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茶主要有四种(唐代四大茶品,口感香浓不易腻)
摘要:唐代茶文化盛行,四大茶品被誉为当时最为优秀的茶类,口感香浓不易腻,成为了茶叶历史的重要里程碑。本文将围绕四大茶品展开详细讲述,从品种、产地、饮用方式和文化背景四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龙井:明前茶中的佼佼者
龙井茶是中国最著名的青绿茶之一,产于浙江杭州市西湖龙井村。龙井茶以色、香、味、形并举而著称,茶汤呈鲜黄色、清澈明净,香气浓郁持久,干茶形状如雀舌,色泽翠绿。
饮用方式:低温冲泡,把茶叶放在杯中,注入温水,不需要沸水,茶味较醇美。有句谚语:“一份好龙井,两个人共品,三杯后方知茶味。”
文化背景:历史上,龙井茶是皇家专享,而唐代时期,龙井茶就已经作为贡品呈献于宫廷。明清时期,龙井茶延续了唐代的烹饪文化,创造了很多用茶制作的佳肴。
二、碧螺春:淡雅如兰的高级茶品
碧螺春茶色青翠、香气清高、滋味甘醇、回味甘甜,常含“一片情、二片味、三片香、四片韵”的说法于民间。碧螺春的泡茶方式独特,须使用盖碗,空气与茶任意往来,这样能让茶叶的香气最大化。
饮用方式:用盖碗煮水后,放入适量的碧螺春茶叶,待茶叶浸出茶汤后即可饮用,碧螺春适合午后时分,让人在工作之余得到一份舒缓。
文化背景:碧螺春一直是高级茶品,深受康熙、乾隆、陈毅等历代名人所喜爱。碧螺春茶历来都是为皇室专用的贡品,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三、六安瓜片:清香滢湃的中原名茶
瓜片茶原产于安徽省六安市,是中国绿茶的名品之一,历史起源悠久。六安瓜片绿茶香气清雅、滋味甘鲜、回味悠长。瓜片茶在唐代阅历之士中以火候不易掌握而倍受赞赏。
饮用方式:将茶叶放入杯中,注入70℃-80℃的水,浸泡时间最好控制在1—2分钟左右,颜色浅黄,口味微甜。
文化背景:唐朝时期,瓜片曾是国宴名茶,礼宾使蔡沈称其为“独好之味,不可多得”,唐代骆宾王也曾为瓜片茶题诗赞曰:“瓜片分野四时好,煮来清爽弱毫毛。”
四、黄山毛峰:纯净而清香的山石茶
黄山毛峰产于安徽黄山区,形似毛峰,茶汤呈金黄色、晶莹剔透,香气芳香持久,滋味鲜爽,回味生津解渴。
饮用方式:用纯净水提取,以8克茶叶和150毫升水为例,水温以85℃左右为宜,冲泡时间为2-3分钟即可,其茶包括岩韵、弦韵、花韵、果香还有山石香。
文化背景:唐代,黄山毛峰已经成为文人雅士品尝茶饮的佳品,被称为“天下名山第一”。此外,马雪阳、吕叔湘、唐寅等名人都曾经为黄山毛峰而倾倒。
五、总结:
唐代茶叶文化繁荣,四大茶品成为历史上茶文化的重要里程碑。龙井、碧螺春、六安瓜片、黄山毛峰在品种、产地、饮用方式和文化背景等方面都各具特色,都是中国茶文化中的重要品类。现如今,随着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四大茶品仍然赢得了广泛的追捧和喜爱。
本文由茶叶平台:https://chayepingtai.com 整理。
暂无评论,159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