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茶叶的品鉴(如何进行茶叶的品鉴活动)

小编
预计阅读时长 35 分钟
位置: 首页 茶叶鉴赏 正文

今天给各位分享如何进行茶叶的品鉴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如何进行茶叶的品鉴活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品茶

品茶,有人说,品的是其中的禅意,有人说,品的是茶中的韵味,既然是品茶,那就不止“喝”这么简单了。品茶重在品鉴茶水的滋味,讲究的是色香味俱全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品茶吧!

1

看一看

看干茶 

一款茶叶给到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它的外形了。

看干茶主要看,色泽、条索、嫩度等是否合乎该品种的特点。不同茶类颜色各异,但品质较好的茶叶干茶都有光泽的。

看汤色 

茶汤主要是看色度,亮度,清澈度。

好茶的汤色通常具备3个特点:一是色度明显、二是亮度明亮,三是清澈度高。但判断的时候要排除茶豪等因素干扰,好茶的茶汤允许有一些茶末沉在杯底,但从上往下看是清澈见底的。

看叶底 

泡完茶之后的茶渣也会暴露很多信息,好茶的叶底看上去有光泽,摸起来光滑,捏起来有一定厚度和弹性。叶底鲜活至少能说明3个问题,一说明茶叶的原料好,二说明茶的制作工艺好,三说明冲泡得当,茶叶充分泡开,有没有被闷坏。

2

听一听

听讲解 

当别人给我们泡茶前,一般会先讲解一下茶的信息,让我们对茶先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包括茶叶的名称、产地、工艺、特色等,这样在品茶的时候就可以留意与其描述是否一致。

听声音 

茶叶落入茶壶的声音,可以得知茶叶是紧结还是粗松,是重实还是轻飘。

揉捻不到位的茶条粗松,落入壶中几乎没有声音,紧结成条的茶,放入壶中会有清晰的声音,当然这也与茶壶的材质有关,用白瓷盖碗听声音是最明显的。

3

闻一闻

干闻 

“干”即茶叶还没碰水时,这个时候闻到的茶香,通常是配合观察茶叶外形,对茶叶进行一个基本的判断。

干茶的气味,虽然没有泡出来的那么明显,但也能反映茶的一些信息,在没有调节泡茶的情况下,可以抓一把茶呵一口热气来感受茶的味道。

热闻 

热闻可以辨别香气是否纯正。

一开始别靠太近,小心蒸汽烫伤。趁热闻最能分辨出茶中的异味,如烟味、霉味、青臭气、馊臭味等等。此外,热闻还可以判断茶香是高扬还是低沉。

温闻 

等茶叶温度降下来一点之后,这个时候最容易判断茶叶的香型,如豆香、兰花香、焦糖香等等。

冷闻 

冷闻可以了解茶叶香气持久程度。

品质优的茶叶,茶汤冷后依然散发幽雅香气,持久清爽不混杂。如武夷岩茶,独特的花果香在冷闻中更为明显。

4

尝一尝

滋味:

尝滋味一般在看完汤色及温嗅后进行,茶汤温度在50℃左右比较适宜。如果温度太高,易使味觉受烫后麻木;而温度太低,味觉的灵敏度会变差。

专业的方法是:

用茶匙取适量(约5ml)的茶汤于口中,用舌头让茶汤在口腔中循环打转,使茶汤与舌头的前后左右各个部分充分接触,并感受刺激,全面地辨别茶汤的滋味。然后,吐出茶汤或咽下,体会口中留有的余味。

日常喝茶时,也可以用舌尖抵住上腭,嘴唇微微张开,从齿缝中吸气,使茶汤在口中回转翻滚,咽下后,香气会随着呼气蔓延至鼻腔,这时感受到的茶香会更明显。

5

摸一摸

☞ 掂:将一小把干茶放入手心,可以判断其茶叶是否重实。

☞ 折:将一片干茶叶折一下,一般来说,茶叶含水量仅为3%左右。

如果脆断说明茶叶含水率低,足够干燥;如果不能利落折断说明茶叶含水率高,可能受潮,最好不要再饮用。

☞ 扯:一只手扯住叶片,一只手扯住茶梗,判断茶叶韧性好不好。柔韧度高的茶不容易被扯开,如果轻易就能撕坏的茶,则柔韧度低。柔韧度低的茶活性低,后期转化价值空间不大。

 

品茶,一种较为优雅和闲适的艺术享受。品茶的“品”,不仅仅是用嘴巴喝,而是调动五官充分感受茶。一两次品不出感觉,但慢慢积累,相信总会能品出属于自己的味道!

