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十大名茶有哪些(河南十大名茶有哪些品种)

小编
预计阅读时长 15 分钟
位置: 首页 茶叶品类 正文

今天给各位分享河南十大名茶有哪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河南十大名茶有哪些品种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名茶出产于河南的是哪一个?

出产于河南的中国名茶是信阳毛尖。

河南是中国的绿茶产地之一,信阳地区明销明产茶更是历史悠久,在唐代时已闻名天下,河南信阳更是因为信阳毛尖闻名遐迩,信阳毛尖是中国名茶之一,被誉为“绿茶之王”,产于河南信阳市一带。

信阳毛尖简介

信阳毛尖亦称“豫毛峰”。属绿茶类,由汉族茶农创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主要产地在信阳市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民国初年,因信阳茶区的五大茶社产出品质上乘的本山毛尖茶,正式命名为“信阳毛尖”。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与贵州茅台同获金质奖,名扬天下。

信阳毛尖外形细、圆、光、直、多白毫激告,色泽翠绿,冲后香高持久,汤色明亮清澈,滋味浓醇,回甘生津。具有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

历史上信阳毛尖以五云(车云、集云、云雾、天云、连云)、两潭(黑龙潭斗运、白龙潭)、一山(震雷山)、一寨(何家寨)、一寺(灵山寺)等名山头的茶叶最为驰名。采摘细嫩的一芽一二叶,经摊青、生锅、熟锅、初烘、摊凉、复烘制成。

分特级、一至五级共12等。谷雨前的优质茶称“雪芽”,谷雨后的称“翠峰”,再后的称“翠绿。”细圆光直多白毫,色泽翠绿,汤色清澈,香气高爽,滋味甘醇。

河南产什么茶叶

问题一:河南有什么名茶 ・ 信阳毛尖雨前茶

・ 河南名茶――太白银毫

・ 河南名茶――香山翠峰

・ 河南名茶――赛山玉莲

・ 河南名茶――雷沼喷云

・ 河南名茶――龙眼玉叶

问题二:河南都有什么好茶么?? 信阳毛尖是河南省著名土特产之一,素来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信阳毛尖茶清代已为全国名茶之一,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58年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1985年获中国质量奖银质奖,1990年“龙潭”毛尖茶代表信阳毛尖品牌参加国家评比,取得绿茶综合品质第一名的好成绩,荣获中国质量奖金质奖,1982年、1986年评为部级优质产品,荣获全国名茶称号,1991年在杭州国际茶文化节上,被授予“中国茶文化名茶”称号,1999年获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

历史上信阳毛尖主产于信阳市、信阳县和罗山县(部分乡)一带。据查证。信阳毛尖独特风格的形成是在20世纪初期,唬代季邑人蔡竹贤提倡开山种茶,随后出现了元贞(震雷山)、广益、裕申、宏济(车云)、博厚、森森(万寿)、龙潭、广生等八大茶社,发展茶园面积有400余亩,逐渐改进完善了毛尖的炒制工艺。新中国建立以后,国家对发展茶叶生产极为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扶助措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信阳毛尖的产量和质量均有很大提高。目前,全市茶园面积有80万亩,开采面积70万亩,茶叶总产值8亿多元,社会总收入12亿元以上。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远销日本、美国、德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及港、澳地区。

问题三:请问谁知道河南产的名茶有多少种 河南省拍游不是茶叶的主产省份,所产的茶也没有多少名气。自改革开放以来,河南茶叶行业努力发展茶叶种植和生产,共创省级名茶18个,都是以手工加工为主,分别是:

1.信阳毛尖主产于信阳市。驰名产地是五云(车云、集云、云雾、天云、连云)、两潭(黑龙潭、白龙潭)、一山(震雷山)、一寨(何家寨)、一寺(灵山寺)。

2.太白银毫产于桐柏县的崇山峻岭之中。

3.白云毛峰产于泌阳县城南的盘古、白云山麓、泌水河畔。

4.雷沼喷云1984年创制,产于信阳市内八景之一“雷沼喷云”一带高山中。

5.杏山竹叶青产于光山县杏山一带。

6.震雷剑毫产于信阳震雷山,因形状似剑、满披白毫而得名。

7.赛山玉莲产于光山县凉亭乡赛山一带。

8.灵山剑峰产于罗山县西南部灵山寺周围。其叶形美而匀净、色翠、汤浅绿、香味高醇。

9.清淮绿梭产于桐柏县太白顶下清淮湖的一个半岛上。

10.震雷春1988年研制,产于信阳震雷山。

11.金刚碧绿产于商城县境内大别山主峰海拔一千五百多米的金刚台周围。

12.香山翠峰产于新县城东香炉的香山茶场。

13.仙洞云雾产于商城县境内大别山主峰金刚台周围。

14.龙眼玉叶产于“中原茶叶第一乡”的新县八里畈的七龙山。

15.仰天雪绿产于固始县仰天洼茶场。

16.壁渡剑毫产于商城县汪岗乡粉壁渡村的鲇鱼尖山一带。

17.云芽翠毫产于大别山腹地,故名“光州”境内国有潢川县凌集茶场。

18.十八盘黄牙产于固始县五尖山山巅的十八盘茶场。

问题四:河南有名的茶叶是啥? 应该是信阳毛尖吧 茶是好茶 价格相对于其他几种顶级名茶来说还是比较便宜的 最顶级的明清前的茶树产的特级信阳毛尖茶叶价格也不超过1000圆

