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样品的采集制备(茶叶取样方法)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茶叶样品的采集制备,以及茶叶取样方法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样品采集加工
以杭州市西郊的西湖龙井茶产地为研究区,为考察城市与交通对茶叶铅含量的影响,分别选择了近郊茶园(西湖乡的芧家埠村与龙井村)、近郊且靠近主干公路茶园(杭州留下镇杨家牌楼)、远郊茶园(西湖区龙坞镇外桐坞村2个茶园)。此外,选择远离城镇的杭州市萧山区所前镇杜家村和临浦镇高家坞村各一个茶园采样分析,以便对比研究。
土壤样:在选择的采样点(西湖乡茅家埠村、龙井村、西湖区龙坞镇外桐坞村、杭州留下镇杨家牌楼、萧山所前杜家、萧山临浦后岩坞),应用GPS结合地形图定点,利用洛阳铲打孔分层采样(0~60cm),每20cm为一个样。
茶叶样:在土壤取样点周围分别采集嫩叶(一芽二叶)、老叶和茎秆。
除了采集茶叶及其根、茎,茶园土壤样品外,还系统采集了代表区域地质背景的代表性基岩样品,以及燃煤及其炉渣、汽油及汽车尾气、肥料、大气降尘等各种污染端源样品,分析测定了各个样品中的铅同位素组成。
基岩样品采自各个选定的茶园。湖底沉积物,采自西湖,分为2部分,表层沉积物用简单的方法打捞;剖面样品由浙江地调院陈忠大高级工程师提供;民用煤和工业用煤分别采自浙江地调院、萧山电厂、杭州半山电厂。气溶胶采自杭州学院路,路边的气溶胶采了7h,采集速率为100L/min,风向为西,T=32℃,P=101.3kPa;另一个样在楼顶利用TH-1000C型大流量TSP采样器采集14h,采集速率为1.05m3/min,标准体积为795m3,平均温度为38.5℃。浮尘采自浙大西溪校区。水样分别采自西湖和龙井村小溪。汽车尾气样品分别采自使用90#、93#汽油和0#柴油的汽车排气管道烟尘。
由于化学、生物作用过程中,铅同位素组成不会产生分异,因此,各类样品的采集、野外加工处理,除了保证样品代表性外,无特殊要求。
桂花茶叶怎么制作方法?
桂花茶制作方法:
1.原料配比:一般按50公斤精制茶胚配用鲜桂花15公斤,可视花茶的档次适当增减。
2.茶胚制备:选用1芽2叶的鲜嫩茶叶作原料,采用“高温刹青、快速揉搓、安全烘干”的制茶新工艺制成绿茶胚。要求茶胚叶片幼嫩,条索紧结、气味芳香,含水量在5%以下,待冷却到26-30℃时即可窨制。也可取精制绿茶成品,烘热至30℃时窨制。
3.桂花采收:在桂花盛开期,在花朵成虎爪形、金黄色、含苞初放时采摘,做到轻采、松放、快运,绝对不可用竹竿敲打,以免花朵破伤而变红。采回鲜花要及时剔除花梗、树叶等杂物,尽快窨制。桂花有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和月月桂等品种,其中以金桂香味最浓郁持久、品质上乘。
4.茶胚窨花:首先在洁净的竹垫或白布上铺放一层茶胚,然后按原料配比量均匀加放一层桂花。照此一层茶一层花重复铺成堆,顶层以茶胚覆盖堆窨。若室内温度低于20℃时,用白布罩盖茶堆保持温度稳定,促使鲜花正常吐香。桂花较少时,可按上述方法在木箱等容器中与茶坯窨制。
5.通花散热:通花就是将茶堆扒开晾凉。当茶胚吸香2-3小时、茶堆温度上升到40℃时,要及时扒开茶堆,上下翻动1次,让其散热。当茶堆降温至30℃以下时,须收拢成堆进行第2次窨花,使茶胚均匀吸香。
6.筛除花渣:待桂花成萎蔫状态,花朵变成紫红色,手摸茶胚柔软而不沾手时,就应结束窨花。扒开茶堆,将花渣筛去,晾干后可配入茶中。
7.复烘干燥:茶胚在窨花吸香时,也吸收了大量水分,含水量高达15%,要尽快复烘干燥,使含水量降至5%左右,以免霉变。
8.包装贮藏:烘干后即成桂花茶,自然冷却24小时,按重量规格用精致纸袋和复合膜袋密封包装好,装入纸箱内,就可供应市场或放入通风干燥的室内贮藏。注意防潮湿霉变、防鼠害,贮存期不超过1年。
在食品生产许可证检验抽样方法中,如何对茶叶正确抽样???
一、精制茶取样方法
精制茶取样方法按照国家标准DB/T8302规定执行。
二、初制茶取样方法
1、匀堆取样法
将该批茶叶拌匀成堆,然后从堆的各个部位分别扦取样茶,扦样点不得少于八点。
2、就件取样法
从每件上、中、下、左、右五个部位各扦取一把小样置于扦样匾(盘)中,并查看样品间品质是否一致。若单件的上、中、下、左、右五部分样品差异明显,应将该件茶叶倒出,充分拌匀后,再扦取样品。
3、随机取样法
按GB/T8302规定的扦取件数随机抽件,再按就件扦取法扦取。
上述各种方法均应将扦取的原始样茶充分拌匀后,用对角四分法扦取200~300克两份作为审评用样,其中一份直接用于审评,另一份留存备用。
三、压制茶取样方法
采用每块(个)中段或对角线的部分:净取样,不少于五点,用手或工具解散法,然后用四分法缩分到约200克。用于外形与内质的审评。
关于茶叶样品的采集制备和茶叶取样方法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暂无评论,31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