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法语(茶叶法语怎么说)
今天给各位分享茶叶的法语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茶叶法语怎么说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茶在世界上发音为何分t和c两派?
本文由友谊小茶原创
首发于头条号:友谊小茶
茶如今成为了一种世界性的饮品,在不同的国家它有不同的写法和发音,其中英语的“tea”最广为人知。法语为“the”,德语为“tee”,意大利为“te”,荷兰为“thee”。而另一些国家的发音还是偏向中文发音“cha”,例如土耳其为“chay”,波兰为chai“,泰语是“chaa”。
英式下午茶
这样看来茶的读音似乎被分为了以t为首,和c为首的“两派”,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茶的发源之地是中国,这一点是现在大家都公认的。中国最早出口茶叶的口岸有两个,第一个是广州,第二个是厦门。而这两个地方的发言中茶的发音是不同的,广州话念“cha”,闽南语的发音是“te”。
在过去,经过广州口岸运输茶的国家有泰国,尼泊尔,孟加拉,土耳其,阿拉伯等,这些地方就随之带去了“cha”这个读音。十六世纪殖民史初期,葡萄牙最早将茶和喝茶的习惯带到了欧洲,当时他们与中原地带和广东地带进行贸易,“cha”的发音被葡萄牙人沿用并带到了其他的葡萄牙殖民地,例如南美洲的许多国家,“cha”的发音也沿着陆路贸易进入了阿拉伯和俄罗斯。
而闽南语中茶发音为“te”,从厦门口岸运输茶途径的国家有马来西亚,拉托维亚,冰岛,这些国家沿用了"te"的读音,由于福建紧邻台湾,台湾岛上当时驻扎着荷兰和西班牙的殖民者们。他们把茶带到了各自的殖民国家,在16世纪和17世纪,基本上是荷兰独占南亚,东南亚的贸易,“te”这个音就被西班牙,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沿用了,并影响了各自的殖民地。
茶在欧洲不同国家的语言
原来茶在世界各地的发音都是带着故土的印记的,发音的来源跟它最早期的传播路径息息相关。我们通过这也看到了世界殖民史的一个历程。
版权声明:本文由友谊小茶原创所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茶字用不同国家的语言如何发音?
英语的你会吧?Tea,发音是[ti:];
德语是Tee,发音基本和英语的一样;
荷兰语是Thee,发音和德语的完全一样,h是不发音的;
西班牙语是Té,发音是[te],但是t是不送气的清辅音,听起来像浊辅音,类似汉语“代”的发音,但是口型没有那么大;
法语是Thé,发音基本和西班牙语的一样;
葡萄牙语是Chá,发音很像汉语普通话的茶,像“差”的音;
意大利语是Tè,发音基本和西班牙语的一样;
俄语是Чай,转写成拉丁字母是chai;
希腊语是Τσάι,转写成拉丁字母tsai,发音像中文的“猜”;
日语写法和中文一样,就是汉字“茶”,发音是chya;
朝鲜语是차,发音像中文的“擦”。
拉丁语和古波斯语我就不会了。
可以看到,西方语言里,除了葡萄牙语、俄语和希腊语外发音都不像普通话里“茶”的发音,为什么呢?如果你会闽南话的话就会发现闽南话里“茶”的发音和西班牙语里“茶”的发音几乎是完全一致的!中国的茶叶传播到西方有两条通道,一条是丝绸之路,经过俄罗斯,到达希腊、土耳其等国家,所以这些国家的“茶”的发音和汉语北方话里的发音是很像的;而另外一条“海上丝绸之路”是从福建东南沿海出发,到达欧洲,主要是西班牙,因此西语以及和西语同语族的法语、意大利等的发音与闽南话的发音几乎一样的,而英语和西语同语系不同语族的发音也比较近似。(可是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同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葡萄牙发音是陆地丝绸之路的发音?)
法国茶文化?