怎样品尝茶叶?

喝一口茶汤,含在口中,用舌尖去感受茶的味道是否纯正,新鲜。好的茶叶能让水变的甘甜可口。将冲泡过的茶叶倒出,可以观察茶叶的老嫩程度,色泽感。以新鲜、有光泽、叶子平整者为佳。

不论什么茶叶,一杯好茶,它的汤色要具有干净、新鲜、明亮的共性。将茶汤倒出,杯盖不要离开杯子,要半开半掩,将鼻子靠近杯口旁,闻嗅茶的清香。

扩展资料:

红茶与绿茶茶叶经开水冲泡3-5分钟后,倾出茶汁于评审碗内,嗅其香气是否正常。以花香,果香、蜜糖香等令人喜爱的香气为佳。而烟、馊、霉,老火等气味,往往是由于制造处理不良或包装贮藏不良所致。

北方通常称“茶口”凡茶汤醇厚、鲜浓者表示水浸出物含量多而且成份好。茶汤苦涩,粗老表示水浸出物成份不好。茶汤软弱、淡薄表示水浸出物含量不足。

评审汤色主要的区别品质的新鲜程度和鲜叶的老嫩程度。最理想的水色是绿茶要清碧浓鲜,红茶要求红艳而明亮。低级或变质的茶叶,则水色混浊而晦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品茶

怎样品出茶的好坏?

看茶好坏不可能简单的看两篇技巧就可以了,因为茶叶种类太多,里面的水太深,有很多例外的情况还需要多喝多看慢慢积累才行,现在我来讲讲个人总结的一些鉴别茶叶的小技巧,仅供参考:

1、含有青草味的茶叶不好

拿到茶叶先闻香味茶叶以兰花香为最上 还有板栗香、瓜果香、玉兰香等等等等当然这个很难分别,因为闻过兰花香的人就不多。一般来讲有青草味道的茶叶都不好(也许外观看上去很讨人喜欢)那青草味是什么味道呢?就是学校里每次修剪过草坪时候,你闻到的味道,有青草味表明茶叶杀青不充分,或者是夏天的茶叶也或者是茶叶很老。这种草味不仅在没泡之前有,在泡了之后也会有的喝到最里面也有的 一股涩嘴的青味注。

2、白毫多者为好茶

很多人认为茶叶没泡之前越绿越好,其实不是这样,而是看白毫。一般来讲,白毫越多越好。(这种方法对碧螺春、雨花茶这样的细嫩炒青特别有效。但有很多茶叶如龙井、竹叶青等茶叶都进行了脱毫处理不能用白毫来衡量)

3、泡开叶子立马沉下去的为新茶

一杯95度的白开水,撒一把茶叶进去如果茶叶马上沉底的就是新茶 (陈茶开始都是浮在上面的)

4、泡出来汤色明亮的为好茶

不管是什么茶,黄茶、红茶、乌龙、绿茶泡出来的色彩一定要越明亮通透越好色泽!暗淡的不管色彩多好看都不是好茶或者说加了色素的。

5、我有国家地理保护产品标志的一般比较正宗

买品牌茶叶的时候除了什么QS标志呀、有机食品标志呀最看重的就是国家地理保护产品标志因为茶叶很看重产地有这个标准的说明茶叶是其原产地生产的

6、芽头越胖越好

很多人喜欢那种瘦瘦长长的独芽,其实那样的茶叶不好,芽头越肥越短越好,夏茶的芽头就会比较瘦。

怎样正确的品尝普洱茶

怎样正确的品尝普洱茶

喜欢喝茶的茶友对于普洱茶肯定都不陌生,普洱茶因其有着很好的减肥降脂的功效受到人们的喜欢,但是普洱茶的好处远远不止这些,普洱茶的功效有许多,我们生活中可以多加饮用普洱茶,那么大家知道普洱茶怎么喝吗?今天就给大家介绍普洱品茶的七个步骤。

