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类知识试卷(茶知识考试题)

小编
预计阅读时长 40 分钟
位置: 首页 茶叶品类 正文

今天给各位分享茶类知识试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茶知识考试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茶叶的基本知识大全

六大茶类基本知识如下:

1、红茶,以冲泡后的茶汤和叶色都为红色得名。

2、绿茶,是中国的第一大茶类。

3、白茶,是中国传统名茶,属于轻微发酵茶。

4、黑茶,成品茶呈现黑色,属于后发酵茶。

5、黄茶,属于轻微发酵茶。

6、青茶,属于半发酵茶,其别名为乌龙茶。

部分茶类的介绍

1、绿茶红茶

六大茶类中包括红茶和绿茶,其中红茶是中国的第二大茶类,以冲泡后的茶汤和叶色都为红色得名,要经过发酵等工艺制作而成,主要品种有祁门红茶等,而绿茶是中国的第一大茶类,其茶汤和叶色都为绿色,不经过发酵。

2、白茶黑茶

六大茶类中包括白茶和黑茶,其中白茶是中国传统名茶,属于轻微发酵茶,在制作过程中不经过杀青或者揉捻,只经过晒青和干燥,而黑茶的成品茶呈现黑色,属于后发酵茶,主要产地在我国的湖南、陕西、安徽等地方。

3、黄茶青茶

六大茶类中包含黄茶和青茶,其中黄茶属于轻微发酵茶,主要品种有君山银针、霍山黄芽、雅安黄茶等,而青茶属于半发酵茶,其别名为乌龙茶,是经过采摘、摇青、炒青、揉捻以及烘焙等工艺制作而成的。

茶文化知识趣味问答试题(2)

51、什么是红茶?其品质特征是什么?代表性品名有哪些?

答:通过萎凋、揉捻、充分发酵、干燥等基本工艺程序生产的茶叶叫红茶。其品质特点:红叶、红汤、红叶底。其代表品种有:福建武夷山的正山小种红茶,安徽祁门工夫红茶,云南工夫红茶,广东英德红茶。

52、什么是青茶?其品质特征是什么?代表性品名有哪些?

答:青茶又名乌龙茶,属半发酵茶类。品质特征是:干茶色泽青褐,汤色红黄、滋味浓醇,有“绿叶红镶边,三红七绿”的明显特征。其代表品种有闽南铁观音,闽北武夷岩茶、广东凤凰单枞、台湾冻顶乌龙。

53、什么是黄茶?其品质特征是什么?代表性品名有哪些?

答:是经过轻微的发酵,在制茶的过程中增加了渥堆闷黄这道独特的工艺程序而制作的茶称黄茶,其品质特点是:色黄、汤黄、叶底黄,香味清悦醇和。其代表性品种:湖南君山银针,四川雅安的蒙顶黄芽以及安徽霍山黄芽,浙江温州的平阳黄汤等。

54、什么是白茶?其品质特征是什么?代表性品名有哪些?

答:经过不揉不捻的轻微发酵茶,以选择芽叶表面长满白茸毛的茶树品种为原料,经过萎凋、干燥(晒干或烘干)两道工艺程序精制而成的茶称白茶。其品质特点为:汤色清淡明亮、滋味鲜醇清爽。其代表性的品种有:福建的白毫银针、白牡丹等。

55、什么是黑茶?其品质特征是什么?代表性品名有哪些?

答:经过杀青、揉捻、干燥、渥堆发酵、再干燥等工艺程序生产的茶,因其渥堆发酵时间长,成品茶色泽呈油黑色或黑褐色,故名黑茶。黑茶的品质特点:“红、浓、醇、陈”。代表性品名有:湖南黑砖、花砖、茯砖、湖北老青茶、四川康砖、广西六堡茶等。

56、中国绿茶的经济地位如何?

答:绿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中历史最悠久,品种最丰富、产量最高、消费面最广的茶类。目前的产量占全国茶叶总产量将近80%。

57、近年,据著名教授齐国力介绍,国际医药卫生专家会议已认定六种保健食品是什么?以什么为冠?

答:绿茶、红葡萄酒、豆浆、酸奶、骨头汤和蘑菇汤,以绿茶为冠。

58、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名茶有那些?

