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市场整顿(茶叶市场环境)
今天给各位分享茶叶市场整顿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茶叶市场环境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为何经历过多次疾风骤雨的整顿后,天价茶现象仍然屡屡发生?
- 2、普洱茶崩得太彻底了,为何原本被追捧的茶叶“不香了”?
- 3、春茶上市季节,茶叶价格“炒上天”,茶叶市场乱想该如何整治?
- 4、茶难卖!产能过剩!普洱茶市场萧条的根源,终于找到了
为何经历过多次疾风骤雨的整顿后,天价茶现象仍然屡屡发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很多地方都受到了管控,比如说茶叶,有很多高价茶叶也受到了管控,但是在这种情况之下,为什么还会有天价茶的现象发生呢?我认为首先肯定是因为利润太高,所以大家铤而走险,当然也是因为监管起来比较麻烦,除此之外,我认为可以对这种行为进行加重处罚,接下来跟大家具体说明。1.利润高,所以很多人屡屡犯错。
之前有一个人说过,当利润达到30%的时候,就会有很多人争先恐后的去做,当利润达到100%的时候,很多人就会拼了命的去做,然而高价茶叶的利润何止是100%,有的甚至能够达到1000%,在这种情况之下,很多人靠高价茶叶发财了,于是就会有更多的人前赴后继地过来,屡屡的犯错,屡屡的违规。2.监管起来非常的麻烦。
很多人卖茶叶的时候都是比较隐蔽的,甚至有的时候是在网上卖的,所以我们看到的1000块钱一点的茶叶在线下虽然只需要10块钱,但是因为是线上购买的,很多人吃了亏之后也就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了,所以也不会去举报,在这种情况之下监管起来就非常的麻烦,因此又加上高额的利润,所以很多人就铤而走险,屡屡犯错。3.我认为应该加重处罚。
正如上面所说的一样,因为利润非常的高,所以某些人屡屡的犯错,但是我们要让这些人明白,只要自己做了最终都会得不偿失,比如我们发现这个人一共通过违规行为赚取了10万元,那么我们就可以罚他100万,在这种情况之下,他赚的钱可能全部要赔进去,还要倾家荡产,所以很多人就不敢为了高额的利润而去犯错了,而且虽然监管麻烦,但是一旦被抓到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能够让一些人不敢犯错。
总而言之,现在高价茶叶的现象仍然存在,我认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利润太高,很多人发财了,所以有人争先恐后的去做,而且监管起来也是非常的麻烦的,很多人也是认为自己吃亏了,并不愿意举报,所以我认为可以加重处罚,让这些人不敢去做,因为一旦被抓到就是倾家荡产,这样能够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从而治理这种现象。
普洱茶崩得太彻底了,为何原本被追捧的茶叶“不香了”?
普洱茶崩盘可谓在很多人的预料之内,毕竟当普洱茶被一些人当成期货,其金融价值被炒得太高,所以出现价格崩盘是早晚的事。再加上受到疫情的影响,人们对普洱茶的消费热情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原本火热普洱茶的行情也随之遇冷,自然也导致这些茶叶有些“不香了”。
一、普洱茶被一些人当成了期货,并且将其金融价值炒得太高
由于一些人将普洱茶当成期货来炒,这也让普洱茶的价格越炒越高。可当价格高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普洱茶的本身价值与其金融价值不成正比的情况,导致普洱茶的价格出现崩盘。要知道,有很多人屯普洱茶并不是为了自己喝,而是想通过转手的差价来让自己赚上一笔。所以从本质上来看,炒普洱茶其实与炒鞋、炒熊等行为其实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通过一些手段来提升商品的热度,从而强加给商品一些额外的价值。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普洱茶的期货属性不再被人们所承认,其多出来的那部分“额外价值”也难以得到人们认可,那普洱茶行情出现崩盘可以说是早晚的事情。
二、受疫情影响
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人们对普洱茶的消费热情也在逐渐下降,这也让人们对茶叶是否保值产生了疑问,进而会对普洱茶的“保值“失去信心,促使普洱茶市场出现崩盘。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经过炒作后普洱茶的价格难免有些虚高,因而在人们失去对普洱茶的消费热情后,其虚高的价格自然会慢慢回落,再加上疫情下的经济环境比较艰难,使得普洱茶也失去了继续炒作的土壤。由此可见,疫情对普洱茶行情造成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并且这种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使普洱茶市场出现了崩盘。
综上所述,普洱茶之所以“不香了”,一方面是因为普洱茶被一人当成了期货来炒,并且其金融价值被炒得太高,另一方面是因为受到疫情影响,导致普洱茶的市场行情并不是很好。
春茶上市季节,茶叶价格“炒上天”,茶叶市场乱想该如何整治?
