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书简介(关于茶的著名书籍)

小编
预计阅读时长 12 分钟
位置: 首页 茶叶鉴赏 正文

今天给各位分享茶之书简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关于茶的著名书籍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茶之书》讲述了什么内容,为何喜欢喝茶的人都爱看呢?

《茶之书》讲述的内容

茶道,是在日常污染之间,因由对美的倾慕而建立起来的心灵仪式。茶道教人纯净和谐,理解互爱奥义,并从秩序中挖掘出浪漫的情怀。它是一种温柔的尝试,试图在我们所知的生命无穷尽的不可能中,来成就那些微小的可能,因而本质上是对不完美的崇拜。

图1

《茶之书》主要内容简介:茶文化体现了东方文化的深层精髓。茶的原理不仅止于一般所言的审美主义,而且与宗教、伦理合而为一。它为我们定义了宇宙的均衡比例,让所有信奉茶道的人们成为懂风情、有品位的精神贵族,体现了东方美学思想的真实内蕴。

喜欢喝茶的人都爱看《茶之书》的原因

在日本,茶道成为了一种“唯美的信仰”,它代表着一种在“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寻求完美可能的温柔尝试”,是对“残缺美”的崇拜,是让人们在庸碌俗物中寻找和体验美的启示。第一章的题目《人情隐于碗》,直白明确地道出了茶道代表的人生观。所以喝茶的人喜欢看。

图2

即人生是不完美的,是亦庄亦谐、祸福相依的,是追求完美的过程:“在日本人的观念里,若有人无法领会亦庄亦谐、祸福相依的人生意味,会被认为是‘无有茶气’。反之,对人世间的疾苦视若无睹,恣意妄为、放浪形骸者,便被称为‘茶气过盛’。”

茶道之哲学精神

茶之哲学,并非像我们通常对此理解的那般仅是一种唯美的趣味,它同时融合伦理与宗教,表达了我们对于人类与自然的全部见解。茶是保健学,因为它强调洁净;茶是经济学,因为它显示了朴素中的舒适而非繁复昂贵的乐趣;茶是精神的几何学,因为它定义了我们对于宇宙自然的分寸感。它使它的信仰者成为精神上的贵族,故而代表了东方民主的精髓。这也是喜欢喝茶的人看《茶之书》的原因之一。

图3

依茶道之精神,茶的品鉴亦讲求真心喜爱,而非人云亦云。冈仓天心以“伯牙驯琴”的事例,来表达品鉴时应有的心境,即与艺术互谦互让的精神,而非进行自我展现的傲慢和虚荣。“艺术的价值取决于我们的领受程度”,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那独一无二的个性限定了我们的理解能力。

图4

宇宙之大,但我们所见的终究都是我们自身的形象——我们特有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对食物的感知方式。茶人们,也只是基于各自的鉴赏能力来谨慎地收藏物品。”能够突破凡俗的论调、不迎合地忠于自己的审美,才是审美的最高境界。反观当下许多以品牌论优劣、以价格论物之贵贱的商家和顾客,实在使人醍醐灌顶。这也是喜欢喝茶的人爱看《茶之书》的原因。

《茶之书》讲的什么茶?

本质上,茶道是一种对“残缺”的崇拜,是在我们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为了成就某种可能的完美,所进行的温柔试探。

日本人从居家摆设到生活习惯,衣裳服饰到烹调饮食,还有瓷器、陶器、绘画,甚至最地道的日本文学,无一不受茶道的影响。有心深入日本文化的人,绝对会察觉茶道无所不在。它既居身贵妇深闺的典雅风范,也进出寻常百姓之家。它让庄稼田夫通晓花草摆设,也让粗工鄙人领略山水造景。的确,局外人多半不懂我们为何要如此无事生风。他会说:这根本是个茶“碗”风暴嘛!然而,人生的喜乐毕竟只有那么小小一“碗”,很快就会满溢出来;对永恒的无尽渴求,又多么使我们不意将其喝干饮尽。只要一这么想,就实在不用责怪吾人,要在一碗茶上大做文章。

欧洲人一直到地理大发现时代,才开始对处于世界另一边的东方,有了较深的认识。16世纪末年,荷兰人把如下的消息带回了欧洲:东方农民们所喝的饮料,是采取树上的叶子泡制而成的。在1610年,荷属东印度公司的船,首度将茶叶带进了欧洲。1636年,它来到法国;1638年,足迹踏上了俄罗斯;1650年,英国终于迎来了这款“受到所有医生认可,来自中国的绝佳风味,中国人自己称它为茶,其他国家叫它Tay,也就是Tea”的饮料。

