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松(黄山松鼠)
今天给各位分享黄山松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黄山松鼠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黄山奇松
黄山松是由黄山独特地貌、气候而形成的中国松树的一种变体.黄山松一般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通常是黄山北坡在1500-1700米处,南坡在1000-1600 米处.黄山松的千姿百态和黄山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黄山松的种子能够被风送到花岗岩的裂缝中去,以无坚不摧、有缝即入的钻劲,在那里发芽、生根、成长.黄山泥土稀少,但花岗岩中肉红色的长石中含有钾,夏天雷雨后空气中的氮气变成氮盐,可以被岩层和泥土吸收,进而为松树的根系吸收;松树的根系不断分泌一种有机酸,能慢慢溶解岩石,把岩石中的矿物盐类分解出来为己所用;花草、树页等植物腐烂后,也分解成肥料;这样黄山松便在贫瘠的岩缝中存活、成长.地势崎岖不平,悬崖峭壁纵横堆叠,黄山松无法垂直生长,只能弯弯曲曲地甚至朝下生长.由于要抗暴风御冰霜,黄山松的针叶短粗,冠平如削,色绿深沉,树干和树枝也极坚韧,极富弹性.黄山松的另一特点是,由于风吹日晒,许多松树只在一边长出树枝.
黄山松奇在什么地方呢?首先是奇在它无比顽强的生命力,黄山的松树是从坚硬的黄岗岩石里长出来的.它们长在峰顶、长在悬崖峭壁、长在深壑幽谷,郁郁葱葱,生机勃勃.黄山松还奇在它那特有的天然造型.黄山松的针叶短粗稠密,叶色浓绿,枝干曲生,树冠扁平,显出一种朴实、稳健、雄浑的气势,而每一处松树,每一株松树,在长相、姿容、气韵上,又各各不同,都有一种奇特的美.人们根据它们的不同的形态和神韵,分别给它们起了贴切的自然而又典雅有趣的名字,如迎客松、黑虎松、卧龙松、龙爪松、探海松、团结松等等.
黄山松姿态坚韧傲然,美丽奇特,但生长的环境十分艰苦,因而生长速度异常缓慢,一棵高不盈丈的黄山松,往往树龄上百年,甚至数百年;根部常常比树干长几倍、几十倍,由于根部很深,黄山松能坚强地立于岩石之上,虽历风霜雨霜却依然永葆青春.
玲珑剔透的怪石,虬枝斜出的黄山松和浩瀚无边的云海堪称黄山美景之“三绝”.而黄山的松树更是以“奇”闻名于世.黄山松不像一般的松树那样生长在泥土里,而是靠着分泌一种酸性物质依山势和风向扎根在高山峭壁夹缝中.它们不怕严寒,四季常青,形态有立有卧,有俯有仰,千姿百态,让人眼花缭乱.玉屏楼上举世闻名的迎客松,独伸一枝的送客松,始信峰上霸气十足的黑虎松,天都峰上探询云海的探海松——黄山之松不仅独立生长,也有成林的树木.当山风吹过,就像排浪拍岸的潮汐,蔚为壮观.
黄山之松,松松皆不相同,都独具特色.而“黄山十大名松”更是这群“松家族”中的精品.
迎客松,黄山奇松之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挺立在玉屏峰东侧、文殊洞之上,破石而生,寿逾千年,姿态苍劲,枝叶平展如盖,两大侧枝横空斜出,似展臂迎客,颔首向五湖四海的宾朋致意.地处海拔1680米,树高10.1米,树龄越800多年,是黄山松中的“元老”.
望客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玉屏峰至莲花沟途中,立于石罅之中,枝叶苍劲,姿态优美,俯望游人,似在点头致意.树高5.6米,树龄约450年.
送客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立于玉屏楼右侧道旁,虬干苍翠,枝叶侧伸,似作揖送客.树高4.8米,树龄约450年.
探海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立于卧云峰陡腰,地处海拔1670米,树高仅3.5米,枝叶茂盛,根扎悬崖,侧枝倾伸前海,犹如苍龙探海,戏搅浮云.树龄约500年.
蒲团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玉屏索道上站附近,地处海拔1610米,树身不高,侧枝密集盘曲,针叶簇集冠顶,铺展平整,状似蒲团.树高2.9米,树龄约350年.
黑虎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生于白鹅岭索道站下坡至始信峰岔路口海拔1650米处,传说狮子林有一高僧入定时,见一黑虎卧于松顶,后寻黑虎不见,只见古松高大苍劲,干枝气势雄伟,虎气凛凛,故名为黑虎松.该松枝稠叶密,遮天闭日,覆盖面积约百余平方米.树高8米,树龄约450年.
