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审评文案(茶叶审评的概念)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茶叶审评文案,以及茶叶审评的概念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青茶(乌龙茶)专业审评词
- 2、茶叶好评语
- 3、茶叶好评语怎么写
- 4、茶叶香气评语有什么?
青茶(乌龙茶)专业审评词
评干茶:
(蜻蜓头)指茶条肥壮,叶端卷曲,紧结似蜻蜓头。
(状结)指茶条状实而紧结。
(扭曲)指叶端折皱重叠的茶条。
(砂绿)指色似青蛙皮绿而有光泽。
(青褐)指色泽青褐带灰光,又称宝光。
(青蛙皮)指叶背起蛤蟆背状砂粒白点。
(乌润)指乌黑而有光泽。
(油润)指光泽好。
(三节色)指茶条尾部呈现砂绿色,中部呈乌色,头部淡红色,古称三节色。
(枯燥)指干枯无光泽,按叶色深浅程度不同有乌燥、褐燥之分。
闻香气:
(干香)指冲泡前茶干条索的香气,一般把干茶放进刚用开水烫热过的盖碗,盖上盖子后摇均匀,再打开盖子,闻盖碗里的条索。
(开盖香)指冲泡过程中盖碗杯盖子上的香气。
(杯底香)指装过茶汤之后公道杯或品茗杯底所附着的香气。
(花香)指茶具有的花的香气,常见的花香有桂花香、兰花香、栀子花香、玉兰花香等。
(果香)指茶具有水果的香气,常见的果香有水蜜桃香、雪梨香等。
(奶油香)指茶中具有的奶香气,也称乳香。
(兰花底)指岩茶通常具有的兰花香气。
(粽叶香)指茶中具有包粽子的竹叶的香气。
(浓郁)指带有浓郁持久的花果香,称为浓郁。
(馥郁)比浓香香气更雅的,称为馥郁。
(清高)指香气清长,但不浓郁。
(清香)指清纯柔和,香气欠高但很优雅。
(甜香)指香气高而且有甜感。
(药香)老茶的共同特征,药香浓郁通常是对老茶香气的最高表达。
(闷火)指烘培后未适当摊凉而形成的一种令人不快的火功气味。
(猛火)指烘培温度高或过猛的火候所产生的不良火气。
(高火)指茶叶加温干燥过程中,温度高,时间长,干度十足所产生的火香。
(老火)指干燥十足,带轻微的焦茶气。
(焦气)指干度十足,有严重的焦茶气。
(香气内敛)香气不张扬,其香在水,用心则有,不用心则无。
看汤色:
(金黄)指以黄为主,带有橙色,有深浅之分。
(橙黄)指黄中微带红,似橙色或橙黄色。
(橙红)指橙黄泛红,清澈明亮。
(红汤)指浅红色或暗红色,常见于陈茶或烘培过头的茶。
(清澈)指茶汤清净、透明、光亮、无沉淀。
(深亮)指汤色清净透明。
(浅薄)指茶汤中物质欠丰富,汤色清淡。
(混浊)指茶汤中大量的悬浮物、透明度差。
(黯淡)指汤色不明亮。
尝滋味:
(浓郁)指味浓而不涩,浓醇适口,回味甘甜。
(醇厚)指浓醇可口,回味略甜。
(粗浓)指味粗而浓,入口粗糙辣舌之感。
(回甘)指茶汤入口先微苦后回味甘甜。
(生津)指两颊、舌面、舌底、有小气泡不断涌出。
(甘滑)指带甘味而滑润,也称顺滑。
(收敛性)品茶后,舌面和口腔四周出现的紧绷感,多为涩感的表现。
(层次感)指重叠之象,“次”指先后顺序,指茶汤香气和滋味在口腔中转变的感觉。
(苦涩)指味虽很浓但不鲜醇,茶汤入口涩而带苦,味觉麻木。
(高火味)指高火气的茶叶,尝滋味时也有火气味。
(老火味)指轻微带焦的味感。
(焦味)指烧焦的茶叶带有的焦苦味。
(粘稠)指茶汤浓度较大,茶汤有一定的黏滑感。
(割喉)指品茶后,喉咙被割破的感觉,一般是茶焙成病火所致。
(锁喉)品茶后咽喉干燥,吞咽困难,紧缩发痒等不适感,人会微觉不安、烦躁等。
(麻嘴)品茶后口腔的刺激感,一般见于尚未完全退火的茶。
(青苔味)指茶具有青苔气息和风味。
(生态味)指茶具有森林气息和风味。
(醇味)指茶在发酵过程中脱氧造成或闷黄的味道。