一、普洱茶怎么喝

普洱茶怎么喝?如何品评普洱茶?这是许多喜欢普洱的朋友都想知道的问题,普洱茶的功效与作用很多,经常喝普洱茶对身体有好处,若想品尝到一杯好的普洱茶,不仅需要注意茶叶和冲泡等问题,更重要是要有一套正确的冲泡方法。如何品评普洱茶?今天,我就带大家分享普洱品茶七步曲。

看茶

1、首先我们要学会看茶,普洱茶的外包装分砖、饼、沱三种形式,各种外包装都有防伪标志,掌握防伪特点,清楚辨识真假。

2、我们可以从普洱茶的色泽上区别普洱茶的生熟,熟茶色泽黑褐;生茶由颜色判定其年份:墨绿色(年份短)→棕褐色(年份长)。

摸茶

1、摸摸紧实度

根据同等储藏条件下,茶体疏松则陈化速度较快;茶体紧实则陈化速度稍慢。

2、查看内外面

有些商家为了卖相更好,在茶体表面撒上等级较高的茶叶,摸茶时需检查其是否有败絮。

闻茶

闻茶主要是检查茶叶中是否惨杂了其他异味,普洱茶保存不当,与其它一些杂物堆放在一起,就会产生串味,吸附有其他异味的普洱茶绝非是好喝的茶。

开汤观色

1、茶汤颜色

新茶期:黄绿(1~2年)、金黄(3年)、橙黄(3~5年)。

醇化期:橙红(5~8年)、石榴红(8~15年)、宝石红(15~30年)。

陈茶期:酒红(30年以上)。

2、透明度

浑浊、不清晰、清晰、透明、透明发亮、晶莹剔透。

3、粘稠度

水样的、流动的、稠密的、浓厚的、油状的、粘稠的。

开汤闻气味

1、不成熟的:青草味、生青味、清香、花香、果香。

2、成熟的:蜜香、木香、陈香、樟香、药香。

3、特殊的香气:干菌香、果胶香。

4、异味:烟味、焦糊味、炒青味、烘青味、红茶味、水闷味、霉味。

5、香气层次感:单一的、丰富的、有层次的、变化的。

6、香气质量:高扬、下沉、内敛。

开汤品茶

人的舌头各个部位对味觉的感受不同,舌尖主要品鉴茶的“甜味”;舌的两侧前端主要品评茶的醇和度;舌两侧的后端重点体会普洱茶是否“发酸”;舌心(中央部位)重在感受普洱茶的“涩味”;舌根主要判断普洱茶的“苦味”,品评最适合的温度为50℃左右。

看叶底

冲泡过后的茶叶(叶底),最能真实反映茶叶的真实品质。评定方法一是靠嗅觉辨别茶底的香气,二是通过眼睛判断茶底的老嫩、匀整度、色泽以及有无其它杂物掺入。

二、普洱茶功效

1、减肥、降脂、防治动脉硬化的功效

茶多酚明显抑制体内胆固醇、甘油三脂(均为血脂主要成分)含量的上升,并能促进脂类化合物从粪便中排出,还能发送毛细血管壁的弹性,因此,对防治动脉粥硬化、高血压及肥胖都具有重要作用。肥壮病大都是因人体代谢失调、过多积累所引起。

普洱茶的减肥功效是由于茶多酚、叶绿素、维生素C等我种有效成人的综合作用。茶多酚能去脂解油腻、叶绿素能阻碍胆固醇的消化和吸收,维生素C有促进胆固醇排泄的作用,因而喝普洱茶可以达到理想的减肥效果。降脂(又称降血脂),是指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防治高血脂(或称高脂血症)。