春茶上市,价格“炒上天”
根据新闻媒体的报道,眼下正是春茶上市时节,茶叶再次上演疯狂爆炒的戏码。各种茶叶不仅质量难辨、价格混乱,动辄标价数十万元甚至数百万元。很多茶叶营销甚至已经超越生活饮用品范畴,或欺诈消费者,或潜藏腐败风险,或变身金融产品制造圈钱骗局。
茶叶市场该如何整治
突出联动整治
市场监管局和农业农村局要加强对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监管,对重点茶企、茶商进行逐家核查,坚决整治“天价茶”销售行为;工信商务局要加强茶叶流通环节的监管,防范纠正茶企、茶商利用茶叶恶意炒作等违法行为;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要在职责范围内开展监督,及时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涉及公款购买、违规收送“天价茶”等名贵特产、特殊资源等问题线索。
突出宣传引导
宣传部门要主动作为,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微博及时报道我市加强茶叶市场整治的各项政策措施,强化“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理念,引导正确认知、理性消费。要加强舆论监督,集中曝光一批反面典型案例,为整治“天价茶”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突出行业自律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引导茶企依法规范生产经营,自觉抵制“天价茶”炒作营销,做生态茶、健康茶,卖平价茶、诚信茶,让老百姓喝得起、喝得安全、喝得放心。
突出品牌带动
结合“建字号”品牌创建,持续推进茶产业攻坚行动,大力推广减肥降药、建设生态茶园,建立健全“从茶园到茶杯”可追溯的绿色生产质量管控体系,推动茶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突出纪律保障
纪检监察机关要把整治工作纳入纪律监督、监察监督、巡查监督、派驻监督的重点内容,严肃查处“天价茶”乱象及背后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推动党员干部从严自律、各方监管责任落地落实。
规范的茶叶市场的标注
从整个行业发展的角度看,从茶叶产地方到行业协会,应该共同携手建立更加透明规范的标准化生产体系,让茶叶从生产到终端的销售,能够有比较规范的行业标准。
结语
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任何人都应该充分认识到“炒茶”的危害性,应本着长远眼光,坚持对工艺和标准指导,以“接地气”的品质与价格赢得市场。质优价实,让普通老百姓消费得起,或才是茶叶产业长远健康发展的良方。
茶难卖!产能过剩!普洱茶市场萧条的根源,终于找到了
茶难卖,产能过剩的背后。
是 普洱茶行业,无法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各种问题都会暴露出来,就像今天的漂亮国。如果内部无法消化,外部无法转移,矛盾会接连爆发。
小到一个产业,如果没有新概念支撑行业的发展, 最后,这个行业变得越来越艰难,越来越内卷。 正如今天的普洱茶。
- 01 -
普洱茶,红利期有多爽
普洱茶,有过两次红利。
2007年初的越陈越香,2014年初的名山古树茶。
做茶十几年的老司机,只要回想起当年的繁华,都会从梦中笑醒。再看着如今仓库里卖不出去的普洱茶,两相对比,不禁潸然泪下。
2007年初,普洱茶创造了很多富豪
2007年4月8日,思茅市改名为普洱市。
其背后,是普洱茶的第一个牛市: 只要是普洱茶,绝对不愁卖。
2007年初,云南一家茶叶公司的老板管先生透露:普洱茶每月销量30吨,5月甚至达到40吨。