法国是较早接触到茶叶的欧洲国家之一,早在1636年首批茶叶就抵达了法国巴黎,这比英国最早接触到茶叶的时间足足要早22年之久。但长期以来,法国人均茶叶消费量远较英国为低。近几十年来,法国悄然兴起一股茶文化热,茶叶消费量持续增长。目前,法国已是欧洲的第四大饮茶国家,人均茶叶消费量仅次于爱尔兰和英国,和德国相差无几。但学术界对于法国茶文化的关注却较少,目前笔者尚未检索到系统论述法国茶文化的论著。本文对法国茶文化的演变进行了初步考察,旨在引起学术界对法国茶文化研究的关注。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大革命爆发之前的法国茶文化
至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前,法国的茶文化已经初步形成。这一时期的法国茶文化具有典型的宫廷贵族性。茶被视为一种贵族饮料,基本上只在宫廷和贵族等社会上层中流行。在普通法国人眼中,茶甚至成了法国王室的象征。
(一)茶叶的早期输入
1636年,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商人把中国的茶叶转运至法国巴黎,法国人开始接触到茶叶。法语中,开始有了“茶”一词。由于茶最早是由荷兰人转运至法国的,因此法语中“茶”(the)和荷兰语中的“茶”(thee)一样,都源于福建厦门的闽南话“茶”的发音“te”。1700年8月3日,一艘名为阿穆芙莱特(Amphitrite)的法国船只,从中国运回丝绸、瓷器和茶叶等,拉开了中法茶叶直接贸易的序幕。此后,往来于中法两国,运送茶叶等货物的船只逐渐增多。但这一时期法国的茶叶进口贸易尚未独立开来,多是和其他货物一起输入法国的。1728年(清雍正六年),法国首次在广州建立商业据点[1](P.478),从中国收购茶叶等货物更为方便快捷。
(二)社会上层接受饮茶
茶叶传入法国初期,医药界曾一度反对饮茶。1648年,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巴黎医生归·巴丹(Gui Patin)说茶是不适于本世纪的奇物,而一些法国医生却认为茶叶中含有一些可能的医药成份,于是医药界人士展开笔战。1648年,毛芮斯特(Monsieur Morisset)医生曾撰写一篇论文,宣称茶叶具有精神上的兴奋刺激作用。可惜,这份论文在他提交给巴黎大学之前,就被一些激烈的反对草药的官员们焚烧了!
不久,饮茶有利于健康的观点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约在1653至1666年间,法国神父亚里山大·德·科侯得斯(Aiexander de khodes)在所著的《传教士旅行记》中,称:“中国人之健康与长寿,当归功于茶,此乃东方常用之饮品。”1657年前后,教育家塞奎埃(C.Seguier)、医学家德雷斯·鸠恩奎特(Dthis Jonguet)等人也极力推荐茶叶,赞美茶是能与圣酒、仙药相媲美的仙草。1685年,菲利普·西尔韦斯特·杜福尔(Philippe Sylvestre Dufour)出版了《关于咖啡、茶与巧克力的新奇论文》(the Traites Nouveaux et Curieux du Cafe, du The et du Chocolat)一书,这是在法国最早论述有关茶叶的书籍之一。书中称赞茶叶是医治头痛及帮助消化的妙叶,它甚至可以当作处方笺来开。
在法国,最早接受饮茶的是皇室贵族。在茶叶刚刚输入法国之际,由于价格昂贵,茶叶被视为奢侈品。饮茶的皇室贵族一般也是将茶视为医治疾病的“万灵丹”和“长生妙药”。据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祖父马萨林枢机主教(Cardinal Mazarin)患有痛风病,他坚信经常喝茶可以减轻他的病痛,经常喝茶使他愈来愈喜欢品尝茶的风味。“太阳王”路易十四是从1665年开始喝茶的,他也认为喝茶有助于减轻痛风病情。更有趣的是,他听说中国人和日本人因喝茶而从来不患心脏病。
由于皇室的倡导,饮茶逐渐在法国巴黎上层社会中流行开来。路易十四时代的史学家德·塞维涅夫人(Madame de Sevigne)在作品中经常提到喝茶。她曾经写道:“看看塔兰托(Tarente)公主……她每天都喝12杯的茶……,所以她所有的病都痊愈了。她告诉我说,德·兰德格拉弗伯爵(Monsieur de Landgrave)先生每天早上都要喝40杯茶;但是他的太太可能也喝了30杯左右。不是,是40杯。她太太本来快要死了,就是因为喝茶,所以又活过来,现在还活生生的在我们眼前呢!”[2]