答: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蜂;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铁观音;祁门红茶;都匀毛尖。

59、西湖龙井的产地及品质特征是什么?

答:产于浙江杭州西湖地区,茶叶为扁形,叶细嫩,条形整齐,宽度一致,为绿黄色,手感光滑,一芽一叶或二叶;芽长于叶,一般长3厘米以下,芽叶均匀成朵。

60、碧螺春的产地及品质特征是什么? 答:产于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银芽显露,一芽一叶,茶叶总长度为1.5厘米,每500克有5.8万~7万个芽头,芽为白豪卷曲形,叶为卷曲清绿色,叶底幼嫩,均匀明亮。

61、黄山毛峰的产地及品质特征是什么?

答:产于安徽歙县黄山。其外形细嫩稍卷曲,芽肥壮、匀齐,有锋毫,形状有点像“雀舌”,叶呈金黄色;色泽嫩绿油润,香气清鲜,水色清澈、杏黄、明亮,味醇厚、回甘,叶底芽叶成朵,厚实鲜艳。。

62、六安瓜片的产地及品质特征是什么?

答:产于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其外形平展,每一片不带芽和茎梗,叶呈绿色光润,微向上重叠,形似瓜子,内质香气清高,水色碧绿,滋味回甜,叶底厚实明亮。

63、君山银针的产地及品质特征是什么?

答:产于湖南岳阳君山。由未展开的肥嫩芽头制成,芽头肥壮挺直、匀齐,满披茸毛,色泽金黄光亮,香气清鲜,茶色浅黄,味甜爽。

64、信阳毛尖的产地及品质特征是什么?

答:产于河南信阳车云山。其外形条索紧细、圆、光、直,银绿隐翠,内质香气新鲜,叶底嫩绿匀整,清黑色,一般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

65、武夷岩茶的产地及品质特征是什么?

答:产于福建崇安县。外形条索肥壮、紧结、匀整,带扭曲条形,俗称“晴蜒头”,叶背起蛙皮状砂粒,俗称“蛤蟆背”,内质香气馥郁、隽永,滋味醇厚回苦,润滑爽口,汤色橙黄,清澈艳丽,叶底匀亮,边缘朱红或起红点,中央叶肉黄绿色,叶脉浅黄色,耐泡6~8次以上。

66、铁观音的产地及品质特征是什么?

答:产于福建安溪县。叶体沉重如铁,形美如观音,多呈螺旋形,色泽砂绿,光润,绿蒂,具有天然兰花香,汤色清澈金黄,味醇厚甜美,入口微苦,立即转甜,耐冲泡,叶底开展,青绿红边,肥厚明亮,每颗茶都带茶枝。

67、祁门红茶的产地及品质特征是什么?

答:产于安徽祁门县。茶颜色为棕红色,味道浓厚,强烈醇和、鲜爽。

68、茶叶按产茶季节可分为那几类?

答:春茶、夏茶、秋茶、冬茶。

69、什么是春茶?

答:春茶又名头帮茶或头水茶,为 清明 至 小满 期间(3月上旬至5月底)所采的茶。

70、什么是夏茶?

答:夏茶又称二帮茶或二水茶,为 夏至 至 立秋 期间(5月下旬至六月底)所采的茶。

71、什么是秋茶?

答:秋又称三番茶或三水茶,为立秋以后所采制的茶。

72、什么是明前茶、雨前茶?

答:明前茶是指 清明节 前所采制的茶;雨前茶是指 谷雨 节前所采制的茶。

73、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柳亚子先生给毛泽东主席写过“云天倘许同忧国,粤海难忘共品茶”的诗名,毛泽东主席和柳亚子先生一诗的首句是什么?

答: 饮茶 粤海未能忘,索句渝洲叶正黄。

74、周恩来曾把“中华烟、茅台酒和什么产品”作为接待国宾的三个珍品?

答:龙井茶。

75、碧螺春的名字是如何来的?

答:碧螺春原名“吓煞人香”。康熙皇帝南巡品饮后认为茶为极品,但其名不雅,改为“碧螺春”。

76、乌龙茶品饮要领分哪几步?

答:讲究热饮。第一步先闻其香,再试其味;第二步徐徐咀爵而体贴之;第三步释躁平矜,怡情沉性。

77、普洱茶的产地、特征是什么?