(霉味)霉变的味道。
(仓味)茶叶附着仓库的味道。
(草青味)指茶叶具有刚修剪过草坪所特有的青草气息。
(枞味)茶叶的树林较长,做成的岩茶附着特有的香气,多因寄生植物,周边生态,阴湿环境的造就,表现为清凉感、木质香、青苔香等。
(茶气)是由茶叶中有机物与多糖类结合而溶于水中产生。茶气在老茶中易出现。常表现为打嗝、身体发暖、发热、发轻汗等。
(入口即化)茶汤入口、不用意、误的吞咽,自然入喉。一般形容茶汤的浓稠顺滑。
观叶底:
(软亮)指叶质柔软,叶色透明发亮。
(肥亮)指叶肉肥厚,叶色透明发亮。
(绿叶红镶边)指做青适度,叶绿朱红明亮,中央浅黄绿色或青色透明。也称“三红七绿”。
(焦条)指烧焦发黑的叶片。
(粗老)指叶质粗硬,叶脉显露,手按粗糙,有弹性。
(碳化)指焙火温度太高,且急火,或者焙火时间太长,使得茶叶条索硬化,浸泡后叶张仍然不能展开。
———出品者:包包
茶叶好评语
绿茶常用审评术语
干茶形状评语
细嫩,紧结,糙米色,嫩均,枯黄,陈暗,肥壮,匀净,灰白,花杂
汤色评语
明亮,鲜明,清澈,黄亮,嫩黄,泛红,浑浊
起釉:不溶于茶汤而在表面漂浮的一层油状薄膜
红汤:茶叶汤色呈浅红色,多因制作技术不当而造成
香气评语
高长,嫩香,浓郁,香高,水闷气,生青,板栗香
纯正:香气正常,纯正,表明茶香既无明显的优点,也无明显的缺点
火香:焦糖香,因茶叶在干燥过程中烘、炒温度偏高造成
钝熟:香气、滋味熟闷,缺乏爽口感,多见于茶叶嫩度较好,但已失风受潮或存放时间过长、制茶技术不当的绿茶
滋味评语
鲜爽,浓醇,清淡,平淡,柔和,醇厚,收敛性
生涩:味道生青涩口,夏、秋季生产的绿茶杀青不均匀
火味:干燥工序锅温或烘温太高,似炒熟的黄豆味
收敛性:茶汤入口后,口腔有收紧感
叶底评语
鲜亮,绿明,柔软,单薄,红蒂,芽叶成朵,青暗
靛青:又称“靛蓝”冲泡后的茶叶呈蓝绿色
焦边:叶片边缘已炭化发黑
黄熟:色泽黄而亮度不足
乌龙茶常用评茶术语
干茶形状评语
蜻蜓头:茶条粗壮,叶端卷曲,紧结似蜻蜓头
螺钉形:茶条拳曲如螺钉状,紧结、重实。
壮结:茶条壮实而紧结
扭曲:叶端折皱重叠的茶条
干茶色泽评语
乌润,枯燥, 青褐
砂绿:色似蛙皮绿而有光泽,优质青茶的色泽
鳝皮色:砂绿密皇似鳝鱼皮色
蛤蟆背色:叶背起蛙皮状砂粒白点
三节色:茶条尾部呈青绿色,中部呈黄绿色,边缘淡红色
汤色评语
金黄,橙黄,橙红
清黄:茶汤黄而清澈
红汤:浅红色或暗红色,常见陈茶或烘培过头的茶
茶叶好评语怎么写
首先是茶香。
茶的香气,是评审茶叶的一个重要方面,关于香气的评语一般有如下这些。
鲜嫩:具有新鲜悦鼻的嫩香气。
幽香:茶香幽雅而文气,缓慢而持久。
清高:清香高爽,柔和持久。
清香:清纯柔和,香气欠高,但很幽雅。
然后你就可以这么写:
1、茶叶口感纯正,很好喝,物美价廉,反复冲泡多次仍然入口醇香,精美包装,茶叶很整齐,看茶色也不错,味道不错很好,可以再次购买。快递很快,没有磕碰,比实体店便宜多了。
2、茶叶口感比较醇,与卖家描述里的完全一致。本人喜欢喝茶,泡茶时略多放点茶叶,喝起来还是非常好喝的。喜欢喝茶的朋友请选择这家吧!非常满意,还会再次购买。
3、茶叶口感清纯,香气浓郁,包装高档,超值,冲泡了下,茶汤浓厚纯正,入口香醇。很清香,感纯正,,铁盒包装,茶叶很整齐,看茶色也不错,味道不错很好,茶叶确实很好,味道也不错,喝茶也有助防老,具养生保健功能,每天喝三两杯茶可起到防老的作用。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对人身体很有好处。
4、茶叶很好,下次还来,买的宝贝收到了,包装完美,价价实惠,非常好,棒棒哒真的挺好,实惠价,包装完好,刚泡了一壶茶,真的挺好。真不错,口感纯正,很好喝,主要是物美价廉!满满一大盒,包装也挺不错!