进入18世纪,饮茶有利于防病、治病的观念在法国上层社会中仍盛行不衰。1713年,巴黎出版了法国远东学家雷瑙杜德(Eusèbe Renaudot,1646-1720年)翻译的《印度和中国古代记事》(Aucient Account of India and China,该书为9世纪的两个阿拉伯旅行家讲述,附有注释和插图)。在书中,雷瑙杜德称:“中国人以饮茶防百病,休忒亦很相信茶有治病效能,1718年刊行自传《备忘录》,说茶治愈了他的胃病和眼炎。”[1](P.369)茶叶在巴黎及凡尔赛逐渐赢得了许多热情的支持者,正如帕拉丁(Palatine)公主在1714年评论说,中国的茶叶在巴黎所受到的欢迎程度,就好比西班牙人爱好巧克力的情况一样。当时的皇家大臣主管马萨林(Mazarin)、剧作家拉辛(Racine)、知名作家德·让利斯夫人(Madame de Genlis)都成为爱好茶道的人士。
(三)法国茶文化的初步形成
与欧洲的其他国家相比,法国的茶文化形成较早。其原因在于,“浪漫的法国人在接受中国茶产品的同时,能够从精神领域中去体验茶文化的品味和情调”[3]。早在17世纪,法国上流社会就把中国茶视为贵族饮料,有文化的人在一起喝茶,常常探讨茶的品牌品色,时常传递来自中国的茶信息,他们总是试图从茶叶本身搜寻一种神秘的文化迹象。
除清饮茶汤外,法国人开始尝试其他的饮茶方式。路易十四时代的史学家德·塞维涅夫人曾报告说,德·拉·布利埃侯爵夫人(Marquise de la Sabliere)开始尝试往茶中添加牛奶的喝茶方法[2]。这种新的品茶方式,很快还传到了英国,大受英国绅士们的欢迎。
在饮茶品茗的过程中,文人们开始了以茶为对象的文学创作活动。1709年,休忒(Pierre Daniel Huet)在巴黎发表其拉丁文诗章,以悲歌的诗句咏茶。1712年,法国文学家蒙忒(Peter Antoine Mitteyx)作《茶颂》,诗中歌颂茶德道:“天之悦乐惟此芳茶兮,亦自然自真至实之财利。盖快适之疗治兮,而康宁之信质……茶必继酒兮,犹战之终以和平。群饮彼茶兮,实神人之甘露。”[1](P.365-366)
二、大革命至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茶文化
法国大革命后,随着贵族阶级的消失,茶叶也不再被人们视为贵族饮料,饮茶之风在广大民众中逐渐推广。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之前,普通法国人仍很少饮茶。饮茶者大多是资产阶级及英、美、苏诸国的侨民。在普通法国人的眼中,茶和保健药剂大致可以划上等号,它只适宜于感冒或者消化不良时饮用,或是女士们为保持苗条身材而饮用的减肥饮料。
(一)茶叶的输入与茶树的试种
1.茶叶的输入与销售
法国最早进口的茶叶是中国的绿茶,随后乌龙茶、红茶、花茶及沱茶(砖茶)等相继输入。19世纪以后,随着斯里兰卡、印度、印尼、越南等国试种茶叶成功,这些国家的茶叶也相继进入法国市场。
19世纪中叶,专营茶叶进口贸易的茶商开始在法国出现。1854年6月1日,玛利阿奇兄弟(Mariage Freres)茶叶公司在巴黎成立。公司的创始人为玛利阿奇家族的亨利和爱德华(Henri and Edouard Mariage),玛利阿奇家族祖上即有经营茶叶进口贸易的传统。亨利和爱德华的祖父让·弗朗索瓦·玛利阿奇(Jean-Francois Mariage),大约在1700年以后,就在巴黎北部的里奥(Lille)做茶叶、香料及其它海外货物的进口贸易。他死后,他的四个儿子,路易斯(Louis)、埃米(Aime)、查尔斯(Charles)和奥古斯特(Auguste),继续做茶叶等海外货物的进口贸易。亨利和爱德华兄弟是埃米的儿子。在亨利和爱德华兄弟的经营之下,公司的生意蒸蒸日上。在经营中,玛利阿奇兄弟茶叶公司创立了自己的品牌特色商标:随意调配茶。1860年,该公司成功研制出巧克力和柑味茶(Chocolat des Mandarins)的调配秘方,这是一种与巧克力相调配的茶,它大打健康牌,以此招揽顾客,获得了很大成功。
在国内茶叶零售方面,早期茶叶多由药房或杂货铺、食品店兼营,后来才在巴黎等地出现了一些专营茶叶或以茶为主的商号。
2.茶树的试种
茶树自中国移植日本、印度、孟加拉国等国成功后,各国争先试种。法国也加入了试种国的大军。1790年左右,伦敦花木商戈登(Gordon)赠送给巴黎勒舍里耶(Le Chevalier)茶树一株,是为法国第一株茶树。1938年,巴黎国立自然博物院植物技师居耶曼(Guillemin)接到巴西农商部赠送的茶树3000株,其中成活的不及一半,但植物园很注意保护。后试种于沙姆(Saumur)和安格斯(Angers)海岸,试验其土壤、气候是否适合种茶。结果表明有生长可能,但品质较劣,不能获得商业性的成功[1](P.115)。之后,法国停止了茶树的试种。
茶叶的法语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茶叶法语怎么说、茶叶的法语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暂无评论,168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