由于肥胖病往往同时引起胆固醇的升高,所以普洱茶的减肥作用同样对降脂有效。普洱茶中的茶多酚不仅能去脂肪而且还具有明显地抑制血浆和肝脏中胆固醇含量的上升,抑制动脉壁硬化的防治。研究表明,茶色素(儿茶素氧化而成)具有显著的抗血凝、促进纤溶、防止血小板的粘附聚焦及抑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等作用

2、防治冠心病的功效

冠心病,又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所以饮普洱茶对防治冠心病有效。据统计资料表明,不喝普洱茶的冠心病发病率为3.1%,偶尔喝普洱茶的降为2.3%,常喝普洱茶的(喝三年以上)只有1.4%。此外,冠心病的加剧,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及血栓形成有关。而茶多酚中的儿茶素以及茶多本酚在煎煮过程中不断氧化形成的茶色素,经动物体外实验均提示有显著的抗凝、促进纤溶、抗血栓形成等作用。

3、降高血压的功效

高血压指收缩压或扩张压增高,超过正常水平。动脉硬化不但导致冠心病,与高血压关系也十分密切。降压、即降低血压。普洱茶中的`茶多酚、维生素C 和维生素P等都是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成分。尤其茶多酚发病毛细血管的功能及儿茶素类化全物和茶黄素对血管紧张素I转化的活性明显抑制作用等,都能直接降低血压。

4、抗衰老的功效

人休中脂质过氧化过程已证明是人体衰老的机制之一,采用一些具有搞氧化作用的化合物维生素C。维生素E能延缓衰老。普洱茶中不仅有较多的维生素 C与E,而且茶多酚还起重要作用。向来被视为抗衰老药的维生素E,其抗氧化作用只有4%,而普洱茶因兼含茶多酚,其抗氧化的效果高过74%,另外,普洱茶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也有一定的搞衰老效能。

5、抗癌的功效

普洱茶抗癌是泛指对各种恶性肿瘤的防治作用。我国预防科学院曾对140余种茶叶进行活体内。体外的科学实验、大量数据的显示肯定了普洱茶的抗癌及抗突变作用。主要对人体致癌性亚硝基化合物的形成具有阻断作用。

普洱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和儿茶素物质某些能活化导致癌特的酶系,面具还可直接和亲电子最终致癌代谢物起作用,改变其活性,从而减少对原致癌基因的引发和促成,使最终致癌物的数量减少。经大量的人群比较,也证明饮普洱茶都的癌症发病率较低。

如何品茶的口感好坏

品茶到底品的是什么?

品茶与品酒有很多共通点,基本都是在一个框架下进行,主要是外形、香气、滋味、叶底,详细点还有汤色、耐泡度等等。为什么喝个茶要搞明白这么多东西得多累多复杂呀。其实并不复杂,当你把这些特点都喝清楚了,那再喝什么茶都简单,且都能迅速喝懂它。

1、外形(净度、色泽、整碎度)

从干茶外形和紧结程度可以判断出采摘期是嫩叶期,成熟期,还是晚期。净度:茶叶里的茶梗、黄片、其他杂物越少,净度越高;色泽:色泽是否鲜润。有的干茶枯暗,欠光泽,那茶叶等级不高;整碎度:是指茶叶里所含的碎末,条索若看去完好不怎么碎,那就有卖相了,也能给茶叶增加价值。还有茶叶干燥度,特别是针对岩茶、凤凰单枞这类烘焙的茶叶,若摸上去不够干燥,说明茶叶受潮或开始返青了,多为轻火茶,因其水分含量高。干燥度好的茶,把茶叶轻轻一掰,能听到清脆响声。

2、香气(如何识别茶香)

因制作工艺不一样,所以在茶香表现上也有区别。干茶香,用鼻子细闻,闻某种茶该有的茶香。汤水香,茶汤入口之后感觉到的香。有一种叫水香,这种香是从茶汤中出来的,入口后仔细品能感觉到水是水,香是香。杯盖香,用盖碗泡,第二冲出汤水后留在杯盖上的香气,出汤水前闻杯盖也可。杯底香,喝几冲后,闻盖碗里的香气,还有茶杯杯底也可以闻闻,叫挂杯香。香气要显并且纯正通透,闻起来是很舒服没有其他杂味(茶叶返青后那种“臭青味”,茶叶放久出现的陈味,还有工艺欠缺造成的奇怪气味等等)。香气是否足还是弱,保持时间长与短都能够评一泡茶的香气。但并不是香气高就一定是好茶,其他方面也都要完善,一味的香,没有韵味,茶也就失色很多。

