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叶片叶形图(茶树叶片叶形图片大全)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茶树叶片叶形图,以及茶树叶片叶形图片大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常见树叶的图片有哪些?
各种树叶的名称及图片如下:
1、银杏叶
2、枫叶
3、榆树叶
4、 平榛叶
5、丽豆叶子
6、黄栌
7、紫丁香
8、小叶杨
9、大叶朴
10、大岛樱
11、毛白杨
12、山楂树叶子
13、爬山虎
14、珍珠梅
15、金钟花叶子
16、榆叶梅
17、垂丝海棠
18、大叶黄杨
19、红叶小檗
20、连翘
树叶
叶的组成
一片完整的树叶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叶片——大都宽阔而扁平,适于接受阳光的照射。
叶柄——支持这叶片,并把叶片和茎连接起来。
托叶——保护幼叶。(有些植物没有托叶,有些植物的托叶很早就脱落了。)
叶脉
布满在叶片上的粗细不等的脉络,叫做叶脉。叶脉分两种:
网状脉——叶脉相互交错,形成网状。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叶具有网状脉。
平行脉——叶脉互不交错,大体上平行分布。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叶具有平行脉。
树叶的种类
根据叶柄上长有叶片的数目,叶可分为两种:
单叶——每个叶柄上只长有一个叶片。
复叶——每个叶柄上长有许多的小叶。
树叶的形态
椭圆形: 形如椭圆,中部最宽,尖端和基部都是圆形,如樟树、橡皮树、木犀、茶树、黑枣树、樱草的叶。
心形: 形如心脏,基部宽圆而微凹,先端渐尖,如甘薯、牵牛、紫荆、?麻的叶。如果是心形倒转,叫做倒心形,如酢浆草的小叶。
掌形:叶片三裂或五裂,形成深缺刻,全形如手掌,如棉花、蓖麻、葡萄、槭树、梧桐的叶。
扇形:形如展开的折扇,顶端宽而圆,向基部渐狭,如银杏的叶。
菱形:叶片成等边的叙方形,如菱、乌桕的叶。
披针形:也叫枪锋形,叶基较宽,先端尖细,长度约为宽度的3-4 倍,如桃、 柳、竹的叶,如果是披针形倒转,叫做倒披针形,如小蘖的叶。
卵形:形如鸡卵,下部圆阔,上部稍狭,如桑、向日葵、的叶。如果是卵形倒转,叫做倒卵形,如玉兰、花生的小叶。
圆形:形如圆盘,长宽接近相等,如,旱金莲的叶
针形:叶片细长如针,如油松,马尾松,白皮松的叶。
鳞形:形如鳞片,如侧柏的叶。
匙形:形如汤匙,先端圆形,向基部渐狭,如白菜、车前叶。
三角形:基部宽平,三个边接近相等,如荞麦的叶。
树叶的作用
树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的主要器官。为人类释放氧气,提供食物,挡风遮阳。
树叶变红:是因花青素增多,酸性的叶子就会变红。有“枫叶、乌柏叶、柿叶”等。
树叶变黄:是因叶绿素被破坏,只剩叶黄素。常见的有“桂树叶、银杏叶、白杨叶、梧桐叶”等。
茶树的叶子有怎样的形态?
