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系列产品(茶叶系列产品包装设计图片)

小编
预计阅读时长 15 分钟
位置: 首页 茶叶品类 正文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茶叶的系列产品,以及茶叶系列产品包装设计图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最详细茶叶大全 茶叶种类介绍

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体健康。茶叶饮品-茶被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深受人们的喜爱。那么茶叶种类众多,都要哪些分类呢?接下来我为大家分享一下 茶叶大全 。

茶叶大全

一、 茶叶的分类

1、以色泽(或制作工艺)分类:

茶类名 制作特色 代表产品

绿茶 不发酵的茶 龙井茶,碧螺春

青茶 半发酵的茶 武夷岩茶、铁观音,文山包种茶、冻顶乌龙茶

黄茶 微发酵的茶 君山银针

白茶 轻度发酵的茶 白牡丹,白毫银针,安吉白茶

红茶 全发酵的茶 祁门经茶、荔枝红茶、正山小种

黑茶 后发酵的茶 六堡茶,普洱茶

2、以季节分:

(1)春茶:是指当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采制的茶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分,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养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不使春茶滋味鲜活且香气宜人,富有保健作用。

(2)夏茶:是指6月初采制的茶叶夏季天气炎热,茶树新的梢芽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特别是氨基酸等的减少使得茶汤滋味、香气不如春茶强烈,由于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多,不但使紫色芽叶增加色泽不一,而且滋味较为苦涩。

(3)秋茶:就是8月中旬以后采制的茶叶。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二季生长、新梢芽内含物质相对减少,叶片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发黄,滋味和香气显得比较平和。

(4)冬茶:大约在10月下旬开始采制。冬茶是在秋茶采完后,气候逐渐转冷后生长的。因冬茶新梢芽生长缓慢,内含物逐渐增加,所以滋味醇厚,香气浓烈。

3、按其生长环境来分:

(1)平地茶:茶芽叶较小,叶底坚薄,叶张平展,叶色黄绿欠光润。加工后的茶叶条索较细瘦,骨身轻,香气低,滋味淡。

(2)高山茶:由于环境适合茶树喜温、喜湿、耐阴的习性,故有出好茶的说法。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造成了高山环境的独特特点,从气温、降雨量、湿度、土壤到山上生长的树木,这些环境对茶树以及茶芽的生长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高山茶与平地茶相比,高山茶芽叶肥硕,颜色绿、茸毛多。加工后的茶叶,条索紧结、肥硕。白毫显露,香气浓且耐冲泡。

基本特色:

我国所产的茶叶分红、绿、青(乌龙)、黄、黑、白六大类。

1、绿茶:绿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的特点。

2、红茶:红茶与绿茶恰恰相反,是一种全发酵的茶(发酵度大于80%),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

3、黑茶:黑茶原来主要销往边区,像云南的普洱茶就是一种。普洱茶是在已经制好的绿茶上浇上水,再经过发酵制成的。普洱茶具有降脂、减肥和降血压的功效,在东南亚和日本很普及。不过真要说减肥,效果最显著的还是乌龙茶。

4、乌龙茶:也就是青茶,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乌龙茶在六大类茶中工艺最复杂费时,泡法也最讲究,所以喝乌龙茶也被人称为工夫茶。

5、黄茶:著名的君山银针茶就属于黄茶,黄茶的制法有点像绿茶,不过中间需要闷黄三天。

6、白茶:白茶则基本上就是靠日晒制成的。白茶和黄茶的外形、香气和滋味都较好。

将上述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综合起来,中国茶可则可分为:

1、 基本茶类:

(1)绿茶:这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首位。绿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等特点。其制作工艺都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的过程。由于加工时干燥的方法不同,绿茶又可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青绿茶。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人国18个产茶省(区)都生产绿茶。我国绿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首位,每年出口数万吨,占世界茶叶市场绿茶贸易量的70% 左右 。我国传统绿茶——眉茶和珠茶,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2)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加工方法不同。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且萎凋时使鲜叶失去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成条或切成颗粒),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红叶。红茶主要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大类。

(3)青茶:属半发酵茶,即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它既有绿茶的鲜浓,又有红茶的甜醇。因其叶片中间为绿色,叶缘呈红色,故有“绿叶红镶边”之称。

(4)白茶:是我国的特产。它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背满茸毛的茶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市,有“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几种。

