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精茶叶的工艺流程(香精茶是什么,喝了以后有什么危害)

小编
预计阅读时长 23 分钟
位置: 首页 茶叶品类 正文

今天给各位分享香精茶叶的工艺流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香精茶是什么,喝了以后有什么危害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茶叶里面加香精的工艺是什么样的?

所有茶叶都是用茶树的鲜叶、嫩芽和嫩枝加工而成,加工方法不同,加工出的茶叶类别也就不同。

例:绿茶,又称不发酵茶。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

茶具有吸味的特点,因此,在加工过程中,不允许添加任何物质。也不可能有加香精的工艺。

水蒸气蒸馏提取茶叶香精油的方法以及香精油在进样分析前怎么处理

(一)产品特色

柑橘皮一般含2%~3%的香精油。香精油在食品工业、化工和医药上应用很广。由于各种柑橘皮香精油的成分和比例有异,香气也不尽相同,因此,不同的品种要分别提取。

(二)工艺流程

原料选取→浸石灰水→漂洗→压榨→过滤和分离→澄清→包装

(三)操作要点说明

(1)原料选择:选择新鲜无霉变的柑橘皮,摊放在阴凉、通风的干燥处。

(2)浸石灰水:将柑橘皮浸泡在浓度为70~80克/升的石灰水中(pH12以上)。为了不使橘皮上浮,上面加压网筛板。浸泡时间为16~24小时,期间翻动两三次,使浸泡均匀,浸到果皮呈黄色,脆面不断为宜。

(3)漂洗:将浸过水的橘皮用流动水漂洗干净,捞起沥干。

(4)压榨:将橘皮均匀地送入螺旋式榨油机内,加压榨出橘皮油。排渣时必须均匀通畅,排出的皮渣要呈颗粒状,在加料的同时要打开喷口,喷射喷淋液(100千克水 1千克硫酸钠 0.3千克小苏打配成pH值7~8),用量与干橘皮重量相等。使用中要经常调节pH值。

(5)过滤:榨出的油水混合液经布袋过滤,除去糊状残渣。

(6)澄清:分离出的橘皮油在5~10℃下静置5~7天,通过滤纸或石棉纸滤层的漏斗减压抽滤。所得橘皮油为黄色油状液体,具有清甜的橘子香气,比水轻,不溶于水,能溶于7~10倍容积的90%乙醇中。

(7)密封入库:将澄清的橙皮油装在棕色玻璃瓶或陶罐中,尽量装满,加盖,并用硬脂蜡密封,贮藏在阴凉处,以防挥发损失和变质。

从水果中提取香精油的方法有:

蒸馏法 香精油沸点低、比重轻,可随水汽挥发。先用破碎机将原料粉碎成3--5毫米的细粒,然后将细粒放入蒸馏装置内提取香精油。柑橘的花、叶,核果类,如杏、桃、梅、李等的种仁也可以用蒸馏的方法提取香精油。

浸提法 应用有机溶剂可以把香精油浸提出来。最好用沸点低的油醚,所得的香精油品质较好,用酒精较为方便。先将原料破碎(花瓣不用),保持较低温度以免浸出的香精油挥发,用有机溶剂在密封容器内浸渍,时间一般是3--1 2小时。浸渍完毕放出浸提液,同时轻轻压出原料中的浸液,这些挤压出的浸液可以再次用来浸渍新的原料。如此反复浸渍三次。最后得到较浓的带有原料色素的酒精浸提液,过滤后可作为带酒精的香精油保存。如果需要浓缩的香精油,可将带酒精的浸提液进一步用蒸馏装置以较低温度将有机溶剂回收,回收的有机溶剂还能提取植物中的蜡质和其他成分。

压榨法 桔类果实的香精油主要是以油滴状集中在外果皮的油胞里可施加压力将油胞压破,挤出香精油来。压榨法的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

l、将新鲜的柑橘类果皮以白色皮层朝上,晾晒一天,使果皮水分减少后摔碎,然后用水压机压榨,每100千克(含水分1 5---18%)的干皮可得300--600克黄净的香精油。

