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艺介绍(中国茶艺简介)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国茶艺介绍,以及中国茶艺简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茶艺的四大特点
中国茶艺的四大特点:
1、茶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表演的。茶艺用为喝茶服务的,不是用来欣赏的。就像有人说普洱茶是能喝的古董,真的是这样的吗?
2、中国茶艺不是学品类的就可以称中国茶艺或茶艺,而是白茶、黄茶、绿茶、乌龙茶,红茶、黑茶等;
3、中国茶艺并不是考一本证书就叫茶艺师,证明只是一纸证明,证明你参加了某个部门的鉴定达到了这个部门设定的某个级别罢了。
4、中国茶艺心不在焉,心中没有装着茶,而是装着99%的演艺成份,因为,茶没有了,剩下的只是行尸走肉。
中国茶艺的四大特点?
中国茶艺的四大特点分别是:茶道之道、茶道之清、茶道之真和茶道之净。
“茶道之道”就是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行为艺术。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
“茶道之清”:清,则无杂。自古以来,喝茶为雅事,饮茶提倡“清”的精神,而与俗人饮茶则违背了茶道之清的精神,从而又引出了品茶即品人的说法。饮茶本是雅事,品茶之时却仍想着蝇营狗苟之事,岂不败兴。所以说茶道的精神之一应当是--清。
“茶道之真”:真,乃茶道的起点,并追求于“真”。其中之意包括茶应是真茶、真香、真味;环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挂的字画最好是名人名家的真字迹;用的茶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瓷,最重要的是饮茶之人要怀有一颗真心,敬客要真情、言语要真诚、心境要真闲。茶事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认真、求真。
“茶道之净”:净,即饮茶环境的“净”和饮茶茶具的“净”,只有这两方面做到了才能真正的做到茶道的境界,才能真正的享受品茗带来的乐趣。
中国茶文化享誉世界,茶艺包括哪些方面?
茶艺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下面为大家具体列出。茶艺是“种茶技艺”的简称。在茶产业的整个链条中,种茶是第一个环节,而种茶需要高超的技艺,包括选种、育种、灌溉、施肥、除草、采摘等等。
茶艺是“制茶工艺”的简称。制作茶需要复杂的工艺流程,有全手工、半手工、全机械制茶工艺之分。茶艺是“泡茶手艺”的简称。“茶艺表演”中的茶艺,也属此意。泡茶是门手艺,煮水、执壶、拿盖碗、温杯、出水等整个泡茶流程,都需要精雕细琢,一丝不苟。茶艺是“茶艺美学”的简称。茶艺美学一方面关注泡茶动作的优美、泡茶人着装的优雅外,还重视音乐、香道、字画、绿植、家具、装修、园林设计等美学元素。
茶艺是“茶艺师”资格培训的内容。我国曾设有茶艺师和评茶师职业资格。茶艺师资格培训中的茶艺,除了泡茶手艺外,还包括茶的基本知识、茶的历史、茶文化等内容。茶艺是“台湾茶文化风格”的概括。日本的茶文化以茶道见长,因此经常被称为“日本茶道”。韩国的茶文化特别重视礼仪,被称做“韩国茶礼”。而台湾的茶文化以艺术见长,被称做“台湾茶艺”。而且既然提到中国茶艺,那不得不参考的就是东亚其他国家的茶艺茶道!有对比才有特色!