18世纪前半时,伦敦的咖啡馆实际上已经成了茶馆,更是像艾迪逊与史提勒这般文人雅士,在“茶碟”上休闲度日的去处。不用多久,茶也普及成为生活必需品,也就是说,可以向它征税了。提到这件事,便可联想到茶是如何左右现代史的发展:美洲殖民地之所以忍无可忍,决定向英国揭竿起义,正是由于后者对茶叶课以重税所致。民众将茶叶货柜推落波士顿湾底以示抗议,更被视为美国独立的开端。

《茶之书TheBookofTea》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茶之书》([日] 冈仓天心)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

提取码:7l4u

书名:茶之书

作者:[日] 冈仓天心

译者:吕灵芝

豆瓣评分:8.1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9-5-1

页数:144

内容简介:从一种饮品谈到一种生活仪式,再到茶道的衍生艺术;从各历史时期不同的饮茶方式到伟大茶人的品性展现,冈仓天心完整演绎了从茶到美、进而至于道的艺术升维过程,用芥子纳须弥的气魄让我们从一碗清饮之中品尝到人类审美历程的精髓。

当代《茶经》,日本版《美的历程》,东方驯化西方的代表性文本。本译典雅通透,诗意盎然,如茶一般韵味深长。随文附有六十余张日本建筑、茶道演示、古画等珍贵插图,与文字相得益彰。精装典藏版。

【编辑推荐】

经典意义上的茶道,并非当下塑料感强的茶文化,而是集宗教、绘画、书法、插画、陶器、建筑等多种艺术为一体的整全的审美体系。从“茶”到“道”,其中蕴含着一代代艺术家、文士和哲人对生命、审美、社会仪式和自然秩序的思考,是美学理想与生活态度的高度凝练与集中体现。这就是冈仓天心凭其敏锐的天赋、渊博的知识与诗人的情怀,在《茶之书》中向我们表达的思想。1906年作者以英文写成,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已有十八个日文译本、十二个中文译本。真正的经典,译本自不嫌多,而本译用诗性的语言,把茶道的整全审美感准确而充分地传达了出来,可以期待,在众译本中将会脱颖而出。

【专家点评】

冈仓天心对茶室的阐释,完全超越了建筑学的意义;对艺术鉴赏的惊魂一刻的传神写意,足以令人击节而叹;对花的顶礼膜拜,委实令人类无度膨胀的欲望之魔羞愧地无地自容。最后,《茶之书》选择了茶道大师千利休的死来结束全文,犹如滔天巨浪在翻腾瞬间的戛然而止,在精神激烈碰撞的最高点上,一切都停息了。

——冈仓天心研究专家、福建师范大学教授 蔡春华

《茶之书》,是使日本文化走向世界的书,能让日本人以及东方人认识自己的文化。

——日本文化观察家 李长声

《茶之书》让我认识到了建筑艺术中的空间的重要性,揭示了日本建筑迥然有别于西洋建筑的、注重建筑物与自然的交融的独特性,这对我的建筑理念有着深刻的启示。

——美国建筑大师 法兰克·罗伊德·拉伊特。

作者简介:冈仓天心(おかくら てんしん 1863—1913),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美术家、思想家。八岁开始跟着移居日本的美国人学习英语,九岁拜神奈川长延寺的住持学习汉文,十四岁进入开成学校(后改名东京大学)专修英语,十九岁获得学术学位。毕业后进入日本文部省工作,1884年至1888年期间开始日本古寺调查,打开了拉隆寺尘封百年的观音像,日本古典美术深深震撼了他,自此立志将一生奉献给美术事业。1889年出任帝国博物馆美术部部长,1890年出任东京美术学校校长。1898年后两职同时被免,又创办了日本美术院及《日本美术》。1901年受政府委派考察印度,1904年受聘于波士顿美术馆,之后常年往返于美国和日本之间。1913年逝世。1983年前后,日本平凡社出版《冈仓天心全集》,包含著作、评论、演讲、日记、旅行日志、书信、笔记、年谱等共9卷,较为完整地反映其一生著述。

茶之书简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关于茶的著名书籍、茶之书简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怎么给朋友送奶茶卡(怎么送好友奶茶卡)
« 上一篇 2022-12-10
中国名茶图谱介绍(中国名茶图谱介绍词)
下一篇 » 2022-12-10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210人围观

搜索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