答:普洱茶产于云南,属黑茶类,是以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醇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分生普洱和熟普洱两大类。

78、大红袍的母树有几棵?

答:大红袍母树有6棵,生长在武夷山凤景区内九龙窠的悬崖峭壁上。树龄至少已有360年。

79、再加工茶主要有哪些?

答:花茶、紧压茶、果味茶、保健茶、饮料茶。

80、在遵义举办的贵州省首届茶文化节上评出了贵州十大名茶,分别是?

答:都匀毛尖、羊艾毛峰、贵定云雾贡茶、遵义毛峰、湄江翠片、湄潭翠芽、雀舌报春、东坡毛尖、瀑布毛峰、凤冈锌硒绿茶。

81、冲泡茶叶的 方法 有哪三种?

答:上投法、中投法、下投法。

82、什么是“上投法”?

答:“上投法”即先在洁净的玻璃杯中注入七分杯的开水,水温在75℃-85℃,然后用茶匙取茶3克投入杯中,芽叶即会以不同的优美姿态下沉。此法实用于条索紧密的卷典型名优绿茶。

83、什么是“中投法”?

答:“中投法”是指先在洁净的玻璃杯中投入3克左右的干茶,然后注入约1/3容量的开水,水温85℃-90℃,并轻轻摇动后静置1-2分钟,待干茶吸水伸展开后,再用凤凰三点头手法冲入至八分杯。此法用于外型比较松展或有鱼叶保护的名优绿茶。

84、什么是“下投法”?

答:“下投法”是指先在洁净的玻璃杯中投入3克干茶,然后直接冲水至七分杯,水温90℃-95℃。这种泡法,因茶先入杯,在冲水时茶叶随水浪上下翻腾,徘徊飘舞,宛如绿玉翻飞非常美观。

85、绿茶冲泡用什么茶具最好?水温多少度合适?

答:玻璃杯,水温80―95℃为宜。

86、铁观音的冲泡选用什么茶具最好?

答:紫砂壶或白瓷杯。

87、喝茶有哪两大类型?

答:一是清饮;二是混饮。

88、什么是清饮法?

答:清饮是指在冲泡或煎煮茶叶时,不添加任何其他的辅料,闻的是茶的本香,品的是茶的原味,感受的是茶独特的韵味。例如冲泡“西湖龙井”、“凤冈锌西硒绿茶”等。

89、什么是混饮法?

答:混饮是指在饮茶时,根据自己的 兴趣 爱好 在茶中加入自己喜爱的辅料调出适合自己口味的茶。如在茶中加糖、加盐、加奶、加香料、加芝麻、加中草药等。

90、品茶的三种境界是什么?

答:品茶的三种境界是得味、得韵和得道。 91、什么是“得味”?

答:得味是指在饮茶时注重茶的理化性质,从茶的色、香、味,品出茶的类别、品种、新陈、优劣。

看了茶文化知识趣味问答试题的人还看:

1. 中国茶文化知识大全

2. 中国茶文化知识简介

3. 茶文化知识

4. 茶文化知识手抄报内容

5. 茶文化基础知识

八大茶类基本知识

1、绿茶是未经发酵直接干燥与炒制的茶叶,在中国有着多年的栽培和饮用的历史。绿茶性质寒凉,保留了茶叶中大部分的营养物质,其汤色青绿带黄,香气清新甘爽,回味悠长。2、花茶是我国独有的一种茶类型,又叫香花茶和香片,制作时需要用茶叶与带有香气的鲜花混合搅拌,使茶叶带有花香。冲泡后的花茶颜色浅黄,较为明亮,香气扑鼻,具有甘香润泽的口感。3、红茶是经过充分发酵后制成的茶叶,主要的制作工艺为凋零、揉捻、发酵和干燥,茶叶中的茶多酚经过长时间的发酵后已经挥发掉大半,形成了对人体有益的茶青素和茶红素,更有利身体健康。4、乌龙茶又叫青茶,属于半发酵茶,其中及带有绿茶的清新之气,也带有红茶的香浓滋味,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性质较为温和,饮用后口齿留香,回味绵长,一年四季均适合饮用。5、紧压茶是为了方便长时间的运输和保存而制成的茶叶,紧压茶的形式一般为茶砖和茶饼等。紧压茶一般是由黑茶和红茶制成,销往内蒙和西藏等地,方便牧民携带饮用,制成当地有名的奶茶。6、白茶是的干茶为白色或者清白色,上方一般会布满白毫,白茶中最著名的品种为银针白毫,加工方式较为简单,不经过炒制和发酵,而是直接让其自然凋零,并充分烘干。7、黄茶的特点是叶片和汤色均为黄色,部分叶芽发黄的茶叶也被称之为黄茶,黄茶是中国的特产,属于轻发酵的茶叶种类,其制作过程与绿茶类似,不过增加了闷黄的步骤,使加工出来的茶叶微微泛黄。8、喝茶是经绿毛茶蒸熟压制而成的茶叶品种,主要的生产地区为四川,成品的黑茶颜色为黑色,因此而得名。与红茶类似,黑茶属于全发酵的茶叶,利用微生物的力量发酵茶叶,发酵时间较长。

