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鉴赏课程介绍语言(茶的语言运用)
今天给各位分享茶叶鉴赏课程介绍语言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茶的语言运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简述茶叶鉴赏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2、普洱茶茶艺解说词
- 3、乌龙茶茶艺解说词
简述茶叶鉴赏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首先谈质量的鉴定;其次是产地的鉴定;第三是品种的鉴定;第四是品牌的鉴定;第五是工艺的鉴定;第六是口味的鉴定;第七是季节的鉴定;第八是叶形的鉴定。
鉴赏茶叶是否是好茶的五大条件:
1、 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环境决定茶叶基础品质,所以请出示产地证明书。
2、 优良的茶树品种。品种决定茶叶品位,所以请出示品种鉴定书。
3、 独特的制作工艺。工艺决定个性,所以要出示非专利制茶技术说明书,好比药方。
4、 国家质量检验认证。质量检验决定安全性,所以请出示检验报告书。
5、 老百姓公认。公认决定市场,不是吹牛吹出来的,请出示销售业绩调查报告书。
普洱茶茶艺解说词
普洱茶茶艺表演解说词
(适合男性冲泡时的解说词 能表现出男性的沉稳和阳刚 )
如果说,鲜嫩清新的绿茶象十八的处子
那么,香艳浓韵的乌龙,便如那激情四溢的美妇
绿茶的嫩尖,令你痛惜初恋的短暂
乌龙的翠衣,唤起你曾经沧海的如梦似幻
黝黑油亮,是普洱的脸庞,那是高原阳光的恩赐
粗壮朴实,是普洱的身躯,那是山野寒风的功德
没有醉人的芬芳,也没有销魂的美艳
在岁月的尘埃里,走过的是她平凡的身影
当你静下纷乱的思绪,轻轻洗去岁月的铅华
透过淡淡的馨香,淡淡的陈韵
赫然发现,这平平淡淡,竟然会是
你一生的守候:
清:即清洁、清廉、清静及清寂之清。『茶艺』的真谛,不仅求事物外表之清洁,更须求心境之清寂、宁静、明廉、知耻在静寂的境界中,饮水清见底之纯洁茶汤,方能体味『饮茶』之奥妙。
敬:敬者万物之本,无敌之道也。敬乃对人尊敬,对己谨慎,朱子说:『主一无适』,即言敬之态度应专诚一意,其显现于形表者为诚恳之仪态,无轻藐虚伪之意,敬与和相辅,勿论宾主,一举一动,均佁有『能敬能和』之心情,不流凡俗,一切烦思杂虑,由之尽涤,茶味所生,宾主之心归于一体。
怡:据说文解字注『怡者和也、悦也、桨也。』可见『怡』字含意广博。调和之意味,在于形式与方法,悦桨之意味,在于精神与情感,饮茶啜苦咽甘,启发生活情趣,培养宽阔胸襟与远大眼光。使人我之间的纷争,消弭于形,怡悦的精神,在于不矫饰自负,处身于温和之中,养成谦恭之行为。
真:真理之真,真知之真,至善即是真理与真知结合的总体。至善的境界,是存天性,去物欲,不为利害所诱,格物致知,精益求精,换言之,用科学方法,求得一切事物的至诚,饮茶的真谛,在于启发智能与良知,使人人在日常生活中澹泊明志,俭德行事,臻于真、善、美的境界。
普洱熟茶红色透明,生茶淡黄清澈,饮茶后,宁静致远,天人合一,自然的神妙无处不在,真是养心养志又养人!