问题五:河南哪几个地级市有茶叶市场 首先,在河南信阳是产茶的,因此去那儿采购茶叶是首选。其次就是郑州了,郑州有个最伐的茶叶市场,南阳也有,不过没有前两个大。

问题六:河南茶有哪些? 其实主要就是信阳毛尖了 楼上说的除了桐柏县的太白银毫(其实也在信阳毛尖主产区附近) 其他都是正宗的信阳毛尖主产区(行政上也属于信阳的)

还有毕清记得以前看过信阳是中国产茶区的最北端 而信阳在河南最南 估计也就信阳毛尖了。。。。。。

问题七:河南最有名的茶叶是什么? 信阳毛尖

问题八:河南有什么名茶 ・ 信阳毛尖雨前茶・ 河南名茶――太白银毫・ 河南名茶――香山翠峰・ 河南名手贺前茶――赛山玉莲・ 河南名茶――雷沼喷云・ 河南名茶――龙眼玉叶

问题九:河南省茶叶产地在哪? 信阳毛尖?

问题十:河南所有茶叶批发市场 亲,南三环京广路那边有一个中陆茶城,北边丰庆路与国基路这里也有个茶叶批发市场,我所知道的就只有这两个了。

中国茶叶十大名茶

1959年中国十大名茶评比会将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茶、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中国茶叶历史悠久,各种各样的茶类品种,万紫千红,竞相争艳。犹如春天的百花园,使万里山河分外妖娆。

中国名茶就是在浩如烟海诸多花色品种茶叶中的珍品,同时中国名茶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名茶有传统名伏烂凯茶和历史名茶之分。

独特风格

尽管人们对名茶的概念尚不十分统一,但综合各方面情况,茶必须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点。其一名茶之所以有名,关键在于有独特的风格。主要在茶叶的色、香、味、形四个方面。茶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于世。也有一些名茶往往以,其一二个特色而闻名。

中国茶叶历史悠久,而名茶就是诸多花色品种茶叶中的珍品。名茶有传统名茶和历史名茶之分,所以中国的十大名茶在过去也有多种说法。熟知的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缺唤名茶之一,也是历察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其主要产地在信阳市浉河区、平桥区和罗山县。

十大名茶有哪些

在百姓的眼中,西湖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都匀毛尖,君山银针,六安瓜片,黄山毛峰,祁门红茶,铁观音,武夷岩茶并称为我国好灶十大名茶。

西湖龙井,属于绿茶,以“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产于杭州西湖狮峰山、龙井村、五云山、虎跑山、梅家坞一带。只有在这5个核心产区生产的龙井茶,才算是真正的西湖龙井茶。

碧螺春,属于绿茶,产于江苏苏州的洞庭山,所以又叫“洞庭碧螺春”。以“芽多、嫩香、汤清、味醇”著称。碧螺春茶具有特殊的花果香味,饮用后回味无穷。

信阳毛尖,属于绿茶,产于河南信阳大别桐铅山地区,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特点。信阳毛尖最大的特点就是“多白毫”,冲泡后有点浑浊,看起来有点像绿豆汤。口味,鲜浓爽口,回甘生津。

都匀毛尖,属于绿茶,一般在清明前后采摘。都匀毛尖具有外形白毫显露、条索紧细、卷曲似鱼钩,内质香醇持久、汤色清澈明亮。口味鲜香回甘,令人回味无穷。

君山银针,属于黄茶,产于湖南岳阳君山,芽头肥壮体质,匀齐,色泽金黄光亮,香气清新。泡好的茶水,在杯中悬空竖立,然后徐徐下沉,如银刀直立。

六安瓜片,属于绿茶,产于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唐朝称其“庐州六安茶”,清朝时为朝廷贡茶。因其外形形似瓜子,成片局袜好而得名。优质的六安瓜片,不带芽,不带梗,外形直顺完整,叶边背卷平坦,色泽翠绿。

黄山毛峰,属于绿茶,产生于安徽黄山一带。极品的黄山毛峰,具有色,香,味,韵,让人十分着迷,品尝过后便会欲罢不能。原产地干茶绿中泛黄,且带有金黄叶。

祁门红茶,属于红茶,产于安徽祁门县,祁门红茶又称“祁红”,它与阿萨姆红茶、大吉岭红茶、锡兰高地红茶,被列为世界四大知名红茶。祁门红茶冲泡以后,香气馥郁,回味绵长,由于加工的工艺不同,还会尝到蜜糖香,花果香等不同香味的祁门红茶。

安溪铁观音,属于青茶,产于福建安溪县,在当地有“茶王”的称谓。优质的铁观音,叶体沉重如铁,形美如观音。冲泡后的铁观音,汤色清澈金黄,味道醇厚甜美,耐泡。

武夷岩茶,属于乌龙茶,产于福建武夷山,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据茶客说到,正宗的武夷岩茶,既有绿茶的清香,又有红茶的甘醇,属于乌龙茶中的极品,耐冲泡也是武夷岩茶的一大特色。

关于河南十大名茶有哪些和河南十大名茶有哪些品种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 展开阅读全文 --
头像
绿茶的代表名茶有哪些(中国十大名贵绿茶)
« 上一篇 2023-04-12
茶叶品种和特点(茶叶品种和特点怎么写)
下一篇 » 2023-04-12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169人围观

搜索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