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小女人(康熙的小女人作者那年今日)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康熙的小女人,以及康熙的小女人作者那年今日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康熙皇帝的公主有哪些
固伦荣宪公主
固伦荣宪公主(1673-1728),康熙帝第三女,母荣妃马佳氏,康熙十二年五月初六生。康熙三十年(1691)正月受封为和硕荣宪公主,六月嫁给漠南蒙古巴林部博尔济吉特氏乌尔衮,时年十九岁。康熙四十八年(1709)晋封固伦荣宪公主;雍正六年四月二十一逝世,年五十六岁。
和硕端静公主
和硕端静公主(1674年-1710年),清圣祖康熙帝第五女,母为布贵人兆佳氏。康熙十三年五月初六生,康熙三十一年(1692)受封为和硕端静公主,同年十月嫁给喀喇沁部蒙古杜棱郡王次子乌梁罕氏噶尔臧,康熙四十九年三月去世,时年三十七岁,康熙五十八年,葬。和硕端静公主为康熙宠妃兆佳氏所生,自小生得玉雪可爱,聪慧可人。被康熙视为掌上明珠。公主精通诗词,略知骑射。十六岁那年受封和硕端静公主,嫁得良人。此后夫妻琴瑟相合,岁月静好。公主于三十七岁那年染病去世,康熙帝悲痛欲绝。
固伦恪靖公主
固伦恪靖公主(1679-1735),康熙帝第六女,序齿为四公主。母贵人郭络罗氏,康熙十八年(1679)己未五月二十七日寅时生。康熙三十六年(1697),十九岁,受封为和硕公主,嫁给博尔济吉特氏喀尔喀郡王敦多布多尔济。康熙四十五年(1706)28岁时,受封为和硕恪靖公主;雍正二年(1724)46岁时,晋固伦恪靖公主。雍正十三年(1735)三月去世,时年五十七岁。
固伦温宪公主
固伦温宪公主(1683年-1702年),康熙帝第九女(序齿为五公主),生母是德妃乌雅氏(即孝恭仁皇后),温宪公主即为雍正帝的同母妹妹,康熙二十二年生,康熙三十九年受封为和硕温宪公主,下嫁佟佳氏舜安颜。康熙四十一年逝世,雍正元年追封固伦温宪公主。
固伦纯悫公主
固伦纯悫公主(1685-1710)。清圣祖康熙帝玄烨之第十女,序齿为六公主。其母为玄烨庶妃纳喇氏,即通嫔。康熙二十四年(1685)二月十六日生。康熙四十五年(1706)22岁时受封为和硕纯悫公主。是年九月初三嫁与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喀尔喀台吉策凌。 公主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农历三月二十四日去世,时年25岁。雍正十年(1732)因策凌军功追赠为固伦纯悫公主。死后葬于京师郊外,后与策凌合葬。公主与策凌所生子成衮札布初被封为世子,策凌去世后袭爵为札萨克亲王兼盟长。
和硕温恪公主
和硕温恪公主(1687年-1709年),清康熙帝玄烨第十三女(序齿为八公主),皇十三女和硕温恪公主,康熙二十六年丁卯十一月二十七日丑时生,庶妃章佳氏即敬敏皇贵妃出,为怡贤亲王允祥同母妹。由于公主的生母章佳氏出身低微,仅为庶妃,因此由宜妃抚养长大。四十八年己丑六月卒,年二十三。康熙四十五年丙戌(1706年)年二十,七月封今位号,和硕温恪公主下嫁蒙古博尔济吉特氏翁牛特部杜棱郡王仓津。康熙四十八年六月二十一日,和硕温恪公主产下一对双胞胎女儿,不久薨逝,年二十三。和硕温恪公主是官方记载的清朝唯一的死于难产的公主。
和硕悫靖公主
和硕悫靖公主,,母贵人袁氏,康熙二十八年十二月初七生。康熙四十五年(1706),嫁与散秩大臣、一等男孙承运。乾隆元年逝世,年四十八。
和硕敦恪公主
和硕敦恪公主(1691-1709),清康熙帝第十五女(序齿十公主),皇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康熙三十年辛未正月初六日寅时生,庶妃章佳氏即敬敏皇贵妃出,为皇十三女同母妹。四十七年(1708)封为和硕敦恪公主,十二月指配蒙古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台吉多尔济,是月下嫁。四十八年十二月初三日申刻卒,年十有九。
固伦纯禧公主
固伦纯禧公主(1671-1741),康熙帝之弟恭亲王常宁长女,母庶福晋晋氏,康熙十年十月二十八生,抚养宫中,为康熙帝养女,依照年龄排行为大公主。康熙二十九年(1690)时年20岁,封为和硕纯禧公主,嫁给蒙古科尔沁部台吉博尔济吉特氏班第。雍正元年(1723)二月晋封固伦纯禧公主,班第卒后,居京师(北京)。乾隆六年(1741)辛酉病笃归旗,十二月初七日去世,时年70岁。葬于通榆兴隆山。
康熙的女儿们都叫什么名字
康熙女儿们的简历(共20女)
皇长女,母庶妃张氏,康熙七年(1668年)十一月生,康熙十年(1671年)十月殇,年四岁。
皇二女,母端嫔董氏,康熙十年(1671年)三月初九生,康熙十二年(1673年)二月殇,年三岁。
皇养女,康熙弟弟恭亲王常宁之女,康熙十年(1671年)生,乾隆六年(1741年)卒,年七十一岁。封和硕纯僖公主,又称“大公主”,嫁蒙古科尔沁部。