茶叶基础知识

茶叶基础知识

茶叶基础知识,茶叶的种类是有很多的,在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喝茶,但是茶文化在我国是博大精深的,想要知道什么茶叶好喝就要先了解茶叶的一些信息,下面分享茶叶基础知识。

茶叶基础知识1

中国茶叶:分为根本茶类与再加工茶类。

根本茶类: 按工艺、茶树品种差别而分为(绿、红、白、黄、黑、青)。

绿茶:基本工艺流程:鲜叶杀青--揉捻--干燥 。

1、炒青绿茶:长炒青--眉茶(炒青、特珍、珍眉、风眉、秀眉、贡熙等)

圆炒青--珠茶(珠茶、雨茶、秀眉)

细嫩炒青(龙井、大方、碧螺春、雨花、松针等)

2、烘青绿茶:平凡烘青(闽烘青、浙烘青等)

细嫩烘青(黄山毛峰、平静猴魁、高桥银峰等)

3、晒青绿茶:(滇青、川青、陕青等)

4、蒸青绿茶:(煎茶、玉露等)

红茶:基本工艺流程:鲜叶经萎凋--揉捻(揉切)--发酵--干燥。

1、小种红茶:(正山小种、烟小种等)

2、光阴红茶:(滇红、祁红、川红等)

3、红碎茶 :(叶茶、碎茶、片茶、末茶)

青茶:基本工艺流程:晒青--晾青--播青--杀青--揉捻--干燥。

1、闽北乌龙:(武夷岩茶、水仙、大红袍、肉桂等)

2、闽南乌龙:(铁观音、奇兰、黄金桂)

3、广东乌龙:(凤凰单枞、凤凰水仙等)

4、台湾乌龙:(冻顶乌龙、包种等)

白茶:基本工艺流程:晾晒--干燥。

1、 白芽茶:(白毫银针等)

2、 白叶茶:(白牡丹、供眉等)

黄茶:基本工艺流程:杀青--揉捻--闷黄--干燥。

1、 黄芽茶:(君山银针、蒙顶黄芽等)

2、 黄小茶:(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温州黄汤等)

3、 黄大茶:(霍山黄大茶、广东大叶青等)

黑茶:基本工艺流程:杀青--揉捻--渥堆--干燥。

1、 湖南黑茶:(安化黑茶等)

2、 湖北黑茶:(蒲圻老青茶、茯茶等)

3、 四川边茶:(南路边茶、西路边茶等)

4、 滇桂黑茶:(普洱茶、广西六堡茶等)(普洱制作根本工艺差异于一样平常黑茶尺度)

再加工茶类:以六大茶类作为根本质料再加工而成。

1、 花茶:以六大茶类为底子加以各种鲜花窨制而成:(茉莉花茶、珠兰花茶、玫瑰花茶等)

2、 紧压茶:以六大很茶类为底子加以百般模具压抑而成:(各种砖茶、各种饼茶、各种沱茶、元宝形、铜钱型等等)

3、萃取茶:以六大茶类为底子加以茶汁浓缩而成:(速溶茶)

茶叶基础知识2

中国茶叶基本知识有哪些

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树最早出现于我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西双版纳地区。但是有部分学者认为茶树的原产地在印度,理由是印度有野生茶树,而中国没有。但他们不知中国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而且还有“茶树王”。