茶叶有鳞片、鱼叶和真叶之分。
(1)鳞片:是变态的幼叶,质地较坚硬,黄绿或褐色,表面有树脂,多数有睫毛,呈覆瓦状排列,有保护芽体和减少水分蒸腾的作用。野生型茶树通常有5~7个,栽培型茶树有2~3个。
(2)鱼叶:因形如鱼鳍而名,为新梢上长出的第一叶,一般每梢长1片,亦有2~3片或没有的。鱼叶全缘无齿或仅前端有细齿,叶尖钝状或略内凹,叶色黄绿,叶质较硬脆。芽叶采收时不予采摘。
(3)真叶:也即真正的叶片。在茎上呈螺旋状交互着生,相邻两叶交叉角在90°~180°间。因此,叶片在茎上的着生有上斜、稍上斜、水平、下垂等状态。叶片形状常见的有圆、卵圆、椭圆、长椭圆和披针形等,通常以叶长宽比衡量,小于2.0为圆形或卵圆形,2.0~2.5为椭圆形,2.6~3.0为长椭圆形,大于3.0为披针形。野生型茶树叶片70%左右是椭圆和长椭圆形。
茶树叶片形态
叶缘上有叶齿(是山茶属植物的标志之一),一般有5~35对。按齿形变化可分为锯齿形、重锯齿形和少齿形。锯齿形:齿尖锐,齿尖向前,多见于栽培型中、小叶茶树;重锯齿形:大锯齿上长有小锯齿,多见于栽培型乔木、小乔木特大叶和大叶类茶树;少齿形:叶缘下部有1/3~1/4无齿,多见于大理茶等野生型茶树。
叶片大小是最易变异的特征之一,它因生育年龄、生态条件、栽培措施(如采摘、修剪)等而变化。以未开采前的三、四龄茶树中部叶为准,用叶长(cm)×叶宽(cm)×0.7(系数)计算叶面积,60cm2为特大叶,40~60cm2为大叶,20~39cm2为中叶,20cm2为小叶。中国南方乔木或小乔木茶树不论野生型或栽培型多为大叶,少数特大叶,长江流域和北方地区多为灌木中、小叶。总体是,约40%为大叶,40%为中叶,15%为特大叶,5%为小叶。
叶脉是贯穿在叶肉内的维管束和其他组织组成的输导和支持机构,它通过叶柄和茎的维管束相沟通,在叶片上呈网状分布。纵向中部为主脉,主脉背部凸显,有毛或无毛,正面略浅凹。主脉向两侧发出侧脉。主脉和侧脉约成45°~80°角,侧脉伸展至边缘约2/3处即向上弯曲,并与上方侧脉相连,构成封闭的网脉系统,这是山茶属植物的又一重要特征。侧脉一般7~10对,少的5~6对,多的13~15对。叶背和主脉多数无茸毛,白毛茶变种等有褐黄色细茸毛分布。叶片色泽有淡绿、绿、黄绿、紫绿、深绿等。由于叶肉组织中的海绵组织比例及液胞体积的不同,叶面也会有不同的形态,常见的有平滑、隆起和强隆起等。栽培大叶茶多隆起和强隆起。叶色和隆起度常作为栽培品种识别的标志。
茶树叶片是典型的背复叶,从叶的横切面可知,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表皮分上、下表皮。下表皮细胞呈短柱形,排列紧密,其上有气孔和茸毛分布。一般大叶类茶树气孔数少,孔径大,中、小叶类反之,平均约190个/mm2左右。有些野生型茶树下表皮具有异型气孔,即气孔下沉在活瓣状的角质层中央。茸毛是由下表皮细胞突起延伸而成,基部有腺细胞包围。腺细胞能分泌芳香物质,使青叶具有清香,因此,它常作为制作优质茶的标志之一。
茶树的形态特征
茶树是由根、茎、叶、花、果等器官所组成。树、叶、花、实、茎,总称为茶树地上部;根系称为地下部,是茶树地下部分所有根的总体。
1、茎
茎由种子胚芽和叶芽伸育而形成,是连接茶树各器官的部分,也是形成新的茎、叶、芽的部分。茶树的根茎部一般分为主干、主轴、骨干枝、细枝,直到新梢。主干是区别茶树类型的依据,分枝以下部分称主干,分枝以上部分称主轴。由于主干的特征和分枝部位的高低不同,可将茶树树型分为乔木型、半乔木型和灌木型3种。树冠因分枝角度的不同,分为直立状、披张状和半披张状3种。分枝在自然生长状态下,有单轴分枝式和合轴分枝式两种。枝条是生长着叶子的茎,初期尚未木质化的枝条,称为新梢或嫩梢。新梢柔软,茎绿色,生有茸毛。
2、叶
