽属甘肃,但没有大漠戈壁,到处山峰翠峻,水流潺潺。这里既有北方的雄浑粗犷,又有江南的小家碧玉;既有豪迈的两当号子,又有悠扬的采茶小调……
甘肃本地的茶叶?
甘肃本地的茶叶有龙神茶,文县绿茶等。
1,龙神茶
龙神茶,甘肃省康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康县龙神茶外形扁平挺直或条索细紧,色泽翠绿,滋味醇爽,口感清新,带有栗香。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较高。长期饮用,可清肝明目,强体减肥。
2,文县绿茶
文县绿茶,甘肃省文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文县绿茶产自北方高海拔茶区,产地远离城镇,山大沟深,森林覆盖率高,生物种群多样性特征明显,环境清洁无污染,栽培品种以中小叶群体种为主,采摘轮次少,品质上乘。文县绿茶外形以扁形和卷曲形为主,色泽绿润,汤色明亮,香气高长,滋味爽醇。
扩展资料
龙神茶产地环境:甘肃省陇南市康县有“甘肃西双版纳”之美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茶区内森林覆盖率更是高达85%以上,林密而多雾,拥有“云雾高山出好茶”的生态环境。康县茶叶种植源远流长,是陇上茶叶的发祥地,也是中国典型的西部高海拔优质茶叶种植区。
文县绿茶产品特点:文县绿茶属于高山茶,生长周期长,氨基酸、咖啡碱含量相比于其他茶较高,有明显的优势,在全国同类茶评比中得到了专家和同行好评,是茶中珍品,长饮此茶有提神醒脑,消食利尿、防暑降温、抗幅射之功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县绿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龙神茶
你知道甘肃都出产什么茶叶吗?你最爱喝什么茶?
甘肃地区属于我国茶区的江北茶区,主要种植地域在陇南的康县、文县和武都区一带,出产的茶叶叫做陇南绿茶。
总体上来说,陇南绿茶是我国四大茶区种植区最靠近北方的地区之一,也是甘肃省种植唯一产区。此地产茶 历史 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但由于海拔高、纬度高,茶叶的种植面积并不广泛,种植品种也主要是以小叶群体种为主。但是现在引进了很多新品种,不断的扩大了种植规模。
陇南绿茶因为其海拔高,纬度高,所以生长周期比较长,茶叶的氨基酸含量和内含方向物质较多,品质非常不错,属于高香耐泡型,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喜爱。
当然总体上来说,甘肃茶叶在全国的知名度并不算高。很多产茶大省,甚至北方很多地区都不太清楚甘肃茶叶的品质和口感。不过最近这几年随着产茶量的不断增多,以及当地政府的推广宣传,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甘肃茶,并且开始喝甘肃茶。这对于甘肃茶产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趋势,希望以后能够喝到更多更好的甘肃陇南绿茶。
甘肃产茶主要有文县、康县、成县、武都,品种为文县龙井茶、康县云雾绿茶、武都翠竹毛峰茶等,因产地属秦岭过渡山区,海拨纬度较高,作物生长期长,富含氨基酸和人体所需微量元素,茶叶品质非常优良,深受饮茶者称赞和好评。但因受产量及制茶工艺、价格较高,影响了甘茶在全国知名度。
前几年去泾川,在县城买过十斤绿茶,有一种兰花香,当时也没问是那里产的。
西湖龙井好多都是甘肃文县碧口产的[捂脸]
我只知道文县的碧螺春,再没听说甘肃其它地方产茶。因为也只有文县纬度最低,与川北交汇。高纬度地区是不产茶的。我们这地方一般售卖的是四川、云南茶。我喜欢的是云南茅尖。
甘肃地区属于我国江北茶区,甘肃都出产哪些茶叶?
