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名茶的照片(十大名茶:历史渊源与品食之妙)
摘要:茶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大名茶凝聚着中国茶文化的精华,每一款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品食之妙。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十大名茶:产地、历史渊源、品种特点和品鉴方法,为读者呈现一幅丰富多彩、精彩纷呈的中国茶文化画卷。
一、产地
1、黄山毛峰:安徽黄山。
2、西湖龙井:浙江杭州。
3、铁观音:福建武夷山。
4、大红袍:福建武夷山。
5、桐庐雪芽:浙江桐庐。
6、普洱生茶:云南普洱。
7、信阳毛尖:河南信阳。
8、君山银针:湖南岳阳君山。
9、祁门红茶:安徽黄山祁门。
10、六安瓜片:安徽六安。
二、历史渊源
1、黄山毛峰:产于安徽黄山,清道光年间已有记载。因其芽稍微短一些,呈猴爪状,故名“猴毛峰”,因和黄山同名而改为“黄山毛峰”。
2、西湖龙井:产于浙江杭州西湖周边。据传,西湖龙井源于明代,清代已享誉中外。康熙皇帝曾亲临采茶,并赐予“御茶”之名。
3、铁观音:产于福建武夷山。传说清嘉庆年间一个贫苦的农民发现了一棵茶树,将其照顾得很好并得到了铁观音的帮助,之后他的经济情况得到了大幅提升。
4、大红袍:产于福建武夷山。据传明代万历朝有官员献上一种“红袍茶”,得到崇祯皇帝的赏赐。有一天,官员回来发现原来的茶树被火烧毁了,他顿时心存焦虑,但后来在茶树旁找到了几棵小苗,将它们带回官府后,这几棵小苗一直茁壮成长,成为了后来的大红袍。
5、桐庐雪芽:产于浙江桐庐。据说南宋宁宗看见桐庐产的雪芽茶叶会泡会腐,便赐茶冠名“宁芽”。
6、普洱生茶:产于云南普洱地区。普洱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唐朝。明代时,普洱茶开始被压制成饼状,以方便贸易和运输,流行至今。
7、信阳毛尖:产于河南信阳地区。据史书记载,汉武帝曾遣使来信阳地区尝茶10钟,赞不绝口,并将茶树拥入皇家园林中。
8、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君山地区。根据史料记载,明代岳阳洞庭之间的凤凰山已出产银针茶,清代乾隆年间,贡茶中就有岳阳银针。
9、祁门红茶:产于安徽黄山祁门地区。嘉庆三年,皇帝品尝祁门红茶后对其赞不绝口,把“祁门红茶”推向了全国。
10、六安瓜片:产于安徽六安地区。据传南宋时期,有神仙在此遗留茶籽,后因火灾而烧成瓜片状,称之为“仙茶”,故又名“六安瓜片”。
三、品种特点
1、黄山毛峰:外形紧结,白毫显露,汤色浅黄,清香高爽,滋味清爽甘鲜。
2、西湖龙井:色翠形美,香气幽长,口感鲜爽清甜,持久回味。
3、铁观音:外形卷曲,茶色乌润,汤色金黄,香气浓郁,滋味韵味丰满。
4、大红袍:外形卷曲,茶叶呈暗褐色,香气浓郁,滋味甘滑回甘,持久回味。
5、桐庐雪芽:外形条索紧结,色泽嫩绿,香气清幽,滋味浓郁鲜爽。
6、普洱生茶:色泽金黄,茶汤浑厚,香气独特,滋味醇和。
7、信阳毛尖:外形挺秀,色泽翠绿,香气清高,滋味鲜爽。
8、君山银针:形似雪莲,毫芽嫩翠,色泽白绿,香气高雅,滋味清鲜。
9、祁门红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土红,香气浓郁,滋味醇厚,回甘甘韵。
10、六安瓜片:外形薄片,色泽绿润,香气清幽,滋味鲜爽甘醇,回味悠长。
四、品鉴方法
1、黄山毛峰:首泡以80℃的温水冲泡,第二泡以90℃的温水冲泡,以口感为主,略带甜味,滋味鲜爽。
2、西湖龙井:以80℃左右的温水冲泡,口感清新甘醇,余韵持久,有淡淡的清香和胡麻香味。
3、铁观音:冲泡时可先倒去第一泡,之后用90℃左右的水冲泡,每次冲泡时间不宜过长,品尝时可闻其香、看其色、品其味,香气醇厚,滋味鲜爽回甘。
4、大红袍:用95℃左右的温水冲泡,茶汤黑中带红,香气浓郁,口感甘甜润滑,滋味醇、爽、甘、滑,余韵深长。
5、桐庐雪芽:使用90℃左右的温水冲泡,闻其鲜香,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爽,回甘持久。
6、普洱生茶:用95℃左右的温水冲泡,耐冲耐泡,香气异于一般的普洱茶,味道醇厚回甘。
7、信阳毛尖:使用70℃左右的温水冲泡,滋味细腻,饮用时呈现香气清高、甘爽回甘的特点。
8、君山银针:以80℃左右的温水冲泡,香气高雅清新,口感柔和清爽,回味悠长。
9、祁门红茶:以90℃左右的温水冲泡,香气醇厚持久,滋味鲜爽舒展,回甘悠长。
10、六安瓜片:使用80℃左右的温水冲泡,香气高雅清幽,滋味浓雅鲜爽,回味甜长。
五、总结
十大名茶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承载了传统文化的千年精华。每一种茶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无论是产地、历史渊源、品种特点还是品鉴方法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品茶之道更是一种心灵的修养,让人从中领悟出物我两忘的境界。勾起人们对茶文化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本文由茶叶平台:https://chayepingtai.com整理
暂无评论,142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