中国茶叶基本知识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药学专著,自战国时代 写起,成书于西汉年间。这部书以传说的形式,搜集自远古以来,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药物知识,其中有这样的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据考证:这里的荼是指古代的茶,大意是说,远在上古时代,传说中的炎帝,亲口尝过百草,以便从中发现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植物,竟然一天之内多次中毒。但由于服用茶叶而得救。这虽然是传说,带有明显的夸张成份,但也可从中得知,人类利用茶叶,可能是从药用开始的。

据考察,“茶”字最早出现在《百声大师碑》和《怀晖碑》中,时间大约在唐朝中期,公元806年到公元820年前后,在此之前,“茶”是用多义字“荼”表示的。

“茶”字的基本意义是“苦菜”,上古时期人们对茶还缺乏认识,仅仅根据它的味道,把它归于苦菜一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当人们认识到它与一般苦菜的区别及其特殊功能时,单独表示它的新字也就产生了。

茶与粮食,占有同等重要的位置。可是,“由于气候等原因,当地并不产茶,官府为了增强控制少数民族的力量,对茶叶的供给采取限量,直接分配的办法,以求达到“以茶治边”的目的。

与此同时,官府不仅控制茶叶的供应,而且,以少量的茶,交换多数的战马,给兄弟民族带来沉重的负担,这就是历史上的“茶马互市”。

茶叶作为一种饮料,从唐朝开始,流传到我国西北各个少数民族地区,成为当地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了茶这种植物,最先利用了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

如我国史籍所载,在未知饮茶前,“古人夏则饮水,冬则饮汤”,恒以温汤生水解渴。以茶为饮则改变了人们喝生水的陋习,较大地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至于茶在欧美一带,被认为“无疑是东方赐予西方的'最好礼物”,“欧洲若无茶与咖啡之传入,饮酒必定更加无度”,“茶给人类的好处无法估计”,“我确信茶是人类的救主之一”,“是伟大的慰藉品”等等。

世界各国饮茶及茶的生产和贸易,除朝鲜、日本以及中亚、西亚一带是唐朝前后就从中国传入者外,其他多是16世纪以后,特别是近200年以来才传入发展起来的。

茯砖茶约在1860年前后问世,600多年前,茯茶只能够在咸阳生产。史书上有记载,加工茯茶茶叶有三个离不开,一个是离不开泾河的水,二是离不开咸阳的气候,三是离不开城阳寨的手,即天时、地利、人和。[3]

普洱茶是历史以来形成的云南特有的地方名茶。是以云南原产地的大叶种晒青茶及其再加工而成两个系列:直接再加工为成品的生普和经过人工速成发酵后再加工而成的熟普,型制上又分散茶和紧压茶两类;成品后都还持续进行着自然陈化过程,具有越陈越香的独特品质。

普洱茶是用优良品种云南大叶种的鲜叶制成,也叫作普洱散茶。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色泽乌润或褐红,俗称象猪肝色。滋味醇厚回甘,具有独特的陈香味儿,有“美容茶”之声誉。

茶文化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喜爱品茗。有的地方把 饮茶 品茗作为一种 文化 艺术享受来推广。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茶文化知识竞赛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茶文化知识竞赛题

1、茶叶冲泡程序中,“温润泡”的目的是( B )。

A、抑制香气的溢出 B、利于香气和滋味的发挥

C、减少内含物的溶出 D、保持茶壶的色泽

2、( A )的调料主要有牛奶、柠檬、蜂蜜、白兰地等。

A、调饮红茶 B、清饮红茶 C、清饮花茶 D、调饮花茶

3、调饮茶奉茶时必须每杯茶边放茶匙一个,用来( D )。

A、观看汤色 B、增加茶汤浓度 C、打捞添加物 D、调匀茶汤

4、95℃以上的水温适宜冲泡( A )茶叶。

A、普洱茶 B、龙井茶 C、六安瓜片 D、黄山毛峰

5、陆羽《茶经》指出:其水,( C )。

A、江水上,山水中,河水下 B、山水上,河水中,江水下

C、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D、泉水上,溪水中,河水下

6、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从( A )的上升是生理上需要到精神上满足的上升。

A、喝茶到品茶 B、以茶代酒

C、将茶列为开门七件事之一 D、喝茶到喝调味茶

7、茶叶中的 ( D )是抗氧化剂,具有防衰老的作用。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H D、茶多酚