5、口感比较醇,闻了闻味道挺好,非常满意的一次购物,好喝,回味无穷,清新茶香,应该是新茶,颜色纯正,茶叶收到了,泡了一杯,口感不错哦。
如果不是网购,酌情删除。
请采纳。
茶叶香气评语有什么?
茶叶香气评语有:
嫩香:柔和、新鲜幽雅的毫茶香。多用于原料幼嫩、采制精细的高档绿茶。
清香:多毫的烘青型嫩茶特有的香气。多用于高档绿茶。
板栗香:又称嫩栗香。似熟板栗的甜香。多见于制作中火功恰到好处的高档绿茶及个别品种茶。
季节香:在某一特定时期生产的茶叶具有的特殊香气。如秋茶香。
地域香:具有特殊地方风味的茶叶香气。如云南红茶特殊的糖香、西湖龙井茶独有的清香,皆属地域香。
高锐:香气高锐而浓郁。多用于高档茶。
高长:香高持久。多用于高档茶。
清高:清纯而悦鼻。多见于杀青后,经快速干燥的高档烘青和半烘半炒型绿茶。
海藻香(味):茶叶的香气和滋味中带有海藻、苔菜类的味道。多见于日本产的上档蒸青绿茶。也用于滋味审评。
浓郁:香气高锐,浓烈持久。
香高:茶香浓郁。多用于高档茶。
香短:香气保持时间短,很快消失。
钝熟:香气、滋味熟闷,缺乏爽口感。多见于茶叶嫩度较好,但已失风受潮
或存放时间过长、制茶技术不当的绿茶。也用于滋味审评。
高火香:炒黄豆似的香气。干燥过程中温度偏高制成的茶叶,常具有高火香。
纯正:香气正常、纯正。表明茶香既无突出的优点,也无明显的缺点。用于中档茶的香气评语。
粗青气(味):粗老的青草味(气)。多用于杀青不透的下档绿茶。也用于滋味审评。
焦糖气:足火茶特有的糖香。多因干燥温度过高、茶叶内所含成分开始轻度焦化所致。
粗老气(味):茶叶因粗老而表现的内质特征。多用于各类低档茶,一般四级以下的茶叶带有不同程度的粗老味(气)。也用于滋味审评。
烟焦气(味):茶叶被烧灼但未完全炭化所产生的味道。多见于杀青温度过高、部分叶片被烧灼释放出的烟焦气味在制茶叶时被吸收所致。也用于滋味审评。
纯和:香气纯而正常,但不高。
火香:焦糖香。多因茶叶在干燥过程中烘、炒温度偏高造成。在不同的茶叶销区,“火香”的褒贬含义不同。如山东一带认为稍有火香的绿茶香气好,而江、浙、沪地区则相反。
酸傻气:香气异味。腐烂变质茶叶发出的一种令人不快的酸味。在红茶初制中制作不当的部分尾茶可发生酸馊气。
水闷气(味):陈闷沤熟的令人不快的气味。常见于雨水叶或揉捻叶闷堆不及时干燥等原因造成。也用于滋味审评。
焦气(味):茶叶异味。鲜叶在高温下快速失去水分变焦化时产生的异味。见于炒干温度过高的绿茶。审评中也常可见已变硬变黑的叶底。也用于滋味审评。
生青:如青草的生腥气味。因制茶过程中鲜叶内含物缺少必要的转化而产生。多见于夏、秋季的粗老鲜叶用滚筒杀青机所制的绿茶。也用于滋味审评。
平和:香味不浓,但无粗老气味。多见于低档茶。也用于滋味审评。
青气:成品茶带有青草或鲜叶的气息。多见于夏、秋季杀青不透的下档绿茶。
老火:焦糖香、味。常因茶叶在干燥过程中温度过高、使部分碳水化合物转化而产生。也用于滋味审评。
足火香:茶叶香气中稍带焦糖香。常见于干燥温度较高的制品。
陈闷:香气失鲜,不爽。常见于绿茶初制作业不及时或工序不当。如二青叶摊放时间过长的制品。
陈熟:指香气、滋味不新鲜,叶底失去光泽。多见于制作不当、保存时间过长或保存方法不当的绿茶。也用于滋味审评。
陈霉气:茶叶霉变而产生的气味。多见于含水率10%、又处在适合霉菌生长的环境,在绿茶中出现陈霉气味,为次品劣变茶。也用于滋味审评。
陈气(味):香气滋味不新鲜。多见于存放时间过长或失风受潮的茶叶。也用于滋味审评。
钝熟:香气、滋味术语。茶叶香、味缺乏鲜爽感。多用于存放时间过长、失风受潮的绿茶。
关于茶叶审评文案和茶叶审评的概念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暂无评论,205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