中国茶艺在世界起源最早,中国人培育茶树的历史可追求到3000多年前,茶艺最盛的地区是在东亚。中国人饮茶所形成的艺术形式,萌芽于唐,发源于宋,改革于明,极盛于清。主要特点是不流于形式,并吸收了中国古典智慧,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日本茶道主要表现于形式,仪式感很强,中国人茶艺的形成是从生活中提取,也就是喝茶是中国人一日三餐必须的东西“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而日本茶道起源于中国,所以表演成分居多。
中国四大传统茶艺为
中国四大茶道或者称茶艺,主要分为四个方面,贵族茶道,也称宫廷茶道;雅士茶道又称文人茶道;禅宗茶道;民俗茶道又称世俗茶道。
贵族茶道
由贡茶而演化为贵族茶道,达官贵人、富商大贾、一豪门茶、水、火、器无不借权方和金钱 求其极,很违情肯理,其用心在于炫耀权力和富有。 源于明清的潮闽工夫茶即贵族茶道,发展至今日渐大众化。
茶虽为洁品,但当它的功能被人们所认识,被列为贡品,首先享用它的自然是皇帝、皇妃再推及皇室成员,再是达官贵人。"中国社会是皇权社会,皇家的好恶最能影响全社会习俗。
为了贡茶,当此时,男废耕,女废织,夜不得息,昼不得停。茶之灵魂被扭曲,陆羽所创立的茶道生出一个畸形的贵族茶道。条被装金饰银,脱尽了质朴;茶成了坑民之物,不再济世活人。
贵族茶道的茶人是达官贵人、富商大贾、豪门乡绅之流的人物,不必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但一要贵,有地位,二要富,有万贯家私。于茶艺四要"精茶、真水、活火、妙器"无不求其"高品位",用"权力"和"金钱"以达到夸示富贵之目的,似乎不如此便有损"皇权至上",有负"金钱第一"。
贵族茶道有很多违情背理的地方,但因为有深刻的文化背景,这一茶道成为重要流派香火绵延,我们不得不承认其存在价值。
雅士茶道
古代的"士"有机会得到名茶,有条件品茗,是他们最先培养起对茶的精细感觉;茶助文思,又最先体会茶之神韵。是他们雅化茶事并创立了雅士茶道。受其影响此后相继形成茶道各流派。可以说,没有中国古代的士便无中国茶道。
茶助文思,兴起了品茶文学,品水文学,还有茶文、茶学、茶画、茶歌、茶戏等;又相辅相成,使饮茶升华为精神享受,并进而形成中国茶道。
雅士茶道的茶人主要是古代的知识分子,"入仕"的士为主体,还包括未曾发迹的士,有一定文化艺术修养的名门因秀,青楼歌妓、艺坛伶人等。对于饮茶,主要不图止渴、消食、提神,而在乎导引人之精神步入超凡脱俗的境界,于闹情雅致的品茗中悟出点什么。茶人之意在乎山水之间,在乎风月之间,在乎诗文之间,在乎名利之间,希望有所发现,有所寄托、有所忘怀。"雅"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一是品茗之趣;二是茶助诗兴;三是以茶会友;四是雅化茶事。
正因为文人的参与才使茶艺成为一门艺术,成为文化。文人又将这门特殊的艺能与文化、与修养、与教化紧密结合从而形成雅士茶道。受其影响,又形成其它几个流派。所以说是中国"士"创造了中国茶道,原因就在此。
禅宗茶道
僧人饮茶历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名茶,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发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不世之功劳。日本茶道基本上归属禅宗茶道,源于中国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和尚饮茶的历史由来已久,《晋书·艺术传》记载:敦煌人单道开,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药有松、桂、蜜之气,所饮茶苏而已。明代乐纯著《雪庵清史》并列居士"清课"有"焚香、煮茗、习静、寻僧、奉佛、参禅、说法、作佛事、翻经、忏悔、放生……","煮茗"居第二,竟列于"奉佛"、"参禅"之前, 这足以证明"茶佛一味"的说法是千真万确。
世俗茶道
茶是雅物,亦是俗物。进入世俗社会,行于官场,染几分官气;行于江湖,染几分江湖气;行于商场,染几分铜臭;行于清汤,杂几分脂粉气;行于社区,染几分市侩气;行于家庭,染几分小家子气。熏得几分人间烟火,焉能不带烟火气。这便是生发于"茶之味"以"享乐人生"为宗旨的。"世俗茶道",其中大众化的部分发展前景看好。
中国茶艺介绍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中国茶艺简介、中国茶艺介绍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暂无评论,22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