8、形成绿茶汤色的主要物质是( A )

A.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 B.叶绿素 C.叶黄素 D.胡萝卜素

9、碧螺春是( A )名优绿茶的代表。

A、卷曲形 B、扁平形 C、盘花形 D、兰花形 110、泡茶时将茶汤倒在壶外壁,日久后茶壶的色泽会变得( C )。

A、暗淡无光 B、粗糙发黄 C、古雅厚润 D、暗淡发黑

11、牛奶红茶调饮冲泡法中调饮的 方法 是将( D )。

A、牛奶冲泡茶叶 B、茶与牛奶和糖一起冲泡饮用

C、茶与牛奶和糖一起煮沸 D、茶汤过滤,再加牛奶和糖

12、由于舌头各部位的味蕾对不同滋味的感受不一样,在品茶汤滋味时,应( B ),才能充分感受茶中的甜、酸、鲜、苦、涩味。

A、含在口中不要急于吞下

B、将茶汤在口中停留、与舌的各部位打转后

C、立即咽下

D、小口慢吞

13、调饮红茶的盛茶杯多采用( A )。

A、带柄带托的瓷杯 B、金属杯

C、紫砂杯 D、闻香杯

14、7572的数字75代表什么?( B )

A. 茶的级别 B.茶配方的年份 C.茶厂代码

15、乌龙茶又称?( B ) A. 绿茶 B.青茶 C.黄茶

16、下列哪种不属于乌龙茶?( C )A. 白毛猴 B.铁观音 C.西湖龙井茶

17、红茶一般有几种?( C )A.8 B.9 C.10

18、中国人习惯以茶待客,并形成了相应的饮茶礼仪。按照我国 传统文化 的习俗,无论在任何场合,敬茶与饮茶的礼仪都是不可忽视的一环。你知道敬茶的顺序吗?( A )

A、嗅茶-温壶-装茶-请茶-续茶-茶艺 B、嗅茶-温壶-请茶-装茶-续茶-茶艺

C、请茶-茶艺-嗅茶-温壶-装茶-续茶 D、嗅茶-请茶-温壶-装茶-续茶-茶艺

19、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季风气候,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季极为分明。因此,不同季节喝茶也应做相应调整,你知道绿茶,花茶,红茶,青茶分别应该什么季节饮吗?( C )

