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绿茶的制作流程(龙井茶叶制作流程)
今天给各位分享龙井绿茶的制作流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龙井茶叶制作流程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龙井茶的制作方式
西湖龙井茶的整个制作过程精致细腻,全靠手工完成。俗话说:“龙井茶是靠一颗一颗摸出来的。”确实是这样,其工序的复杂是有目共睹的,一般制作一斤西湖龙井茶需八道工序,才能生产出上好的西湖龙井。需经过摊放、青锅、回潮、辉锅、分筛、挺长头、归堆、收灰等工序,其中青锅和辉锅两道工序是整个炒制作业的重点和关键。
龙井茶的制作方法,整个炒茶过程分为青锅、回潮、辉锅等等阶段:
1.青锅知燃:是在15分钟内将茶搭困虚叶初步成型为扁平,茶叶被炒至七八成干。
2。回潮:是将经过了青锅步骤的茶叶起锅摊平在竹筛中回潮,大约需要一个小时时间。
3.辉锅:是将回潮后的茶叶加入锅中炒干,使水分小于5%,并且进一步定型。大约需要20分钟。辉锅后的茶叶起锅晾凉就是成品的西湖龙井了。
4.干茶分筛,用筛子把茶叶分筛。簸去黄片,筛去茶末,使成品大小均匀。
5.挺长头,把筛出的长头(大一点的茶叶)再一次放入锅中,将其挺直,历时5—10分钟。 西湖龙井茶手工制作过程 (七)归堆 将成品分包成0.5公斤一包,分开保存。
6.收灰,炒制好的西尺档湖龙井茶极易受潮变质,必须妥善保存,须将归堆后的成品茶放入底层铺有块状生石灰(未吸潮风化的生石灰,作为干燥剂)的缸中加盖密封,封存一星期左右。这样西湖龙井茶的香气就更加清香馥郁,滋味更加鲜醇爽口。
龙井茶制做工艺
龙井茶颇受人们的喜爱,龙井属于绿茶扁炒青的一种,形状特点扁平光滑,龙井品质的好坏与龙井的制作工艺息息相关,大体概括起来主要有采摘、摊放、杀青、回潮、辉锅、分筛、挺长头、归堆、收灰等工序。
1.采摘摊放
其中以清明前采制的西湖龙井品质为最佳,称为“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称为“雨前茶”,龙井茶的采摘要求也很严格,高级龙井只采一芽一叶,全长约1.2厘米。将采摘好的鲜叶放进室内进行摊放,厚度控制在1厘米左右,以散发茶叶中所含的青草气,增进茶香,减少苦涩味,提高鲜爽度。薄灶罩摊还可以使炒制的龙井茶外形光洁,色泽翠绿。
3.杀青(又称青锅)
摊放好的龙井就该进行杀青了,这也是杀青和初步成型的过程。将100g左右的茶叶放进炒锅中,抹上少许的植物油,然后开始以抓、抖手式为主,散发一定的水分后,逐渐改用搭、压、抖、甩等手式进行初步成型,压力由轻而重,达到理直成条、压扁成型的目的,炒至七八成干时即起锅,一般12~15分钟就基本可以完成。
4.辉锅
将杀青的茶叶筛选出茶叶末,然后倒入锅中,携巧进一步整形炒干,完成定型。通常是四锅青锅叶合为一锅辉,叶量约250克,锅温60~70°C,历时20~25分钟,锅温分低、高、低三个过程,手式压力逐步加重,主要采用抓、扣、磨、压、推等手法。其要领是手不离茶,茶不离锅。炒至茸毛脱落,扁平光滑,茶香透出,折之即断。
5.分筛归堆
经过以上步骤制作完成的茶叶,进行过筛处理,为了保证茶叶成品大小均匀,筛去黄瓜以及茶末,如果筛选出的茶叶大小还不合适,那就重新回锅炒制5-10分钟,然后紧接着分包保存就可以了。
6.收灰
最后就是干燥去潮隐隐闹了,将归堆后的茶叶放入底层铺有块状石灰的大缸中,进行密封保存一星期左右,能够方便茶叶保持良好的色香味,这样处理的龙井茶会更加清香馥郁,滋味更加鲜醇爽口。
以上就是龙井的大致制作工艺,其中炒茶师的工艺至关重要,炒茶师需要不断变换炒制手法,炒制手式主要有抖、搭、搨、捺、甩、抓、推、扣、压、磨等,还要根据鲜叶大小、老嫩程度和锅中茶坯的成型程度不断变化手法。
龙井制作工艺流程要多久
晾晒需要半天。
龙井茶余手的制作工艺流程为摊放、青锅、回潮、二青叶分筛、辉锅、干茶分筛、挺长头、归堆、贮藏收灰等。而在龙井茶的炒伏绝制中,抖、搭、拓、甩、推、抓、扣、捺、磨、压10种炒制手法则尤为关键,不是依次单独使用,而是互相结合穿插进行,而考究的工艺,是优质龙井茶的必备条件。缺毁姿
西湖龙井的制作工艺分为哪几道工序呢?