叶是茎尖的叶原基发育而来的,是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也是种茶的收获对象。叶形有卵圆形、椭圆形、长椭圆形、倒卵形、圆形、披针形等。叶面有光暗、粗糙、平滑之分,叶表面通常有不同程度的隆起。叶质有厚薄、软硬之分。叶尖形状有长短、尖钝之分,分锐尖、钝尖、渐尖、圆尖等种。叶缘有锯齿,一般有16-32对,锯齿上有腺细胞,老叶脱落后留下褐色疤痕;叶脉网状,侧脉伸展至叶缘三分之二处向上弯曲呈弧形并与上方侧脉相连。叶片在茎上的着生状态分上斜、水平、下垂3种。叶片的大小以叶面积表示或以叶长乘叶宽表示。通常计算叶面积的简便方法是叶长*叶宽*0.7(系数),以平方厘米表示。茶树品种分为大叶种、中叶种、小叶种即以此为依据。面积在28-50平方厘米之间或长10-14厘米*宽4-5厘米,称大叶类;面积在15-28平方厘米之间或长7-10厘米*宽3-4厘米称中叶类;面积在15平方厘米以下或长7厘米以下*宽3厘米以下,称小叶类。
3、花
茶花是茶树的生殖器官,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等部分组成。花萼通常绿色,也有带红色的,外形近圆形,有5-7片,受精后萼片向内闭合而不脱落,以起保护子房的作用。花冠白色,少数淡红色,由5-9片大小不一的花瓣组成,上部分离,下部联合,并与雌蕊外面的一轮花丝合生在一起,花谢时花冠与雄蕊一起脱落。雄蕊的数目很多,一般有200-300枚,雄蕊可分花丝和花药两部分,花药内可产生花粉粒。雄蕊由子房、花柱和柱头三部分组成,柱头是雌蕊顶端接受花粉的地方,柱头下边为柱状,叫花柱,花柱下边膨大部分是子房。
4、果实
果实是茶树种子繁殖的器官。茶树果实为蒴果,由茶花受精至果实成熟,约需16个月,这时,同时进行着花与果发育的两个过程,“带子怀胎”也是茶树的特征之一。成熟果实的果皮为棕褐色,外种皮粟壳色,内种皮浅棕色,种胚两侧连接两片砷白色的子叶。茶果形状视种子数目而异,每果一粒的略成圆形,两粒的呈肾形,粒数的多少是由子房室数和胚珠数及发育条件而定的。
5、根
茶树根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固定植株,吸收土壤中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营养物质,并将这些物质运输到地上部。
树叶都有什么形状?都是什么名称?
树叶有椭圆形、心形、掌形、扇形等等,其名称按照树的种类进行命名,例如樟树的叶子呈椭圆形,称之为樟树叶或樟树树叶。
(1)下图所示为椭圆形的樟树叶,橡皮树、茶树、黑枣树等树木的叶子形状也呈椭圆形。
(2)下图所示为心形的紫荆树叶,甘薯树、非洲芙蓉树等树木的叶子形状也呈心形。
(3)下图所示为掌形的梧桐树叶,槭树、蓖麻树等树木的叶子形状也呈掌形。
(4)下图所示为扇形的银杏树叶,芭蕉树、棕榈树等树木的叶子形状也是呈扇形的。
扩展资料
树叶的形状除了与树木的种类相关,还受到环境的影响。即使是同一种类树木,因种植在不同的地区,光照条件、湿度、土壤等因素不同,其树叶形状叶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别。
树叶的形状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弱,一般来说,掌形树叶、扇形树叶、心形树叶比椭圆形树叶的光合作用要强一点。当然,根据具体树种的不同,其光合作用效果可能会有部分差异。
参考资料
樟树叶-百度百科
紫荆树-百度百科
梧桐叶-百度百科
银杏树叶-百度百科
茶树叶片叶形图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茶树叶片叶形图片大全、茶树叶片叶形图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暂无评论,253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