3、滋味(如何辨别滋味好与坏)

茶汤最后还是要入口,舌头感受到苦就是苦,涩就是涩,看理论知识,听别人介绍,都不如自己舌头体验。苦涩:茶叶的苦一种是浸泡久了的苦,一种是因工艺缺陷造成的苦,每个人对苦的感知也不一样。关于涩,当茶水入口之后,让它留在舌尖,牙齿合上,嘴唇微张,然后往里吸,再咽下或吐掉,再感受一下舌头和口腔壁,如果涩感强烈,舌头麻麻的,那就是真涩。当然,茶叶都会出现苦涩情况,若是带点微苦微涩,属于正常情况,要看这个“苦涩”能否迅速化开转为甘甜、生津。化的开还是好茶。化不开,苦涩感一直停留在口腔里,那就不能称为是好茶。除了苦涩与顺滑,茶汤口感还有清、醇、甜、薄、厚,硬、绵软、细腻、粘稠等等。滋味滋味要的就是这个味,茶味要足要有力,喝起来才得劲。茶味不足,有香无味就显得寡淡。

4、叶底(如何从叶底辨茶内质)

做茶的人都喜欢闻叶底,因为能从叶底上闻出工艺是否到位、哪个季节的茶、哪个山场的茶,从而辨别茶的好与差,我们普通喝茶人也是能从叶底中辨出门道的。首先,叶底一定要鲜活,有活性!几冲水后自然舒展开,叶片基本要完整,至少看去不会太碎,用手指压压能感觉到柔软有弹性。有活就有死,茶叶若被做“死”了叶底就舒展不开,不够柔软。闻叶底与前面讲香气一样,好茶闻起来很清新纯正,闻出不顺畅不自然的杂味就不能算好茶,引起杂味的原因有很多,工艺欠缺(做青不过关,焙火不够透)、储存问题等方面都能影响到。

5、汤色(汤色深浅余好坏)

汤色的深浅与品质好坏没关系,汤色浅只能说明茶味清爽一点,汤色深会更醇厚一些。看茶汤主要是看它是否干净清透,要是泡出来茶汤浑浊,那就说明工艺有问题,见过最夸张的茶汤,浑浊得跟泥水一样,不敢喝。还有一种叫“冷后浑”,茶汤冷却后汤色变深,出现杂质,属于正常现象,那是茶氧化作用。

6、耐泡度

茶叶冲泡次数与品质好坏同样没多大关系,泡绿茶两三冲水就变淡,泡岩茶(8克)六七冲水后也开始淡下来,而凤凰单枞(8克)可以到十水都没有问题,所以是因茶而异、还跟投茶量、茶具有关。拿盖碗和飘逸杯冲泡对比还挺大呢,有个词叫“七泡有余香”,别在“七”这个数字上过于较真,这不是审评茶叶优劣的指标,耐泡就多喝几杯。

史上最全品鉴茶叶知识!懂茶就在这几点,实际没多难(收藏版)

茶,自古是中华民族的天然饮料。演变到现代 社会 ,茶成了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茶叶,本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所谓茶叶的品质也是需要对比同类茶叶的不同品质来说,或依照个人口味来挑选。

一般说来,判断茶叶好坏可以从观察茶叶的形状、色泽,闻茶叶的香气,品尝茶味和分辨茶渣(叶底)来看。

茶叶的形状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形态,有扁的、松针状的、螺形的、眉形的,圆形的,球形的,半球形的,雀舌形的,菊花形的,自然弯曲形状的,总之,大茶肆中的茶叶姿态各异。取一小嘬放入茶杯,冲上热水,茶汤散开来,茶叶的形态会随着茶水发生变化,或快或慢,宛如妙曼的舞姿,极致展露其原本的形态,令人赏心悦目。