一家茶企,一个月能卖掉30吨普洱茶 ,这样的出货量,甩出今天99%的茶企,可见,当时的市场有多繁荣。
2007年,一位温州建材人形容普洱行情: 12000元一件(7542)时,朋友劝我投资,我没敢,毕竟对普洱茶一窍不通,不知水深水浅,不敢盲目跟进。
谁知道几天时间涨至16000元,眼看着冲破18000元、20000元, 感觉白白错过了暴富的机会。
2007年前四个月,普洱茶暴涨的神话,创造了一大批百万富翁、千万富翁(一点都不假)。
只是,普洱茶表面繁荣之下,是港台商人收割的前夜:
2004-2007年初,港台商人炒作普洱茶,至少吸引200亿民间资本投入普洱茶。资金盘扩大后,港台商人开始抛货收割。
一方面,港台资本家拉动茶价飞速上涨 , 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进入普洱茶;当投资者带着真金白银涌入普洱茶行业的时候。
炒家上演奥斯卡般的一幕,开着卡车,到自己控制的茶庄收茶,制造普洱茶供不应求,市场一片繁荣的假象。
另一方面,炒家将之前囤积的普洱茶,有条不紊地投入市场。 比如,一级经销商交了3000万担保费,给你多少货,二级经销商又给多少货……(庄家掌控着由一级经销商串联起的、以利益抱成团的、庞大销售体系)
通过这样的方式,严格控制出货量,结果就是:港台商人仓库里的货已经抛到了经销商手中。但终端市场,普洱茶还在涨价。
价格一直涨,一级经销商抛给下家,一个抛给一个。 大鱼抛给小鱼,小鱼抛给虾米。到了终端,发现没有人接盘的时候,泡沫被刺破了。
2007年6月,普洱茶崩盘。云南一家茶叶公司的老板管先生说:5月出货达到40吨,可到了6月,仅仅卖出去2吨。
2007年初,率先抛货的人,都大赚特赚。来不及抛货的人,都被搞得倾家荡产,没有一个例外。
2014年初,满地皆是古树茶
2009-2013年,是普洱茶的第二个牛市。
茶山价格飞速上涨,茶山部分茶农的日子,可谓是坐着直升机狂奔。
春茶时,去茶园采一麻袋鲜叶,卖出去。单车就能变成摩托。
只用两三年,茶农家的土瓦房、小趴屋就变成了小别墅。
做茶的茶商,也吃香喝辣。从茶农手里拿到茶叶,一个电话射出去,茶老板就用麻袋装着钞票来收古树茶。
茶山价格飞速上涨,茶叶抢到就是赚。 比如,2011年5块钱一公斤的正气塘,2012年涨到30块一公斤,一年涨价6倍。
茶山上,茶老板都在抢古树茶。哪怕卖不出去,也一定要屯茶。因为, 价格涨起来之后,卖掉一饼,就把几年前的本都赚回来。
比如,2011年的冰岛,300-500元一公斤。今天的冰岛,6万元/公斤。以前囤的茶,卖掉一公斤,就把10年前投资200公斤的茶都赚了回来。
2009-2014年初,古树茶的红利期。茶叶,茶商卖给经销商,经销商卖给小茶商,一个传给一个,茶叶只要卖出去,就是大赚。
然而,茶商被喂饱之后,再也吃不下更多的库存。
终端市场,茶叶也很难卖。茶价被炒高,消费者根本消费不起。中高端茶,卖掉一部分,更多的,躺在茶商的仓库里。
茶商找不到新的接盘者。 茶叶市场,也就进入产能过剩,茶难卖的窘境。
2014年到如今,7年了。普洱茶,一直打着古树茶的招牌。
只是,市场再也没有当年一袋茶叶卖出去,单车变摩托的繁华。
茶难卖,市场艰难。 这一切的原因,都是:继越陈越香、名山古树之后,普洱茶,没有找到新的概念,也没有形成新的共识。
如果普洱茶,出现一个新的共识。那么,在新的红利面前,今天普洱茶行业的所有困局,都将迎刃而解。
遗憾的是,普洱茶,该开发的都开发了。不该开发的,也被提前炒了。
- 02 -
云茶大产业,无路可退
普洱茶找不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庞大的产能过剩、爆炒的金融茶、没有规范的名山古树、被炒过的中期茶。 在本就不大普洱茶市场里,残酷地内卷。
然而,茶叶作为云南八大支柱产业之一,近千万涉茶人口的饭碗。普洱茶,虽然行情不再牛,依然要向前发展。
云茶大产业, 还需要解决三大问题。
首先,整顿金融茶
金融茶,一件茶叶成百上千万。
金融普洱,就像一颗雷埋在普洱茶行业。更重要的是,这颗雷,游离于监管之外。