甘肃地区属于我国的江北茶区,产的茶叶是有,奈何并不出名。但论品质,甘肃产的茶叶不比任何地方差,香味特别,令人难忘。
一、陇南绿茶
陇南绿茶是我国四大茶区种植区最靠近北方的地区之一,也是甘肃省种植唯一产区。此地产茶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但由于海拔高、纬度高,茶叶的种植面积并不广泛,种植品种也主要是以小叶群体种为主。但是现在引进了很多新品种,不断地扩大了种植规模。陇南绿茶因为其海拔高,纬度高,所以生长周期比较长,茶叶的氨基酸含量和内含方向物质较多,品质非常不错,属于高香耐泡型,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喜爱。
二、龙神茶
龙神茶总共有四个品种十一个级别的产品。龙神茶的特点是高达18.78%的儿茶素总量、33.5%的茶多酚和3.5%的氨基酸含量,对女性抗衰老和身体健康方面具有很不错的作用。味道方面口感清新,带有栗香,因此很多人觉得越喝越好喝,销量很不错,逢年过节送礼的时候,这一款茶更加热销。
位于甘肃省东南端的陇南,是我国江北茶区中的北缘茶区,是甘肃唯一的茶叶产区。陇南茶区主要集中在文县、康县、武都三县区交界地带。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生态条件,造就了陇南茶叶具备“高纬度、高海拔、高香气”的“三高”以及病虫害发生少、休养时间长、采摘轮次少的“三少”的特质。据统计全市茶园面积17.4万亩,年产茶叶1400吨,产值2.52亿元。陇南还是历史上重要的茶叶贸易和流通区域。史载,东汉时巴蜀茶叶由成都转运到武都卖给西北游牧民族,两宋时期朝廷设有茶马场,宋元以后以“秦蜀道”为干线的茶马古道遍布全境。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在全国的茶园种植面积是不断扩大的,而且茶叶的生产量也在不断的增多,种植区域以及茶园品种的优良改造正在不断的提高,质量和效益也有明显的提升。而且目前各地仍然在大力的发展茶叶生产种植,相信未来我国的茶叶生产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茶叶的种植区域也会进—步的增多。
陇南的特产有哪些?
陇南的特产有:
1、武都花椒
武都花椒是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地方特产,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也是甘肃陇南著名的特产调味品。
武都区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是中国花椒最佳适生区之一,栽植花椒历史悠久,被国家林业局任命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花椒之乡”,盛产的“大红袍”花椒以其色红油重、粒大饱满、香味浓郁、麻味醇厚、药效成分多、精油含量高等优良品质著称。
2、陇南成县核桃
成县核桃是甘肃省陇南市成县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产,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其粒大、果仁饱满而驰名中外,也是甘肃陇南著名的特产干果之一。
成县是全国核桃重点生产县,核桃栽培历史悠久,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所产的成县核桃大而皮薄,核桃仁浅黄或琥珀色,肥厚饱满,无异味无生涩,香甜可口,含油率一般在63—69%之间,营养丰富,品质上乘。
3、陇南绿茶
陇南绿茶是甘肃省陇南市地方特产,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也是甘肃陇南著名的特产茶叶。陇南属我国江北茶区的北缘产地,是甘肃唯一的茶叶产区,由于产茶区纬度高、海拔高、环境清洁度高,使得陇南茶园休养时间长、采摘轮次少,所产绿茶芽头重实、茶多酚含量高、香高耐泡。
4、金徽酒
金徽酒是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产,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甘肃陇南著名的特产酒。金徽酒属于浓香型大曲白酒,经过泥窖发酵,窖香浓郁、绵甜醇厚。
金徽酒旗下有金徽、陇南春两大白酒,其中,陇南春酒以高粱、小麦、大米、玉米等原料,经老六甑工艺酿造而成,具有酒质清澈透明、酒窖香气浓郁、入口香甜爽口、酒尾绵长香甜等特点,是甘肃十大名酒之一。
5、武都油橄榄
武都橄榄油是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的地方特产。武都区是中国境内油橄榄最佳适宜种植区之一、中国四大油橄榄生产基地之一。
陇南市也因此荣获“中国油橄榄之乡,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及种植传统,使该区油橄榄产量高,含油率高,所产橄榄油产品荣获中国林产品博览会和甘肃省林业名特优新产品博览会银奖、金奖。武都油橄榄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保护名单。
关于陇南茶叶产地和陇南茶业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暂无评论,135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