首先要看茶叶的干燥程度,太脆的容易碎,但会回软的不能要,最好不买。

另外要看茶叶的叶片是否整洁,如果有太多的叶梗、黄片、渣沫、杂质,则不是上等茶叶。然后,要看干茶的条索外形。条索是茶叶揉成的形态,什么茶都有它固定的形态规格,像龙井茶是剑片状,冻顶茶揉成半球形,铁观音茶紧结成球状,香片 则切 成细条或者碎条。

茶叶由于制作方法不同,茶树品种有别,采摘标准各异,因而形状显得十分丰富多彩,特别是一些细嫩名茶,大多采用手工制作,形态更加五彩缤纷,千姿百态。

(1)针形——外形圆直如针,如南京雨花茶、安化松针、君山银针、白毫银针等。

(2)扁形——外形扁平挺直,如西湖龙井、茅山青峰、安吉白片等。

(3)条索形——外形呈条状稍弯曲,如信阳毛尖、桂平西山茶、径山茶、庐山云雾等。

(4)螺形——外形卷曲似螺,如洞庭碧螺春、临海蟠毫、普陀佛茶、井冈翠绿等。

(5)兰花形——外形似兰,如太平猴魁、兰花茶等。

(6)片形——外形呈片状,如 六安爪片 、齐山名片等。

(7) 束形 ——外形成束,如江山绿牡丹、婺源墨菊等。

(8)圆珠形——外形如珠,如泉岗辉白、涌溪火青等。

此外,还有半月形、卷曲形、单芽形等等。

品茶观色,即观茶色,汤色和底色。

(1)茶色

大茶肆中的茶叶依颜色分有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等六大类(指干茶)。由于茶的制作方法不同,其色泽是不同的,有红与绿、青与黄、白与黑之分。即使是同一种茶叶,采用相同的制作工艺,也会因茶树品种、生态环境、采摘季节的不同,色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如细嫩的高档绿茶,色泽有嫩绿、翠绿、绿润之分;高档红茶,色泽又有红艳明亮、乌润显红之别。

(2)汤色

冲泡茶叶后,内含成分溶解在沸水中的溶液所呈现的色彩,称为汤色。因此,不同茶类汤色会有明显区别;而且同一茶类中的不同花色品种、不同级别的茶叶,也有一定差异。一般说来,凡属上乘的茶品,都汤色明亮、有光泽,具体说来,绿茶汤色浅绿或黄绿;清而不浊,明亮澄澈;红茶汤色乌黑油润,若在茶汤周边形成一圈金黄色的油环,俗称金圈,更属上品;乌龙茶则以青褐光润为好;白茶,汤色微黄,黄中显绿,并有光亮。

将适量茶叶放在玻璃杯中,或者在透明的容器里用热水一冲,茶叶就会慢慢舒展开。可以同时泡几杯来比较不同茶叶的好坏,其中舒展顺利、茶汁分泌最旺盛、茶叶身段最为柔软飘逸的茶叶是最好的茶叶。

视茶汤要快,要及时。茶汤的颜色也会因为发酵程度的不同,以及焙火轻重的差别而呈现深浅不一的颜色。但是,有一个共同的原则,不管颜色深或浅,一定不能浑浊、灰暗,清澈透明才是好茶汤应该具备的条件。

(3)底色

就是欣赏茶叶经冲泡去汤后留下的叶底色泽。除看叶底显现的色彩外,还可观察叶底的老嫩、光糙、匀净等。

一般情况下,随着汤温的下降,汤色会逐渐变深。在相同的温度和时间内,红茶汤色变化大于绿茶,大叶种大于小叶种,嫩茶大于老茶,新茶大于陈茶。茶汤的颜色,以冲泡滤出后10分钟以内来观察较能代表茶的原有汤色。不过千万要记住,在做比较的时候,一定要拿同一种类的茶叶做比较。