2、将柑橘类的外皮即有色层剥下,可以榨出占有色皮层重量约有1%的香精油。

压榨法采用机械操作,即先将新鲜果皮以饱和的石灰水浸泡6--8小时,使果皮变脆硬,油胞易破,以利于压榨。处理的果皮以压榨机进行榨油。此机具有破碎及压榨两种性能,能连续流水作业。压出的香精油用高压水冲下,经过滤后,引入高速离心机分出香精油。此法叫做压榨离心法。此法提取不需加热,被称为“冷油,品质好价值高。压榨后的残渣还可用蒸馏法再行取油。

柚香精油

柑橘香精油是香料工业最重要的天然原料之一,广泛应用于食品和日化等行业。柚果有独特的芳香,但至今无法化学合成,也不能用其他柑橘代替。柚香精油主要存在于外果皮,含量约0.5%。过去用冷榨法或蒸馏法提取,近来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研制出柚专用磨油机,并成功地用其提取柚冷磨油。

图示冷磨、冷榨和蒸馏3种方法提取柚香精油的生产工艺流程。冷磨法系用机械方法破坏油胞,同时,用喷淋水把油洗出来,再通过离心分离而得。由于未经化学处理和热处理,故冷磨油质量最好,价值最高。冷榨法是先用石灰水浸泡果皮,使之硬化,再压契油胞,并用水喷淋把油洗出,通过离心分离而得。这种香精油虽也未经热处理,但石灰水硬化处理时,对其品质有一定影响,经济价值次之。蒸馏法是把果皮粉碎后,或把冷磨或冷榨取油后排出的残渣、废水进行蒸馏所得。由于加热时,使精油的一些关键组分如醛类和酯类等含氧化合物分解或转化为其他物质,因而油质下降。下面简述柚冷磨油和冷榨油的提取工艺。

(一)冷磨油 冷磨油的工艺流程是:

原料清洗→磨油→过滤→分离→精制→成品

1.原料清洗 将果实表面杂质污物洗净,用0.5%na2co3溶液浸泡1~3min,清水漂洗沥干后待用。

2.磨油 用爱文娜式磨油机磨油。先将原料倒入加料斗中,由自动加料门徐徐放入磨盘上,由于磨盘的转动使果实在磨盘上不断转动,果皮油胞被盘上许多尖刺擦破,流出皮精油。同时,打开喷淋水将油冲洗下来,流入接受槽内。注意喷水量应与加料量和离心机分离量保持一致,否则会影响出油。

3.过滤及分离 将油水混合液通过筛滤机过滤,流入贮槽。用泵送入离心机中分离出精油。根据不同柚品种选用恰当的分水环,一般采用直径105~110。混合液进入离心机的流量要保持稳定,流量过大,易出混油,流量过小,则影响产量。分离完毕,让离心机空转2~3min,大量冲入清水,把残存于旋鼓内的油冲出。

4.精制 由于分离出的精油中含有少量水分和杂质,需在5~8℃的冷库中静置5~7天,让杂质下沉,用虹吸管吸出上层澄清油即可。

5.包装和贮存 将精制过的精油装入棕色玻璃瓶或白铁桶内,尽量装满,加盖密封、低温贮存,并防阳光辐射。

(二)冷榨油

冷榨油的工艺流程如下:

原料选择→浸石灰水→漂洗→压榨→过滤→分离→精制→成品

1.原料选择 选用新鲜无霉烂的柚果皮作为原料。

2.浸石灰水 其作用在于使果皮保持适宜的硬脆度,利于压榨、过滤和分离,提高出油率。浸泡可采用静止法和循环法,保持phl2。静止法石灰水的浓度为2%~4%,固液比为1:6,时间12~20h;而循环法的浓度为2%~3%,固液比为1:5,时间8~12h。浸到果皮呈黄色,无白心,脆而不断为宜。

3.漂洗 将浸过石灰水的柚皮用流动水漂洗干净,捞起沥干。

4.压榨 将果皮均匀地送入螺旋式榨油机内,加压榨出皮精油,同时用喷淋水洗出皮精油,收集于接料斗。喷淋液按每100kg水加1kg硫酸钠、0.3kg碳酸氢钠的比例配制,ph7~8,使用中经常调节ph。喷淋量应与果皮加料量和离心机的分离量相适应。