皇三女,母荣妃马佳氏,康熙十二年(1673年)五月生,雍正六年(1726年)四月卒,年五十六岁。封固伦荣宪公主,又称“二公主”,嫁蒙古巴林部。
皇四女,母庶妃张氏,康熙十三年(1674年)二月生,康熙十七年(1678年)殇,年五岁。
皇五女,母庶妃兆佳氏,康熙十三年(1674年)五月生,康熙四十九年(1710 年 )三月卒,年三十七岁。封和硕端静公主,又称“三公主”,嫁蒙古喀喇沁部。
皇六女,母庶妃郭络罗氏,康熙十八年(1679年)五月生,雍正十三年(1735年)三月卒,年五十七岁。封和硕恪靖公主,又称四公主,嫁蒙古喀尔喀部。
皇七女,母德妃乌雅氏,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六月生,八月即殇。
皇八女,母皇贵妃佟佳氏,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生,一个月即殇。
皇九女,母德妃乌雅氏,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九月生,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七月卒,年二十岁。封和硕温宪公主,又称“五公主”,嫁佟国维之孙舜安颜。
皇十女,母庶妃那拉氏,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二月生,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三月卒,年二十六岁。封和硕纯悫公主,又称“六公主”,嫁蒙古喀尔喀部。
皇十一女,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九月生,二十五年(1686年)五月殇。年两岁。
皇十二女,母德妃乌雅氏,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闰四月生,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二月卒,年十二岁,又称“七公主”。
皇十三女,母敏妃章佳氏,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一月生,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六月难产而死,年二十三岁。封和硕温恪公主,又称“八公主”,嫁蒙古翁牛特部。
皇十四女,母庶妃袁氏。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十二月生,乾隆元年(1736年)十一月卒,年四十八岁,封和硕悫靖公主,又称“九公主”,嫁散佚大臣一等男孙承运(三十一岁死)。
皇十五女,母敬嫔章佳氏,康熙三十年(1691年)正月生,四十八年(1709年)十二月卒,年十九岁。封和硕敦恪公主,又称“十公主”,嫁蒙古科尔沁部。
皇十六女,母庶妃王氏,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十月生;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十月夭折,年十三岁,又称“十一公主”。
皇十七女,母庶妃刘氏,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十二月生;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十一月殇,年三岁。
皇十八女,母和嫔瓜尔佳氏,康熙四十年(1701年)十月生,未足月即殇。
皇十九女,母襄嫔高氏,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二月生;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二月殇,年三岁。
皇二十女,母庶妃钮祜禄氏,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十月生,十二月殇,未足两月
康熙的女儿有哪些
康熙一共有21个女儿,其中亲生20个,并有一养女,成人九个,12个夭折。皇长女(1668年—1671年),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生;十年十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张氏。皇二女(1671年—1673年),康熙十年三月初九生;十二年二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董氏。
皇长女(1668年—1671年),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生;十年十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张氏。