茶在冲泡过程中,经吸水浸润而舒展,或似春笋,或如雀舌,或若兰花或像墨菊。与此同时,茶在吸水浸润过程中,还会因重力的作用,产生一种动感。信阳毛尖舒展时,片片怒放。如此美景,映掩在杯水之中,有茶不醉人自醉之感;太平猴魁舒展时,犹如一只机灵小猴,在水中上下翻动;君山银针舒展时,好似翠竹争阳,针针挺立。

对于茶香的鉴赏一般要三闻。一是闻干茶的香气(干闻),二是闻开泡后充分显示出来的茶的本香(热闻),三是要闻茶香的持久性(冷闻)。

先闻干茶,干茶中有的清香,有的甜香,有的焦香,应在冲泡前进行。如绿茶应清新鲜爽、红茶应浓烈纯正、花茶应芬芳扑鼻、乌龙茶应馥郁清幽为好。如果茶香低而沉,带有焦、烟、酸、霉、陈或其它异味者为次品。

闻香的方式,多采用湿闻,即将冲泡的茶叶,按茶类不同,经1~3分钟后,将杯送至鼻端,闻茶汤面发出的茶香;若用有盖的杯泡茶,则可闻盖香和面香;倘用闻香杯作过渡盛器(如台湾人冲泡乌龙茶),还可闻杯香和面香。另外,随着茶汤温度的变化,茶香还有热闻、温闻和冷闻之分。

热闻的重点是辨别香气的正常与否,香气的类型如何,以及香气高低;冷闻则判断茶叶香气的持久程度;而温闻重在鉴别茶香的雅与俗,即优与次。一般说,绿茶有清香鲜爽感,甚至有果香、花香者为佳;红茶以有清香、花香为上,尢以香气浓烈、持久者为上乘;乌龙茶以具有浓郁的熟桃香者为好;而花茶则以具有清纯芬芳者为优。

热闻的办法也有三种,一是从氤氲的水汽中闻香,二是闻杯盖上的留香,三是用闻香杯慢慢地细闻杯底留香。如安溪铁观音冲泡后有一投浓郁的的天然花香,红茶具有甜香和果味香,绿茶则有清香,花茶除了茶香外,还有不同的天然花香。茶叶和香气与所用原料的鲜嫩程度和制作技术的高下有关,原料越细嫩,所含芳香物质越多,香气也越高。

冷闻则在茶汤冷却后进行,这时可以闻到原来被茶中芳香物掩盖着的其他气味。

指尝茶汤的滋味。茶汤滋味是茶叶的甜、苦、涩、酸、辣、腥、鲜等多种呈味物质综合反映的结果,如果它们的数量和比例适合,就会变得鲜醇可口,回味无穷。茶汤的滋味以微苦中带甘为最佳。好茶喝起来甘醇浓稠,有活性;喝后喉头甘润的感觉持续很久。

一般大茶肆中的茶客认为,绿茶滋味鲜醇爽口,红茶滋味浓厚、强烈、鲜爽,乌龙茶滋味酽醇回甘,是上乘茶的重要标志。由于舌的不同部位对滋味的感觉不同,所以,尝味时要使茶汤在舌头上循环滚动,才能正确而全面地分辨出茶味来。

品滋味时,舌头的姿势要正确。把茶汤吸人嘴内后,舌尖顶住上层齿根,嘴唇微微张开,舌稍向上抬,使茶汤摊在舌的中部,再用腹部呼吸从口慢慢吸入空气,使茶汤在舌上微微滚动,连吸两次气后,辨出滋味。

若初感有苦味的茶汤,应抬高舌位,把茶汤压人舌根,进一步评定苦的程度。对有烟味的茶汤,应把茶汤送人口后,嘴巴闭合,舌尖顶住上颚板,用鼻孔吸气,把口腔鼓大,使空气与茶汤充分接触后,再由鼻孔把气放出。这样重复二三次,对烟味的判别效果就会明确。

关于如何进行茶叶的品鉴和如何进行茶叶的品鉴活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茶叶怎么泡(泡茶流程)
« 上一篇 2023-01-02
茶叶喝了好不好?(茶叶常喝好不好)
下一篇 » 2023-01-02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207人围观

搜索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