A、春饮青茶,夏饮绿茶,秋饮花茶,冬饮红茶

B、春饮红茶,夏饮绿茶,秋饮花茶,冬饮青茶

C、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

D、春饮花茶,夏饮青茶,秋饮绿茶,冬饮红茶

20、红茶的制造发源于(B) A、美国 B、中国 C、法国 D、日本

21、在冲泡的基本程序中煮水的环节讲究( A )。

A.不同茶叶品质所需水温不同 B. 不同茶叶外形所需水温不同

C.不同茶叶品种选择不同煮水器皿 D.不同茶叶品种煮水所需时间不同

22、宾客进入茶艺室,茶艺师要笑脸相迎,并致亲切问候,通过( B )和可亲的面容使宾客进门就感到心情舒畅。

A.轻松的音乐 B.美好的语言 C.热情的握手 D.严肃的礼节

23、下列选项中,( D )不符合热情周到服务的要求。

A.宾客低声交谈时,应主动回 B.仔细倾听宾客的要求,必要时向宾客复述一遍

C. 宾客谈话之时,不要侧耳细 D.宾客有事招呼时,要赶紧跑步上前询问

24、冲泡绿茶最好选用( C )进行冲泡。

A、紫砂壶 B、盖碗 C、玻璃杯 D、瓷壶

25、世界三大高香茶是( B )、印度大吉岭茶、斯里兰卡乌伐季节茶。

A、西湖龙井 B、祁门红茶 C、安溪铁 D、台湾冻顶乌龙

26、茶叶外形“白毫显露”是( C )的品质特点之一。

A、黄山毛峰 B、西湖龙井 C、碧螺春 D、铁观音

27、( D )是茶叶的一种独特功能。

A、生津止渴 B、健胃消食 C、振奋精神 D、消除电离抗辐射

28、具有“色绿、汤绿、叶绿”三绿特点的是( C )。

A、烘青绿茶 B、炒青绿茶 C、蒸青绿茶 D、晒青绿茶

29、( A )的透气性、吸水性、保温性比较好。

A、紫砂壶 B、盖碗 C、玻璃杯 D、白瓷壶

30、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书名是( D )。

A、《品茶要录》 B、《茶具图赞》 C、《榷茶》 D、《茶经》

31、乌龙茶属青茶类,为半发酵茶,其茶叶呈深绿或青褐色,茶汤呈 ( D )色。

A、绿 B、浅绿 C、黄绿 D、蜜黄

32、茶褐素是红茶的呈味物质,它的含量增多对品质不利,主要是使( C )。

A、茶汤发红,叶底暗褐 B、茶汤红亮,叶底暗褐

C、茶汤发暗,叶底暗褐 D、茶汤发黄,叶底暗褐

33、判断好茶的客观标准主要从茶叶外形的匀整、色泽、净度和内质的( D )来看。

A、汤色 B、叶底 C、品种 D、香气 滋味

34、在茶的冲泡基本程序中煮水的环节讲究( A )。

A、不同茶叶所需水温不同 B、不同茶叶产地煮水温度不同

C、根据不同的茶具选择不同煮水器皿 D、不同的茶叶加工方法所需时间不同

35、茶叶中含有( C )多种化学成分。

A、100 B、200 C、500 D、1000

36、“红茶”的英文是( B )

A. Red tea, B. Black tea, C. Oolong tea, D. Yellow tea

37、雨花茶是( C )名优绿茶的代表。

A、片形 B、扁平形 C、针形 D、卷曲形

38、江苏吴县的洞庭山是( C )的产地。

A、大方茶 B、雨花茶 C、碧螺春 D、绿牡丹

39、武夷岩茶是( A )乌龙茶的代表。

A、闽北 B、闽南 C、台南 D、台北

40、普洱茶主产于( D )省,为非压制的黑茶。

A、海南 B、湖南 C、广西 D、云南

41、“玉书煨、潮汕炉、孟臣罐、若琛杯”是( D )必备的“四宝”。

A、四川盖碗茶 B、藏族酥油茶 C、客家擂茶 D、潮汕工夫茶

42、( B )又称“三生汤”,其主要原料是茶叶、生姜、生米。

A、奶茶 B、擂茶 C、竹筒茶 D、酥油茶

43、 ( C )是侗族的饮茶习俗。

A、咸奶茶 B、竹筒茶 C、打油茶 D、酥油茶

44、“龙虎斗”是纳西族人治疗( C )的秘方。

A、骨折 B、胃病 C、感冒 D、解暑

45、冲泡杭白菊和枸配绿茶的配料茶,冲泡的水温以( C )为宜。

A、30℃ B、50℃ C、80℃ D、100℃

46、古代文人茶艺的精神是追求“精( D )清和”。

A、真 B、廉 C、美 D、俭

47、红茶类属于全发酵茶类,茶叶颜色深褐油亮,茶汤色泽( B )。

A、橙色 B、红亮 C、紫红 D、黄色

48、茶艺演示过程中,茶叶冲泡基本程序是:备器、煮水、备茶、温壶(杯)、置茶、( C )、奉茶、收具。

A、高冲水 B、洗杯 C、冲泡 D、淋壶

49、科学地泡好一杯茶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D )。

A、茶具、茶叶品种、温壶 B、置茶、温壶、冲泡

C、茶具、壶温、浸泡时间 D、茶叶用量、水温、浸泡时间

50、茶叶中的涩味物质主要是( C )

A.蛋白质 B.粗纤维素 C.茶多酚 D.氨基酸

下一页更多有关“茶文化知识竞赛题及答案”的内容

茶类知识试卷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茶知识考试题、茶类知识试卷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茶叶售卖网站(茶叶售卖平台)
« 上一篇 2022-12-13
名茶品质鉴赏方法(鉴别茶叶品质的方法)
下一篇 » 2022-12-13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233人围观

搜索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