皇二女(1671年—1673年),康熙十年三月初九生;十二年二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董氏。
皇三女(1675年—1728年),固伦荣宪公主,康熙十二年五月初六生,母庶妃马佳氏。
康熙三十年(1691年)正月受封为和硕荣宪公主,六月嫁给漠南蒙古巴林部博尔济吉特氏乌尔衮,时年十九岁。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晋封固伦荣宪公主;雍正六年四月二十一逝世,年五十六岁。
皇四女(1674年—1678年),康熙十三年二月初十生,康熙十七年殇,时年五岁。母庶妃张氏。
皇五女(1674年—1710年),和硕端静公主,康熙十三年五月初六生,母贵人兆佳氏。
和硕端静公主,康熙帝第五女,序齿为三公主。母为布贵人兆佳氏。1692年(康熙三十一年)19岁,受封为和硕端静公主,同年十月嫁给喀喇沁部蒙古杜棱郡王次子乌梁罕氏噶尔臧。端静公主于1710年(康熙四十九年三月)去世,时年三十七岁。康熙五十八年,葬。
皇六女(1679年-1735),固伦恪靖公主,康熙十八年(1679年)己未五月二十七日寅时生,母贵人郭络罗氏,与皇子允礻禹同母。
固伦恪靖公主,康熙帝第六女,序齿为四公主。1697年(康熙三十六年),十九岁受封为和硕公主,嫁给博尔济吉特氏喀尔喀郡王敦多布多尔济。1706年(康熙四十五年)28岁时,受封为和硕恪靖公主;1724年(雍正二年)46岁时,晋固伦恪靖公主。1735年(雍正十三年三月)去世,时年五十七。
皇七女(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六月初一生,八月即殇。母德妃乌雅氏。
皇八女(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九生,闰六月殇。母皇贵妃佟佳氏。
皇九女(1683年-1702年),固伦温宪公主,康熙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二日生,母德妃乌雅氏,即孝恭仁皇后,与四阿哥胤禛、十四阿哥胤禵、皇六子胤祚(幼殇)、皇七女(幼殇)、皇十二女(即七公主)同母。
固伦温宪公主,初封和硕温宪公主,康熙帝之第九女,序齿为五公主。1700年(康熙三十九年)18岁时受封为和硕温宪公主,嫁给佟氏舜安颜。雍正元年追封固伦温宪公主。
皇十女(1685年—1710年),固伦纯悫公主,康熙二十四年(1685)二月十六日生,母庶妃那拉氏,即通嫔。
固伦纯悫公主。清圣祖康熙帝玄烨之第十女,序齿为六公主。1706年(康熙四十五年)22岁时受封为和硕纯悫公主。是年九月初三嫁与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喀尔喀台吉策凌。1710年(康熙四十九年农历三月二十四日)去世,时年25岁。1732年(雍正十年)因策凌军功追赠为固伦纯悫公主。死后葬于京师郊外,后与策凌合葬。公主与策凌所生子成衮札布初被封为世子,策凌去世后袭爵为札萨克亲王兼盟长。
皇十一女(1685年—1686年),康熙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七生;二十五年五月殇。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
皇十二女(1686年—1697年),康熙二十五年闰四月二十四生,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卒,时年十二岁。母德妃乌雅氏即孝恭仁皇后,与十一子胤禛、十四子允祚、二十三子允禵、七女、九女同母。
皇十三女,和硕温恪公主,康熙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生,母敬嫔章佳氏,胤祥的同母妹妹。
清圣祖康熙帝玄烨之第十三女,序齿为八公主。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七月,20岁的八公主被封为和硕温恪公主,下嫁翁牛特杜楞郡王仓津。她是清代唯一一个帝王万圣至尊亲自陪送下嫁的公主,也是官方记载的清朝唯一的死于难产的公主,康熙四十八年六月卒,年23岁。
皇十四女(1689年-1736年),和硕悫靖公主,康熙二十八年十二月初七生,母贵人袁氏。
和硕悫靖公主,康熙帝第十四女,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封为和硕悫靖公主,嫁与散秩大臣、一等男孙承运。乾隆元年逝世,年四十八。
皇十五女(1691年-1710年),和硕敦恪公主,康熙三十年正月初六生,母敬嫔章佳氏,与皇十三子怡亲王胤祥、皇十三女和硕温恪公主同母。