余下过滤、分离、精制和包装贮存的方法与冷磨油相同,不再细述。

(三)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

柑橘香精油是由萜烯烃类及高级醇类、醛类、酮类、酯类等含氧化合物组成。其中前者占95%以上,对柑橘香气特征贡献很小并易氧化变质,尽管后者所占比例很小,但却是柑橘油香味的主要来源。因此生产上需进一步浓缩脱萜。这不仅可以提供更高的风味强度,而且由于萜烯类浓度的下降而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和溶解度,同时也由于体积的减小可以降低贮存和运输费用。

目前使用蒸气蒸馏、真空蒸馏、溶剂萃取以及吸附方法来获得无萜柑橘油的浓缩物。但这些方法的缺点是产量低,产品质量下降,残留有萃取溶剂,浓缩油的风味与原来的冷榨油有差异。与上述方法相比,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具有潜在的优越性。

超临界提取就是利用超临界流体为萃取剂提取液体或固体中某些有效成分的分离技术,最常用的超临界流体是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粘度与气体接近,是液体的1%,而扩散系数比液体大100倍,因而传质速度快,当温度、压力有较小变化时会导致它对混合物各组分溶解度有很大变化。萃取剂回收方便并易除尽。由于它在低温无氧环境下进行,适于提取各种热敏性和易氧化物质,耗能低,无溶剂污染问题,萃取的得率高,已广泛在食品和香料工业上应用。最近calame和steiner(1982)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在30mpa和40℃的条件下,从柠檬果皮中提取精油,产率高达0.9%,而且同冷榨油相比,含有较少的醛和较多的醇类,香味好。日本也报道了以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柚精油效果最好,产品的单萜碳化氢值低,而麝香草酚含量高,能保持柚子天然香气的特征。另据temelli(1988、1990)报道,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在8.3mpa、70℃的条件下处理柑橘油,几乎完全除去萜烯类化合物,剩下的是高浓度的含氧化合物。国内清华大学(1996)在13.7~15.7mpa压力下,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甜橙油香味浓郁,且富含天然色素,可与进口优质油相媲美。总之,这项新技术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制茶的工艺基本流程有哪些

茶 文化 在中国非常盛行,而茶叶是怎么制作出来的?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制茶的工艺流程,一起来看看。

制茶的工艺流程

1、采青:

茶只能采摘嫩叶,采下来后称为茶青。如果多采一片叶为一芯一叶;多采两片叶 为一芯两叶。

2、萎凋:

茶青首先要放在空气中,让它失掉一部分水分,这个过程称为萎凋。

3、发酵:

指茶叶中的化学成分与空气 起氧化作用。发酵会使茶发生香变, 未经发酵的茶叶,喝起来有股菜香, 让它轻轻发酵就会转化成花香。发酵 变重后会转化成果香,如果让它尽情 发酵就会变成糖香。

4、杀青:

杀青是用高温杀死叶细胞, 停止发酵并使茶叶变软。需用炒青和 蒸青工艺。炒青就是下锅炒。蒸青即 用蒸汽把茶青蒸熟。

5、揉捻:

杀青过后,要将茶叶像揉面 一样的揉捻。揉捻包括手揉捻、机揉 捻、布揉捻。

6、干燥:

揉捻完就算茶叶的加工程序 初步完成,这时要把水分蒸发掉,这 个过程称为干燥。干燥的方式有三 种:火炉上烘干、手摇式干燥机干燥、 自走式干燥机干燥。

7、精制:

干燥后的茶叶在销售之前,还需要再经过一番精制。它包括:筛分,将茶筛分成 粗细不同的等级:剪切,需要较细的条形时,可用切碎机将它切碎;拔梗,将部分散离的 茶质分离出来;复火,干燥不够时,再干燥一次,也称补火;风选,将精制过的茶用风来 吹,碎末和细片就会分离出来。

8、包装:

