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种植规格(茶叶种植规格及要求)

小编
预计阅读时长 14 分钟
位置: 首页 茶叶品类 正文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茶叶种植规格,以及茶叶种植规格及要求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茶叶树怎么种植?什么节气种?间距多少?

茶叶树种植技术要点

(一)品种选择:选用高产抗病、适制性好、制优率高的茶树优良品种,集中连片30~50亩以上茶园早中晚熟品种应各占1/3为宜,为确保移栽成活率,茶苗出圃后,茶苗根系应沾黄泥浆。

(二)茶苗规格:无茶根结线虫、茶根蚧、茶饼病、根癌病等危险性病虫。基本标准:苗高达500px以上,茎粗1.8mm以上,茎杆变硬,三分之二以上红棕色。一年生苗最低标准:苗高300px以上。着叶数4片以上。

(三)起苗出圃:起苗前,先灌水浸透苗床。多带土,匆伤根系,苗木太高可适当定剪,并挑除异种杂株、病虫株。

(四)种植时期:一般以幼苗休萌期为宜。春栽以立春至惊蛰为好,秋栽以寒露、霜降前后的小阳春气候为好。尽可能选择阴天或雨后进行种植,以利成活。

(五)种植规格(方式):主要有两种。①单行双株:一个种植行(畦)种一行,株(丛)距25 -750px ,每丛植2株,两株之间留间隙3 -125px ,以免日后两株主干相贴影响生长。②双行单株:一个种植行(畦)种植两行,小行距20 -750px ,两行植株位置要错开种植(三角形种植),同行株距25 -750px ,每亩用苗量2500-3000株。③计划密植,种植畦宽1.3 -1.5m ,沟宽 0.3m 。每畦植四行,株行距25 -750px ,丛植一株,亩植4000-5000株。

(六)种植方法:①大小苗分开种植,大苗植于生长环境较差处,小苗植于土质较肥沃、生长环境较好的地块。②种植前需粘黄泥浆。③定植时,在种植沟内挖稍大于根系的穴,填上土压紧压实,注意不要损伤根系和根茎,要浇透水。④定植后宜铺放稻草(厚约 250px )及其它植物稿秆或地膜,以利保湿保温,抑制杂草生长。

一亩地种几株茶叶树?

茶苗种植单行条栽一亩地能种植大约1350株,双行条栽一亩地植约4450株。

2.茶树种植主要有两种方式:

单行条栽茶园,种植行距约150cm,丛距约33cm,每亩种植约1350丛;

双行条栽茶园,种植大行距为约150cm,小行距为约30cm,丛距约20cm,每亩种植约4450丛。

茶树品种选择、种植密度,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土质条件、肥料条件、管理水平,选用合适茶树品种,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并不能完全依照上述原则进行操作,必须根据具体条件选种、种植。

601茶栽种窝行距是多少

种植茶叶的规格是,一般行距为1.8-2米,株距0.35-0.45米,每亩载种1500-1600株,种植沟规格为宽0.6-0.8米,沟深0.6-0.7米。

如果种植茶树秧苗

种植茶苗可以选择在春天或者是深秋的时候,这两个季节温度适宜,茶苗种植后存活率会比较高。选择透气疏松的土壤种植茶苗,种植前将土壤翻两次,第二次翻土的时候适量施肥,以增强土壤肥力,减轻后期管理压力。茶苗种植后,管理上注意根据天气变化来控水,前期主要养根。夏天的时候要注意遮阳养护,茶苗不耐旱,在干旱季节注意浇水保湿。 选择pH值为5.5~6.5的地种植茶苗,先清除杂物、石块,平整好园地,双行条裁的规格是大行距120厘米,小行距33厘米,株丛距30厘米。按照宽50厘米,深50厘米开沟,底层挖松10厘米,之后在沟内施足底肥。底层施杂草或栏粪,第二层底肥是饼肥100千克加茶树专用肥100千克。先将茶苗进行分级,开两条深10厘米的种植浅沟,茶苗按“品"字形种植,每丛2株,先挖穴,然后将茶苗放在穴内,埋好土壤。种植后浇定根水,在离茶苗根部5厘米外施,茶树专用肥或复合肥,表面覆土,铺草覆盖。茶苗种植后需要进行修剪,使株型完美,修剪可减少叶面的水分蒸发,利于成活。

茶叶种植行距和株距

现在,随着人们对茶叶需求的增加,近年来,在茶园面积上,每年都呈现上升的趋势,茶园成为了农民的“聚宝盆”,成为山区得“绿色银行”。茶园是由许多茶树个体组合而构成的群体,群体中每一个体都占有一定空间和土壤营养面积。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中,如果种植的株数太少,也就是茶树种植过于稀疏,只考虑到充分满足茶树个体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发展个体的生产力,就不能有效利用养分和光能,茶园群体的生产力不可能提高。反之,如果单位面积内种植的茶株数过多,也就是茶树种植过密,个体生长条件得不到保证,也会导致茶树生育受到抑制,群体生产力过早衰退。