和硕敦恪公主,康熙帝第十五女,四十七年(1708年)十二月嫁给蒙古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台吉多尔济。康熙四十八年十二月去世,年十九。康熙四十九年三月,十公主归葬科尔沁,玄烨命多罗安郡王华圯、多罗平郡王纳尔苏等护送前往。护送十公主灵柩的钦差大臣中,共包括两位郡王、两位散秩大臣和一位侍郎,阵容强大,品级较高,这种人员安排,透露出玄烨对于幼年失母的薄命女儿充满了怜爱与惋惜。
皇十六女(1695年—1707年),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生;四十六年十月殇,时年十三岁。母庶妃王氏。
皇十七女(1698年—1700年),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生;三十九年十一月殇,时年三岁。母庶妃刘氏。
皇十八女(1701年),康熙四十年十月十八生,不久即殇。母和嫔瓜尔佳氏。
皇十九女(1703年—1705年),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十四生;四十四年二月殇,时年三岁。母襄嫔高氏。
皇二十女(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初九生,十二月殇。母庶妃钮祜禄氏。
养女,固伦纯禧公主,圣祖弟恭亲王常宁长女,康熙十年(1671年)十月二十八日生,母庶福晋晋氏。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20岁时封为和硕纯禧公主。是年嫁与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持氏台吉班第。班第系科尔沁郡王奇他持之从孙。累官内大臣、都统、右翼前锋统领。雍正四年(1726年)卒。乾隆十八年(1753年)追谥恭勤。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即公主嫁后的第三年,为其设护卫长史,视贝勒制。雍正元年(1723年)二月晋封为固伦纯禧公主。班第卒后,公主居京帅。乾隆六年(1741年)十二月初七日去世,时年71岁。
康熙帝的女儿蓝琪儿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最后嫁到准格尔了。
蓝齐儿是二月河小说及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的虚构人物,历史上并无此人,在剧中蓝齐儿是康熙帝爱女,敢爱敢恨之新女性。
活泼大方、古灵精怪,重感情!她喜欢李光地,康熙原本打算将蓝齐儿许配给李光地的,不巧蓝齐儿被噶尔丹看中,出于政治考虑,康熙不得不将蓝齐儿嫁给他。
蓝齐儿就算哭成泪人也无法改变残酷的现实。蓝齐儿成了政治牺牲品,最终伴着悲伤与怨恨度过余生。
扩展资料:
电视剧中蓝齐儿是容妃和康熙皇帝的女儿,这是一个虚构角色的,康熙的所有女儿并没有封号为蓝齐儿的公主。
蓝齐儿的地位是这样变化的:开始连格格都不是,后来封她为蓝齐格格,等到她下嫁给葛尔丹的时候才册封她和硕公主,当然这只是剧情需要,事实上她的妈妈既然是妃子,那她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应该是和硕公主。
历史上康熙皇帝根本就没有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葛尔丹。并且葛尔丹的妻子根本不是什么蓝齐儿。另外电视剧里葛尔丹和蓝齐儿的儿子阿密达当了准葛尔首领也是虚构的。
葛尔丹死后,准葛尔德郓台吉(准葛尔的首领不叫可汗,叫郓台吉,虽是蒙古人,但是他们不认为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后代)是葛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葛尔丹以前杀过他的哥哥,抢过他的老婆,所以他和葛尔丹有仇。
但是策妄阿拉布坦对清朝也不忠心,他和他的儿子葛尔丹策灵两代人和清朝时战时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蓝齐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康熙王朝
康熙帝和德妃所生的女儿,她们的命运如何?
德妃,乌雅氏,其父亲威武是正五品的包衣护军参领,相比出身显赫的赫舍里氏、钮钴禄氏、佟佳氏,她的起点实在是太低了。其实,乌雅氏的出身比八阿哥胤禩的生母良妃的辛者库出身,并没有高出多少。
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出身低的庶妃,凭借着自身的聪慧和倾城之貌,让康熙帝盛宠了十年,由此可见,康熙帝对乌雅氏是非常喜爱的。
于是,德妃和荣妃并肩成为康熙帝后宫生育子嗣最多的后妃。
乌雅氏共为康熙帝生育了三位皇子,所生的皇子中,六阿哥胤祚幼年早殇,另外两位皇子长大成人,他们分别是胤禛和胤禵,而且都是康熙晚年皇位继承的热门人选。因此,胤禛与胤禵在康熙时代就斗得你死我活。