有了07年港台商人跑路的前车之鉴,有了去年东莞茶市的跑路经验。没有监管的金融茶,谁知道明天又跑了几个。
金融茶,必须加以管控,至少要在监管范围之内。 整顿金融茶,让更多的资本回流茶产业(实业),才是当务之急。
不然,放纵金融茶任意发展。实业玩不过金融,当茶老板都想着赌茶赚大钱的时候,本该做实业的资金都跑去玩金融。茶产业,就更加艰难了。
其次,控制产能
产能过剩,在任何一个行业,都是要命的问题。尤其茶行业。
茶叶,本来就是慢消品。一个357克大饼,够喝一个月。而且,茶叶除了喝,几乎没有别的去处。
云南就有40万吨库存,就算不产茶,也够普洱茶客喝4年。加之消费市场增长缓慢,几乎没有国外市场(年出口约3000吨)。
人人都在喊茶难卖,人人都卖不好。 控制普洱茶产能,减少产量,提高质量,让垃圾茶少流入市场,已经迫在眉睫。
最后,限制茶叶炒作
茶叶,不炒作,不会火。但炒作过度,就糊了。
普洱茶,经过2003-2007年炒作越陈越香,2009年炒作古树茶,普洱茶的名声已经炒起来了。
茶叶价格,也炒高了。 如果还一味地炒作,只怕是最后这把火加的太大,炒糊了满山普洱。
少一点炒作,让普洱茶回归理性,让价格亲民一些,让普洱茶被消费掉,而不是一直堆在茶商的仓库里。
凡事过犹不及: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
写在最后:
普洱茶,红利期有多爽,存量期就有多痛。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更何况,炒作是寅吃卯粮的事。
未来几年,普洱茶找不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支撑普洱茶市场的,依然是品饮。而 普洱茶的品饮市场,定会进一步扩大。这是普洱茶本身的品质决定的。
普洱茶,香气有花香、蜜香、糖香,果香,梅子香等几十种香气,香型十分复杂。
加之滋味浓郁醇厚,香溶于汤中,但凡一饮,回味无穷。饮过质量稍好的普洱茶,很难再爱上别的茶叶。
凭着独特的品饮价值,普洱茶积累了庞大的消费人群。这也是普洱茶的底气。
然而, 数十万吨茶叶躺在仓库的背景下,品饮市场,终究无法变成新的增量市场。
庞大产能,最后的希望
1908年,东京帝国大学的化学教授池田菊苗,从海带中提取出一种鲜美的调味品,谷氨酸钠,也就是味精。找到商机的他,和朋友成立了味之素公司。
1970年,味之素公司的年轻人竹内光二,从制作味精产生的副产物中,发现了拥有极高绝缘性的树脂类合成材料。竹内光二把用途瞄准了计算机领域。于是,有了味之素堆积膜。今天,全世界100%的电脑中,使用的绝缘材料,都是这种薄膜。
半导体界有一种传说:一家日本味精公司,卡住了全世界的半导体产业。 (有点夸张了)
茶叶,作为世界上最特殊的树叶之一。茶叶中的化学成分,经过分离鉴定,已经有500多种,有机化合物超过450种。
未来某一天, 茶叶深加工能否广泛利用在其它领域,关系着整个茶行业的未来。
如果茶叶深加工提取物,在别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3000亿的茶叶市场,有可能扩张10倍,甚至百倍。200万吨茶叶库存,根本不足以应付庞大的增量市场。
茶叶深加工,是极具前景的。未来十年,生命科学有可能超越产业互联网,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也是未来中米扳手腕的重要领域)。
然而, 万一茶叶深加工无法得到广泛利用,无法消耗大量的茶叶,只靠喝,茶难卖,产能过剩的局面,永远不会改变。
一个又一个的茶商,将被拖垮在卖茶的路上!
茶叶市场整顿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茶叶市场环境、茶叶市场整顿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暂无评论,178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