因此,茶园群体和个体之间既是统一的,又是矛盾的。一般来说,当环境条件不能满足要求时,两者的矛盾便突出了。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在高温烈日的气候条件下,若茶园种植密度过高,因茶树蒸腾作用旺盛,耗水量大,土壤缺水,空气相对湿度也低,则水湿条件不能满足茶树生命活动的需要,常引起群体与个体间矛盾的激化,轻者茶芽萌发受到抑制,造成荼叶减产;重者枝叶枯焦,甚至造成植株枯死,最后不能获得持续稳产高产。因此,必须合理密植。

所谓合理密植,指在单位面积内合理地安排茶树的株数和种植方式。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行株距,即排列方式;二是每丛定苗的株数。从国内各地高产茶园的种植密度和产量的情况可知:

1)华南茶区一般种植大叶种,如广东红星茶场、中龙茶场,种植的均为云南大叶茶,种植密度为行距一般为150~166cm,株距为45~50cm,每亩1000株以下。

2)江南、江北和西南部分茶区大都采用单条种植,种植密度行距基本上在150~165cm,丛距25~33cm,每丛定苗2~3株,每亩2500-7000,这种行间宽、株间密的种植方式,使茶树组成了个比较合理的群体结构,促进茶树幼年和壮年的生长,有效地延长稳产高产的年限。许多高产单位的经验证明,在选用良种和搞好茶园基本建设的基础上,加强肥、采、剪等技术管理,能提早成园,并获得高产稳产,4~5年生亩产干茶100-150kg,10年左右的亩产300~350kg,其稳产高产的年限可持续20年以上。

3)近年来,贵州、浙江、四川等地开展了多条栽试验,采取苗圃式的宽畦多行式布置茶树,把单位面积内的种植密度提高至16400~3000株/亩,在幼年期加强管理,2~3年内亩产干茶50150kg,4~5年亩产干茶可达250kg以上。多条栽茶园具有成园快投产早、早期经济效益高等优点,但是,随着年限的持续,常导致茶树个体生长的削弱,后期产量下降,茶树可能出现早衰。

综上所述,从各地种植密度试验和国内高产荼园的现行种植密度来看,合理密植是重要增产条件之一,然而又不是唯一的条件。在同一条件下,茶叶产量虽然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不是按比例而增加的,如果种植密度超过一定限度,其增产效应就不明显,甚至有下降的趋势。不同类型的茶树品种,由于分枝习性、树姿、树势等的差别,其种植密度也应有所不同。

乔木型的云南大叶茶,其行、丛距要适当放宽,行距应放宽至1.8m,丛距40cm左右;灌木型的中、小叶种,行、丛距以1.5m×0.3m,每丛定苗2~3株为宜。分枝角度小的半开展型茶树,其行、丛距还可适当缩小。不同地势、土壤和管理水平的茶园,其种植密度也应有所不同。

坡度小、土层深厚肥沃、结构良好的土壤、管理水平较高的茶园,其行、丛距以1.5m×0.3m为宜,并适当地增加每穴种植株数;反之,坡度较大、土层浅薄、土质结构较差、管理水平又不高的茶园,行、丛距应酌情缩小。

茶叶树种植

田间圃地育成的茶苗,移栽适期应选择茶苗地上部休眠期,移栽成活率较高,或应据气候特点,避免在干旱和严寒时进行。长江中下游地区种茶,在秋冬季或早春(11月至次年3月)都可以移栽。移栽时间早一些,有利于茶苗成活,但有的年份冬旱严重,大面积移栽浇水花工多,所以选在春初进行较好,这时温度低,雨水多,茶苗移栽方法栽后浇水数量和次数都可减少。茶苗的移栽先要开好沟,选择无风的阴天起苗定植。实生苗的主根太长,可以剪短一些。扦插苗在取苗前一天要浇湿圃地,以减少茶苗失水和取苗时伤根。从外地调运茶苗,要注意包装与通气,并浇水提高其成活率。茶苗移栽,每丛要用符合规格、生长基本一致的茶苗2~3株时进行种植,不符合规格的茶苗,在苗圃地归并抚育,待次年后取用。茶根在土中力求舒展,然后覆土踩紧,防止上紧下松,让泥土与茶根密切结合。移栽后若连续晴天,一般隔3~5天浇水一次,每次浇水要浇透,使根部土壤全部湿润,在种植最后覆土时,应使茶行两边盖土略高,使种植线形成凹形,这样有利于再次浇水时,水分集中,不致流失。

茶树种植示意图

茶叶种植规格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茶叶种植规格及要求、茶叶种植规格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茶文化课程总结(茶文化课堂总结)
« 上一篇 2022-12-13
龙井茶的区分(龙井茶和普通茶的区别)
下一篇 » 2022-12-13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186人围观

搜索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