卧龙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旧志列为九大名松之二.原先的卧龙松在文殊院道上,不知何年“破壁飞去”.现指卧龙松,横生于卧云峰悬崖石壁中,树干分两叉盘曲生长,角崭髯张,似苍龙卧坡.树高2米,树龄约300年.
麒麟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生于北海至清凉台路边海拔1470米处,树干1.5米处分作两枝斜展伸长,两翼高低错落,状如送子麒麟.树高4.6米,树龄约500年.
团结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生于打鼓峰海拔1520米处,铁根盘结,侧干众多,6大主枝,团团簇簇,围抱生长,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该松树高17.4米,树龄约400年.
连理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始信峰途中海拔1630米处,拔地而起,一根两干,并蒂齐肩,如情侣相依.树高20.6米,树龄约400年.
竖琴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卧云峰侧的北坡,地处海拔1660米,主干挺直,顶状如伞,侧干伸出成倒“U”状,形似竖琴,又如古时官署中的辕门.有游道从辕门中穿过.树高8米,树龄约550年.
黄山松精神
“顶风傲雪的自强精神,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众木成林的团结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广迎四海的开放精神,全心全意的奉献精神”,人们来到黄山,不仅能感受到黄山松的美丽和坚强,更能从中感受到一种精神——黄山松精神.黄山松精神正是一种民族精神,一种时代精神.我们应该学习黄山松精神,颂扬黄山松精神,让黄山松精神代代相传.
黄山松的特点
黄山松的特点:外形奇特、环境独特、耐旱耐贫瘠、价值较高。
1、外形奇特
黄山松是中国特有的品种,因其长在海拔较高的山上而得名。黄山松的特点是外形奇特,株型挺拔,高耸入云,盘根错节姿态万千。黄山松的针叶较为密集,跟其他松树相比粗且短,且叶片鲜亮浓绿,观赏价值极高。
2、环境独特
黄山松生长在800米以上的高山上,悬崖边也有生长,黄山松多分布在中国台湾中央山脉和戴云山及武夷山750~2800百米的山地上,,浙江、安徽、广西、广东、云南等地的高海拔山地地区也有分布。
3、耐旱耐贫瘠
黄山松生长位置海拔较高,土壤贫瘠,气温较低,这也证明黄山松极耐贫瘠,耐旱且耐寒,生命力较顽强,可在极端环境下生存。黄山松生长缓慢,寿命极长,黄山迎客松迄今为止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4、价值较高
黄山松因其外形独特,寿命较长,寓意青松不老,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每年都有较多游客去各山地及风景区观赏黄山松的独特姿态。黄山松中马尾松树形挺拔,树脂含量较高,可用于割取松脂,树皮纤维丰富,还可用于造纸。
黄山名松
迎客松:黄山奇松之首。长在玉屏峰东侧、文殊洞之上。地处海拔1680米,树高10.1米,树龄约800多年。
望客松:长在玉屏峰至莲花沟途中。树高5.6米,树龄约450年。
送客松:立于玉屏楼右侧道旁。树高4.8米,树龄约450年。
探海松:长在卧云峰陡腰,地处海拔1670米,树高仅3.5米,树龄约500年。
蒲团松:位于玉屏索道上站附近,地处海拔1610米。树高2.9米,树龄约350年。
求黄山松形态特征
黄山松,由黄山等独特地貌和气候条件下而形成的一种中国特有种,属松科松属。黄山松生长在海拔600米以上,较马尾松其叶更为粗短,较油松它的树脂道有不同的性状。它为喜光、深根性树种,喜凉润、耐瘠薄,但生长迟缓。
形态特征:
高达30米,胸径80厘米;树皮深灰褐色,裂成不规则鳞状厚块片或薄片;枝平展,老树树冠平顶;一年生枝淡黄褐色或暗红褐色,无毛,不被白粉;冬芽深褐色,卵圆形或长卵圆形,顶端尖,微有树脂,芽鳞先端尖,边缘薄有细缺裂。
针叶2针一束,稍硬直,长5-13厘米,多为7-10厘米,边缘有细锯齿,两面有气孔线;叶鞘初呈淡褐色或褐色,后呈暗褐色或暗灰褐色,宿存。雄球花圆柱形,淡红褐色,长1-1、5厘米,聚生于新枝下部成短穗状。
球果卵圆形,长3-5厘米,径3-4厘米,几无梗,向下弯垂,成熟前绿色,熟时褐色或暗褐色,后渐变呈暗灰褐色
黄山松有哪些特征?
