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制造工艺文章(茶叶的制作过程 工艺流程图)
今天给各位分享茶叶的制造工艺文章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茶叶的制作过程 工艺流程图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红茶的制作工艺(越详细越好)?
- 2、茶叶的制作工艺
- 3、黑茶的制作工艺
- 4、武夷岩茶传统制作工艺介绍
红茶的制作工艺(越详细越好)?
制作工艺如下:
一、萎凋是指鲜叶经过一段时间失水,使一定硬脆的梗叶成萎蔫凋谢状况的过程,是红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经过萎凋,可适当蒸发水分,叶片柔软,韧性增强,便于造形。此外,这一过程和使青草味消失,茶叶清香欲现,是形成红茶香气的重要加工阶段。
萎凋方法有自然萎凋和萎凋槽萎凋两种。自然萎凋即将茶叶薄摊在室内或室外阳光不太强处,搁放一定的时间。萎凋槽萎凋是将鲜叶置于通气槽体中,通以热空气,以加速萎凋过程,这是目前普遍使用的萎凋方法。
二、红茶揉捻的目的,与绿茶相同,茶叶在揉捻过程中成形并增进色香味浓度,同时,由于叶细胞被破坏,便于在酶的作用下进行必要的氧化,利于发酵的顺利进行。发酵是红茶制作的独特阶段,经过发酵,叶色由绿变红,形成红茶红叶红汤的品质特点。
其机理是叶子在揉捻作用下,组织细胞膜结构收到破坏,透性增大,使多酚类物质与氧化酶充分接触,在酶促作用下产生氧化聚合作用,其它化学成分亦相应发生深刻变化,使绿色的茶叶产生红变,形成红茶的色香味品质。
目前普遍使用发酵机控制温度和时间进行发酵。发酵适度,嫩叶色泽红匀,老叶红里泛青,青草气消失,具有熟果香。
红茶的功效与作用
红茶含有大量的酚类物质,尽管这些酚类物质的分子量很大,与绿茶中的酚类成分有比较大的区别。但从临床试验结果看,同样也具有抗氧化、降低血脂、抑制动脉硬化,增强毛细血管功能、抗突变等功能。红茶含有脂多糖,因此,喝红茶也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红茶具有较强的杀菌、消炎作用。
茶叶的制作工艺
萎凋茶叶摊放在竹筛上,放在室内自然萎凋,使叶质由硬变软,叶色由鲜绿变为暗绿,目的在于去除茶叶的水分。揉捻用手将茶叶揉成条状,使其变形,要求揉捻的叶片柔软性好,受力容易变形;韧性好,受力变形而不折断;可塑性好,受力变形后,不容易恢复原来的形状。发酵主要用于红茶,实质是鲜叶细胞组织受损,引起的多酚类化合物的酶促作用,并产生一系列鲜叶内含物质的氧化、聚合、缩合,形成有色物质,如茶黄素、茶红素。文章图片3做青青茶的主要制作工艺,有筛青、摇青、做手做青三种方式。主要目的是使叶片边缘与其他叶片互碰,破坏叶缘细胞,多酚化合物因酶促作用氧化或自动氧化,叶缘出现红褐色,而叶面细胞因未被破坏,部分显现为青色,因而叫青茶。渥闷(渥堆和闷黄)渥堆是黑茶的主要制作工艺,将晒青毛茶堆放到一定高度,然后洒水,再用棉布覆盖起来,让其内部的湿热作用、酶促作用、微生物发酵作用,经过45——70天,茶汤由黄绿转变为褐红或栗红,整个过程称为渥堆发酵,简称渥堆。闷黄是黄茶的主要制作工艺,与渥堆的基本原理大致相同,堆放的时间比“渥堆”短,由于湿热引起醇化,多酚氧化酶不发生作用,发酵程度不超过10%。干燥是制茶工艺的最后一道工序,目的是使茶叶失去大部分水分。除了除去水分便于贮藏,利于长期饮用外,还能在前几道工序的基础上,形成茶叶特有的色、香、味和形状。
黑茶的制作工艺
黑茶的制作工艺步骤
1、杀青
杀青是利用高温破坏酶的活性,以抑制多酚类物质的酶性氧化。由于原料较老,水分含量较低,不易杀匀杀透,为了避免黑茶水分不足杀不匀透,一般除雨水叶、露水叶和幼嫩芽叶外,都要按10:1的比例洒水(即10千克鲜叶1千克清水)。洒水要均匀,以便于黑茶杀青能杀匀杀透。杀青的方法分为手工杀青和机械杀青。