为精制后的茶叶进行包装,便成了上市销售的成品了。

在整个制茶工艺流程中,发酵是最重要的一个工序,发酵程度不一样,制成的茶品性 也各异;揉捻是第二个重要的工序,揉捻的轻重能塑造出茶叶不同的特性:干燥是另一个 重要的工序,所用焙火的高低能改变成茶的风味。上述制茶工艺及工序只是一般的制茶流 程,针对不同品类的茶,根据其特性,还需要做特殊工艺处理。

       日本茶道和中国茶道的关系

在中国,“道”是一种很严肃的东西,而不是这些生活的枝叶。反观日本,它从中国拿过去的一些皮毛就堂而皇之地称之为“道”!中日茶文化的根源都在中国,而其发展之路却走向了两个不同的方向,这其中是有其必然因素的。

中国茶文化的主体是人,茶是作为人的客体而存在的,茶是为人而存在的。中国茶文化被称为美的哲学。有五个方面的原因:

1.中国茶文化美学的根可溯源到先秦和魏晋南北朝。奠定中国古典美学理论基础的宗师是大哲学家。

2.其理论基础源于一些哲学命题。

3.中国茶文化美学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吸收了释,道,儒三教的哲学理论,并得益于大批思想家哲学家的推动。

4.中国茶文化美学强调的是天人合一,从小茶壶中探求宇宙玄机,从淡淡茶汤中品悟人生百味。

5.中国茶文化美学从哲学的高度,广泛深刻的影响着茶人,特别是从 思维方式 ,审美情趣,艺术 想象力 及人格的形成。

总之,中国古典哲学中的美学理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滋润着中国茶文化这朵奇葩。在中国茶文化中既有佛教圆通空灵之美,又有道教幽玄旷达之美以及儒家文雅含蓄之美。

反观日本茶道,强调的是以下三个观点

(一)和敬清寂

“和敬清寂”被称为茶道的四谛、四规、四则。是日本茶道思想上最重要的理念。一提这四个字,人们马上就会和茶道联系起来。茶道思想的主旨为:主体的“元”即主体的绝对否定。而这个茶道的主旨是无形的。作为“无”的化身而出现的有形的理念便是和、敬、清、寂。它们是“无”泊出生的四种现象。由这四个抽象的事物又分别产生了日本茶道艺术成千上万种诸形式。

中国的茶道早于日本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但遗憾的是中国虽然最早提出了“茶道”的概念,也在该领域中不断实践探索,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却没有能够旗帜鲜明地以“茶道”的名义来发展这项事业,也没有规范出具有传统意义的茶道礼仪,以至于使不少人误以为茶道来源于他邦。中国的茶道可以说是重精神而轻形式。有学者认为必要的仪式对"茶道"的旗帜来说是较为重要的,没有仪式光自称有"茶道",虽然也不能说不可以,搞得有茶就可以称道,那似乎就泛化了,最终也“道可道,非常道”了。

泡茶本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简单得来只要两个动作就可以了:放茶叶、倒水。但是在茶道中,那一套仪式又过于复杂或是过于讲究了,一般的老百姓肯定不会把日常的这件小事搞得如此复杂。

事实上中国茶道并没有仅仅满足于以茶修身养性的发明和仪式的规范,而是更加大胆地去探索茶饮对人类健康的真谛,创造性地将茶与中药等多种天然原料有机地结合,使茶饮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得以大大地增强,并使之获得了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就是中国茶道最具实际价值的方面,也是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重视和喜爱的魅力所在。

茶的鉴别 方法

1.可以根据茶叶的色泽分辨陈茶与新茶。大抵来说,绿茶色泽青翠碧绿,汤色黄绿明亮;红茶色泽乌润,汤色红橙泛亮,是新茶的标志。

2. 可从香气分辨新茶与陈茶。随着时间的延长,茶叶的香气就会由高变低,香型就会由新茶时的清香馥郁而变得低闷混浊。

3.还可从茶叶的滋味去分辨新茶与陈茶。不管何种茶类,大凡新茶的滋味都醇厚鲜爽,而陈茶却显得淡而不爽。

关于香精茶叶的工艺流程和香精茶是什么,喝了以后有什么危害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如何辨别香精茶(如何辨别香精茶的好坏)
« 上一篇 2023-03-27
温性茶是什么意思(温性茶是什么茶)
下一篇 » 2023-03-27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164人围观

搜索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