(5)黄茶:在制茶过程中,经过闷堆渥黄,因而形成黄叶、黄汤。分“黄芽茶”(包括湖南洞庭湖君山银芽、四川雅安、名山县的蒙顶黄芽、安徽霍山霍内芽)、“黄小芽”(包括湖南岳阳的北港、湖南宁乡的沩山毛尖、浙江平阳的平阳黄汤、湖北远安的鹿苑)、“黄大茶”(包括安徽的霍山黄芽)三类。

(6)黑茶: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是藏、蒙、维吾尔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广西六堡茶”,四川的“西路边茶”、“南路边长”,云南的“紧茶”、“扁茶”、“方茶”、“圆茶”等品种。

2、再加工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再加工而成的称为再加工茶,包括花茶、紧压茶,液体茶、速溶茶及药用茶等。

3、 药茶:将药物与茶叶配伍,制成药茶,以发挥和加强药物的功效,利于药物的溶解,增加香气,调和药味。这种茶的种类很多,如“午时茶”“姜散茶”“益寿茶”“减肥茶”等。

4、 花茶:它是用花香增加茶香的一种产品,在我国很受喜欢。一般是用绿茶做茶坯,少数也有用红茶或乌龙茶做茶坯的。它根据茶叶容易吸收异味的特点,以香花以窨料加工而成的。所用的花的品种有茉莉花、桂花等好几种,以茉莉花最多。

我结语: 茶叶大全 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从世界上来看,在以上类茶中,红茶的数量最大,其次是绿茶,最少是白茶。

中国都有什么有名的茶叶吗

名茶如下:

一、西湖龙井(绿茶)

西湖龙井属绿茶,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并因此得名,具有1200多年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唐代,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

龙井按外形和内质的优次分作1~8级。特级西湖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是人、自然、文化三者的完美结晶,是西湖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龙井茶的功效中较为显著的一点即清热、利尿。素有“绿茶皇后”之称。

二、君山银针(黄茶)

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形细如针,故名君山银针,雅称“金镶玉”,原名白鹤茶,属于黄茶。是中国名茶之一。

君山茶历史悠久,唐代就已生产、出名。据说文成公主出嫁时就选带了君山银针茶带入,清朝时被列为“贡茶”。早在1956年8月,就在莱比锡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

1、庐山云雾茶是汉族传统名茶,是中国名茶系列之一,属于绿茶中的一种。最早是一种野生茶,后东林寺名僧慧远将野生茶改造为家生茶。始于汉朝,宋代列为“贡茶”。

2、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已有1000多年历史。碧螺春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

3、金骏眉茶,属于红茶中正山小种的分支,原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桐木村。由正山小种红茶第二十四代传承人江元勋带领团队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创新融合于2005年研制出的新品种红茶。

4、龙井茶,浙江省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特级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

5、铁观音茶,中国传统名茶,属于青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原产于福建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发现于1723—1735年。“铁观音”既是茶名,也是茶树品种名。

茶叶分哪几系列的茶,分别包括那些?

我们国家的茶分为了六大类,有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和黑茶。

第一种绿茶。绿茶的工艺在新鲜的茶叶叶采摘后迅速地用高温杀灭其中酶等物质,抑制住茶多酚氧化(也就是不发酵茶)。据说选购绿茶的时候要注意看茶叶的鲜嫩度、整碎程度、紧实度以及色泽。

第二种白茶。白茶据说是茶里面制作最简单的一种。跑出来的茶水比较清,不像其他茶叶那般浓,需要泡很久之后,才会有较深的黄色。

第三种黄茶。黄茶就好像是炒白菜的时候,把它炒黄炒干了。不知道形容的正不正确。  

第四种是青茶。也就是乌龙茶,乌龙茶比较容易散发出香气,要用煮沸的水去泡,而且泡乌龙茶有一定的讲究,不然也不会叫功夫茶了。  

第五种红茶。红茶的工艺要经过萎凋、揉捻、发酵。红茶泡出来的茶水显现红色。因为红茶在干燥的制作过程中,由于水分的散失,茶叶表面的茶色素会变得很深。

第六种黑茶。黑茶从字面上的意义应该就是颜色比较深了,不知道工艺是否会比较复杂。

希望以上对你有所帮助,我对茶不是很专业,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

关于茶叶的系列产品和茶叶系列产品包装设计图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茶叶加香精怎么看出来(茶叶加香精怎样识别视频)
« 上一篇 2023-03-23
茶叶大全图片(茶叶大全图片大全名字大全种类)
下一篇 » 2023-03-23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146人围观

搜索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