2、初揉
黑茶揉捻分为初揉和复揉。初揉是在杀青后趁热揉捻,使大部分粗大茶叶初步揉成条,且茶汁溢附于茶叶表面,细胞破损率达20%以上,为渥堆的理化变化创造条件。由于黑茶叶质较粗老,无论是初揉或复揉都必须遵循轻压、慢揉、短时的原则,揉捻时间15分钟左右为好。待黑茶嫩叶成条,粗老叶成皱叠时即可。
3、渥堆
初揉后的茶叶,无需解块直接进行渥堆。渥堆应选择背窗、洁净的地面,避免阳光直射,堆高66—100厘米,上盖湿布等物,借以保湿保温。渥堆适宜的环境条件是室温25℃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85%以上。
一般要求茶坯含水量65%左右,如果揉捻叶过干,可在堆面上洒些清水。如果气温高,叶温上升过快,可在渥堆过程中翻拌一次,以防烧坏茶坯。堆积24小时左右时,茶坯表面出现水珠,叶色由暗绿变为黄褐,带有酒糟气或酸辣气味,对光透视呈竹青色而透明,且手伸入茶堆感觉发热,茶团粘性变小,一打即散,即为渥堆适度。
4、复揉
将渥堆适度的黑茶茶坯解块后,上机复揉,压力较初揉稍小,时间一般6~8分钟。下机解块,及时干燥。
5、烘焙(干燥)
烘焙是黑茶初制中最后一道工序。通过烘焙形成黑茶特有的品质即油黑色和松烟香味。干燥方法采取松柴旺火烘焙,不忌烟味,分层累加湿坯和长时间的一次干燥,与其它茶类不同。
黑茶干燥在七星灶上进行。在灶口处的地面燃烧松柴,松柴采取横架方式,并保持火力均匀,借风力使火温均匀地透入七星孔内,要火温均匀地扩散到灶面焙帘上。
当焙帘上温度达到70℃以上时,开始撒上第一层茶坯,厚度约2~3厘米,待第一层茶坯烘至六七成干时,再撒第二层,撒叶厚度稍薄,这样一层一层地加到5~7层,总的厚度不超过焙框的高度。
待最上面的茶坯达七八成干时,即退火翻焙。翻焙用特制铁叉,将已干的底层翻到上面来,将尚未干的上层翻至下面去。继续升火烘焙,待上中下各层茶叶干燥到适度,即行下焙。
武夷岩茶传统制作工艺介绍
武夷岩茶传统制作工艺介绍
武夷岩茶是中国的传统名茶,乌龙茶中的极品茶类,属于半发酵的青茶,制作工艺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
武夷岩茶制作工艺
1、采青
武夷岩茶的采摘标准为三叶半开面,采摘顶端驻茶开一半,以下三叶全展开为最佳。采摘完以后,运送时要注意保护鲜叶的完整,尽量避免折断、损伤、散叶等现象。
2、萎凋
萎凋的'过程是茶叶生理失水的过程,包括有:走水、摇青、等青、发酵等工序,武夷岩茶特殊的品质就在于做青这一工序,是形成绿叶红镶边、花果香味的关键。
3、杀青
杀青的目的在于使做青叶受高热迅速升温,酶促转化的发酵作用受到限制,从而巩固武夷岩茶的品质特征。同时通过高温杀青,花果香气进一步显露,形成新的芳香成分。
4、揉捻
把经过杀青的青叶乘热揉捻成条索,形成蜻蜓头状。通过揉捏把剩余茶汁挤压出来,在茶叶表面形成“霜”,这一过程是闻干茶香的主要味觉来源。
5、 烘焙
烘焙是武夷岩茶的最后一道制作工艺,分水焙、复焙、炖火。揉叶经散解后,进行水焙,至六成干时摊放一段时间,然后进行高温复焙,剔除梗、片和成形不好的茶条,最后加焙炖火。
相关文章:
1. 武夷岩茶肉桂有哪些保健功效
2. 武夷岩水仙茶是属于什么茶
3. 武夷岩茶肉桂的功效
4. 茶中之王武夷大红袍的故事
5. 武夷山大红袍等级如何分
6. 武夷山大红袍的传说
7. 喝武夷岩茶注意这五点
;
茶叶的制造工艺文章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茶叶的制作过程 工艺流程图、茶叶的制造工艺文章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暂无评论,254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