鲜叶嫩匀绿是构成西湖龙井茶品质的根本要求。根据西湖龙井茶采滑哪摘嫩度品质要求,春茶一般以一叶一芽为标准进行采摘,清明前后应旺采。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目前已形成一套合理、及时、分批、多次、留叶采的制度,有效地克服了茶树生长与采摘的矛盾,既保证了品质,又保持稳产高产。
西湖龙井茶的炒制也是一绝,鲜叶摊放,火力锅温都是重要的环节,其炒制技艺可归纳为“抓、抖、(透)搭、拓(抹)、捺、推、扣、甩、磨、压”十大手法。炒制时根据鲜叶的嫩度和锅温,凭经验随机应变,灵活掌握十大手法的运用。
西湖龙井茶的整个制作过程精致细腻,全靠手工完成。一般制作西湖龙井茶需经过摊放、青锅、回稿贺潮、辉锅、分筛、挺长头、归堆、收灰等九道工序,其中“青锅”和“辉锅”两道工序是整个炒制作业的重点和关键。
青锅是指是将摊放后的鲜叶放入锅中,用手将其炒干,初步定型的过程。当锅温达100—120℃时,在锅内涂抹少许炒茶专用油,投入一定量经摊放过的鲜叶,以“抓”、“抖”手式为主,散发一定的水分。辉锅时,需将回潮后的茶叶倒入锅中,用手将茶炒干、磨亮,完成定型。通常是四锅青锅叶合为一锅再进行辉键让派锅,叶量约为150—250克,锅温为60—70℃,大致需17—20分钟。锅温分低、高、低三个过程,手式压力逐步加重,炒至茸毛脱落,光滑扁平,透出茶香,折之即断。
龙井茶的制作过程(PS:希望能详细一点)
一、采摘
龙井茶的采摘有三大要求:一是早,二是嫩,三是勤。
1、以早为贵:历来龙井茶采摘时间很有讲究,以早为贵。茶农常说:茶叶是个时辰草,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
2、细嫩著称:龙井茶的采摘还以采摘细嫩而著称,并以采摘嫩度的不同分为莲心、雀舌、旗枪,鲜叶嫩匀度构成龙井茶品质的基础。只采一个嫩芽的称莲心,采一芽一叶或一明游芽二叶初展,叶形如雀舌的称雀舌。
3、采摘次数多:采摘次数多,也是龙井茶的一大特色。长期以来,采大留小分批采摘,已经成了习惯。一般春茶前期天天采或隔天采,中后期隔几天采一次,全年采摘在30批左右。
二、晾晒
西湖龙井在采摘后要竹筛上进行晾晒,一般需要半天左右时间,这样可以减少茶叶中的青草味道,使水分达到炒制的要求,同时使新茶在炒制时不至于结团。然后再对晾好的新叶进行大致分类,根据叶子的品质档次来决定下一步炒制的锅温、力道等条件。
所谓晾就是刚采摘下来的茶叶得在阴凉处堆放上大半天,大约相当于机械加工的退火,也就是通过堆晾,去掉茶叶里残余的大部分刚性。
采回的鲜叶需在室内进行薄摊,厚度为3厘米左右,中下级原料可稍厚。经8-10小时摊放后,叶子失去一部分水分,减重15%-20%,鲜叶含水量达70%左右为适度。
目的是散发青草气,增进茶香,减少苦涩味,增加氨基酸含量,提高鲜爽度。还可以使炒制的龙井茶外形光洁,色泽翠绿,不结团块,提高茶叶品质。
经过摊放的鲜叶需进行筛分,分成大、中、小三档,分别进行炒制,这样不同档次的原料,采用不同锅温、不同手势来炒制,才能恰到好处。
三、揉捻
揉也叫揉捻,是通过外力将茶叶的内部结构揉捻成人们希望的形状,但龙井茶的形状要求青叶保留一部分自然的刚性,以便茶叶成型后还能看到部分青叶的原状,因此就将揉捻工艺弱化了。即将炒分解成炒-晾-炒-晾-炒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部分揉的要求。
四、炒制
西湖龙井的炒制需派友要手工完成,通常的工艺包括“抖、带、挤、甩、挺、拓、扣、抓、压、磨”十大手法。龙井茶炒制手法复杂,依据不同鲜叶原料不同炒制阶段分别采取“抖、搭、捺、拓、甩、扣、挺、抓、压、磨”等十大手法。
扩展资料:
西湖龙井茶的整个制作过程精致细腻,全靠手工完成。俗话说:“龙井茶是靠一颗一颗摸出来的。”确实是这样,其工序的复杂是有目共睹的,一般制作一斤西湖龙井茶需八道工序,才能生产出上好的西湖龙井。
需经过摊放、青锅、回潮、辉锅、分筛、挺长头、归堆、收灰等工序,其中青锅和辉锅两道工序是整个炒制作业的重点和关键。
刚采回的鲜叶,需在阴凉处薄摊,厚度一般以1厘米为宜。摊放两小时后,自然挥发掉多余的水分,减少苦涩味,增进茶香度,增加氨基酸含量,保持其鲜爽,同时使炒制的西湖龙井色泽翠绿,外形光洁,不结团块,色、香、味、形俱全。
将摊放后的鲜叶放入锅中,用手将其炒干,这是初步定型的过程。当锅温达100℃一120℃时,在锅内涂抹少许炒茶专用油,投入一定量经摊放过的鲜叶,以抓、抖手势为主,使其散发一定的水分,然后改用搭、压、抖、甩等手势使其初步定型。
压力由轻渐重,使茶叶达到理直成条,平直光滑,压扁成型,至七成干时即起锅激羡销回潮,大致需12—15分钟。
关于龙井绿茶的制作流程和龙井茶叶制作流程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暂无评论,249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