除此之外,乌雅氏还为康熙帝生了三位公主,分别是皇七女、皇九女和皇十二女。三位公主中,皇七女只活了两个月,皇十二女活到十二岁便去世了,只有皇九女活到成年。而这位皇九女就是固伦温宪公主。
1、固伦温宪公主
温宪公主,生于1683年,是康熙帝的第九女。虽然乌雅氏生下雍正的第二年,就被康熙单独封为德嫔。但是,按照清代规定,嫔位以下的低等后宫妃嫔不具备亲自抚养皇嗣的资格,所以温宪公主便被孝惠章皇太后抚养。
孝惠章皇太后来自科尔沁大草原,是顺治帝的第二任皇后,也是孝庄皇太后的侄孙女。董鄂妃入宫后,顺治帝专宠董鄂妃,而孝惠章皇太后又过于忠厚,所以,她始终没有得到顺治帝的宠幸,因此,她没有生育子女。但是,由于她无微不至地照顾幼年的玄烨,康熙帝待孝惠章皇太后如生母,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母子之情。
被一位地位尊贵,外戚势力强大的祖母抚养,这是何等的荣耀,况且温宪公主自幼聪慧,很讨皇太后的喜爱。一般来说,受尽宠爱的公主都会刁蛮任性。然而,温宪公主却是个例外,她并没有仗着自己受宠,而刁蛮任性。相反,温宪公主却十分孝顺长辈,善解人意,并且她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子。根据史料《皇朝文典》记载:
"尔公主秀出紫微,祥开银汉,爰从襁褓即育慈闱。爱每笃于兴居,日无违于左右。弱龄受教,聪慧夙成,性自悦乎诗书,行每谐于箴史。谓诞膺夫景福冀永享,夫修龄作聘元舅之家,仰慰慈亲之恋"
古代女性册文和祭文上,很少用"聪慧"之类的词,而温宪公主的祭文中能出现"聪慧夙成"、"性自悦乎诗书"词汇,这不仅仅是因为康熙帝安慰皇太后,更是因为温宪公主自身才华横溢,才获得如此高的评价。
与此同时,温宪公主还深受康熙帝的宠爱。康熙帝是出了名的孝子,温宪公主深得皇太后喜爱,在康熙面前自然是加分的,根据《康熙朝满文朱批》中记载,公主的伙食供应清单,固伦恪靖公主和固伦纯悫公主都只得猪肉四斤而已,其他公主更少,而温宪公主得猪肉五斤不说,还要多加"鹅半只、鸡一只"。
由此可见,由于皇太后的关系,温宪公主得到了康熙帝与众不同的疼爱,也正因为这份特殊的爱,温宪公主摆脱了远嫁蒙古的命运。
对于清朝的皇室公主而言,远嫁蒙古是她们的使命。在康熙帝的九位公主中,就有七位公主为满蒙的友谊出嫁。然而,温宪公主则是唯二中的一位,还有一位,就是康熙的小女儿悫靖公主。她之所以嫁给汉人孙承运。除了她受到康熙帝的疼爱外,还有一点就是其生母袁氏是汉人,而孙承运是汉臣之子,他与悫靖公主结合,是满汉一家亲最重要的典范。但是温宪公主却不一样,她嫁的是清朝最显赫的家族。
康熙三十九年,康熙帝将温宪公主许配给佟氏舜安颜,并封其为和硕温宪公主。按照清朝祖制规定,皇后所生的女儿才能冠以固伦公主,皇妃所生的只能称和硕公主。
之所以说舜安颜是清朝最显赫的家族,因为舜安颜是一等功佟国维的孙子。
纵观清朝历史,如果说富察氏在清朝被称为“富五代”,那么,佟佳氏家族在康熙朝就是实至名归的“第一外戚家族”。
这是因为康熙帝的生母和皇后都来自佟佳氏家族,其生母孝康章皇后是佟图赖之女,其妻子孝懿皇后是佟国维之女。
与此同时,清朝官场也有“佟半朝”之说,不过佟佳氏家族并不完全是靠外戚力量,其家族也为清朝立下过汗马功劳。
佟国维的父亲佟图赖追随太祖、太宗南征北战,功勋卓著,入关前已经小有名气,以功晋世职一等。崇德七年,皇太极设汉军八旗,授佟图赖正蓝旗固山额真。
顺治元年,佟图赖从龙入关,被调入襄白旗,参加镇压南明残余势力。后来,经过权力的更替,佟图赖深谙官场之道,得到多尔衮的重用,甚至多尔衮死后,佟图赖依旧屹立不倒,不仅被授予礼部侍郎,还将女儿嫁给了顺治,这对佟家是一项极高的殊荣。
佟图赖之子佟国纲更是把整个家族推向辉煌,他主动请求康熙帝抬旗,因此,佟佳氏家族挤进满洲镶黄旗,成为满洲八大姓之一。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佟国纲追随康熙,征讨噶尔丹时,在乌兰布通殉国。
除此之外,佟佳氏家族在京城担任要职的有108人,担任地方官员的更是多达577人。其中,比较出名的有佟国维,隆科多。
可以说,佟佳氏家族在康熙朝的当红炸子鸡,舜安颜无疑是温宪公主最好的归属。这就是和硕温宪公主养在皇太后宫中,最大的好处。
让人难以预料的是,温宪公主出嫁仅仅两年之后,康熙帝侍奉孝惠章皇太后往热河行宫避暑。皇太后带着出嫁的温宪公主同往,结果半路上皇太后无恙,而温宪公主却中暑病逝。当时,温宪公祖年仅20岁。
后来,雍正即位,温宪公主被追封为固伦温宪公主。温宪公主虽然是庶妃所生,但是她生前得到了皇太后和康熙的宠爱,因此,她是幸福的。让人遗憾的是,她却英年早逝。
康熙的小女人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康熙的小女人作者那年今日、康熙的小女人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暂无评论,181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