(Huangshan pine)
(吴中伦)
学名:Pinns huangshanensis Hsia。松科,松属。
形态和用途
乔木,高达30米,胸径80厘米。在无风处树干端直。枝下高达十余米。壮龄木树冠呈塔形,老树顶部平展;在悬崖峰顶,因受强风吹袭,树冠偏斜或平截。树皮暗棕色,鳞片状剥离。枝刚直斜出。针叶2针一束,着生于稍凸起的叶枕上,硬直散立,长4~14厘米或更长一些;叶内含3~5中生树脂道;气孔器之间有明显条纹状纹孔及细胞腔。雄球花黄色,雌球花红色,单生或数枚顶生。球果圆锥状卵形,对称,长及径均为4~6厘米;果柄短,长成时向下扭转,在树上可保存2~4年;鳞盾亚棱形或多角形,横脊隆起并有纵脊数条;苞鳞小,先端钝。种子椭圆形或长圆形,端尖,黑褐色有条纹,或浅棕色有黑斑,长7~15毫米,种翅狭长。幼苗子叶8~9枚。
干形通直,材质良好,纹理直而不匀,结构中,强度中,坚实较耐久用,较马尾松木材为优,适作建筑、桥梁、家具等用材,经防腐处理后可做枕木、坑木、木桩等。立木可采割松脂。生长持续时间长,能培育大径材,是华东、华中海拔较高山地的绿化和用材树种。
地理分布和生物学特性
自然分布区范围为北纬25°~31°、东经109°~120°,垂直分布自海拔500米到1800米,包括长江中下游及福建、贵州省的1000米以上的中高山区。
黄山松抗风能力极强。在孤峰岭脊,风速达到40米/秒,其他木本植物都不易生存的地方,黄山松仍然能够生长。极喜光,即使幼树也不耐庇荫。林木的自然稀疏及自然整枝强烈。喜生于气候凉润、空气相对湿度大的山区,能忍受-22℃的低温。分布区最高气温一般不超过28℃,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黄山松对土壤水分要求不高,被看成耐旱树种。分布区的土壤以花岗岩、砂岩风化母质形成的沙质土壤为主,其次是山地草甸土、山地黄棕壤和山地黄壤。土壤的pH值在5左右,各层相差不大。
黄山松的针叶刚直而散开,经雨水沾湿不易粘拼成束,这是生长在云雾地区长期适应的结果。它的根系深广,菌根极发达,常聚集成束。生长速度较马尾松慢。人工林则较天然林生长迅速。
造林技术
①采种:霜降到立冬球果颜色变为黄褐色时,在30年生以上的健壮母树上采集饱满的球果。采集的球果经加热干燥处理,脱出种子,去翅除杂后干藏。100公斤球果一般出种子2.5~3公斤,种子纯度85~95%,千粒重10~12克,发芽率80~85%。②育苗:可以在固定苗圃地育苗,也可以在造林地附近采用山地育苗。山地育苗的具体做法是:选择海拔800米左右的平缓山坡,在入冬前开垦,使泥块在冬季冻散。播种前按等高线筑畦,畦面铺厚约40厘米的干燥杂草或细灌木枝条,再在草上覆一厚层泥土,然后进行烧炼。烧炼后捡除未烬干枝,整平畦面,于春分前后播种。每公顷播种量112.5公斤,撒播后用细土覆盖到不见种子,再用草覆盖。播后一个月,约70%的种子破壳出土后,在阴天或傍晚揭除盖草。揭草后5天,拔草施肥并喷0.5%波尔多液防病,此后每隔半月拔草、施肥、喷药各一次,6月底间苗。1年生苗高约18厘米,地径约0.3厘米,出圃造林。③造林:造林地宜选择土壤酸性、土层深厚、风势不很强劲的地方。如作造林先锋树种,也可栽在中高山区干旱瘠薄之处。造林地于入冬前劈山炼山,按株行距块状整地,块长宽各50厘米。于“惊蛰”到“春分”期间,选择细雨、雾天或无风阴天,用“一锄法”造林;如在晴天造林,苗根需打泥浆,栽植前需假植。造林时要注意保护苗根,做到细根及菌根不干枯脱落,可使成活率达90%以上。黄山松可以采用人工撒播造林,在春分前后将种子均匀撒播在造林地上,每公顷播种子15公斤。④抚育管理:造林后应立即封山,严禁放牧、砍柴。造林后5、6年幼林开始郁闭,8、9年出现天然整枝及林木分化现象,10年后开始抚育间伐。
主要病虫害有松栎锈病、落叶病、松黑叶蜂。
关于黄山松和黄山松鼠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暂无评论,169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