乌龙茶茶艺解说词
乌龙茶
第一道:焚香静气,活煮甘泉
焚香静气,就是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希望这沁人心脾的幽香,
使大家心旷神怡,也但愿您的心能伴随着这支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高雅而神奇的境界。活煮甘泉,
即用旺火来煮沸壶中的山泉水。
第二道:孔雀开屏,叶嘉酬宾
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的羽毛,我们借助这道程序,向各位嘉宾介绍我们工艺精湛的功夫茶具。
“叶嘉”是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叶嘉酬宾,就是请大家鉴赏乌龙茶的外观形状。
第三道:大彬沐淋,乌龙入宫
大彬是明代制作紫砂壶的一代宗师,它所制作的紫砂壶被历代茶人叹为观止,视为至宝,所以后人都把名贵的
紫砂壶称为大彬壶。大彬沐淋就是用开水浇烫茶壶,,其目的是洗壶和提高壶温。我们把乌龙茶放入紫砂壶内称
为乌龙入宫。
第四道:高山流水,春风拂面
冲泡乌龙茶讲究“高冲水,低斟茶。”高山流水即悬壶高冲,借助水的冲力使茶叶在茶壶内随水浪翻滚达到洗茶的目的。
“春风拂面”是指用壶盖轻轻地刮去冲水时所翻起的白色泡沫,使壶内的茶汤更加清澈洁净。
第五道:乌龙入海,重洗仙颜
品乌龙茶讲究“头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头泡茶汤我们一般不喝,而是用来烫洗杯具,
我们将剩余的茶汤注入茶海,因为茶汤呈琥珀色,从壶口流向茶海好似蛟龙入海,所以称之为乌龙入海。
“重洗仙颜”第二次冲泡。这次冲水需加盖后用热水浇淋壶的外部,这样内外加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
第六道:玉液回壶,再注甘露
把紫砂壶中的茶汤注入公道杯中,称之为“玉液回壶、再注甘露”
第七道:祥龙行雨,凤凰点头
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快速均匀地斟入闻香杯中,称为“祥龙行雨”,取其“甘露普降”的吉祥之意。
当公道杯中的茶汤所剩不多时则应改为点斟的手法,这里形象地称之为“凤凰点头”,以示向嘉宾行礼致敬。
第八道:龙凤呈祥,鲤鱼翻身
将品茗杯倒扣在闻香杯上,称为龙凤呈祥。把紧扣的杯子翻转过来,称为鲤鱼翻身。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鲤鱼翻身越过龙门可化龙升天而去。我们借助这道程序祝福大家家庭和睦,事业飞黄腾达!
第九道:捧杯献礼,敬奉香茗
这道程序是通过敬茶使大家心贴的更近,感情更亲近,气氛更融洽。
第十道:鉴赏双色,喜闻高香
将闻香杯以轻旋的方式轻轻提起,双手拢杯闻香。喜闻高香是指闻头泡的茶香,看看这头泡茶汤是否香高新锐而无异味。
鉴赏汤色是观赏品茗杯中的茶汤是否清亮、艳丽、呈淡黄色。
第十一道:三龙护鼎,初品奇茗
用拇指、食指夹杯、中指托住杯底,这样拿杯既稳当又雅观。三指喻为三龙,茶杯喻为鼎,被称为三龙护鼎。
女士可以兰花指持杯。初品奇茗是品茶三品中的第一品。茶汤入口后不要马上咽下,而是吸气,
使茶汤在口腔中翻滚流动,让茶汤与舌根、舌尖、舌面、舌侧的味蕾都充分接触,以便能更精确
地品悟出奇妙的茶味来。初品奇茗主要是品这泡茶的火功,看看是否“老火”或“生青
第十二道:再斟流霞,二探兰芷
再斟流霞是指为客人斟第二道茶。
二探兰芷是第二次闻香。宋代范仲淹有诗云:“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兰花之香是世人公认的王者之香。
客人可细细地对比看看那清幽、淡雅、甜润、悠远、捉摸不定的茶香是否比单纯的兰花之香更胜一筹。
第十三道:二品云腴,喉底留甘
“二品云腴”即品第二道茶。二品主要是品茶汤的滋味,看茶汤过喉是鲜爽、平滑,还是生涩、平和。
第十四道:三斟石乳,荡气回肠
三斟石乳是指斟第三道茶。“石乳”是元代的一种贡茶,后来用来比喻乌龙茶。荡气回肠是第三次闻香,
这次闻香与前两次不同而是用口大口吸入茶香,然后像抽香烟一样,从鼻腔呼出,这样可以使茶香直灌脑门,
全身心地感受茶香,因此形象地称之为“荡气回肠”。
第十五道:含英咀华,领悟茶韵
“含英咀华”即品第三道茶。这次品茶称之为咬茶。清代大才子袁枚在品茶时曾说:“品茶应含英咀华并徐徐咀嚼而体贴之”
其中英和华都是花的意思,所以品茶时嘴里应像含着小花一样慢慢咀嚼,细细回味。
第十六道: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君子之交淡如水”,而那淡中之味恰似品完了三道浓茶之后,再来喝一杯白开水。将白开水含在嘴里不可急急咽下,
而应当像含英咀华那样慢慢玩味。咽下白开水后,再张口吸一口气,这时你一定会感到满口生津、回味甘甜、
无比舒畅。此是“此时无茶胜有茶”的感觉。这道程序反映了人生的哲理:平平淡淡才是真。
第十七道:名茶探趣,游龙戏水
好的乌龙茶七泡有余香,九泡仍不失茶的真味。名茶探趣是请 客人自己动手,看一看壶中的茶还能泡到第几道。
游龙戏水是把泡后的茶叶放到清水杯中,让客人观赏经多次冲泡
后充分舒展的茶叶叶片,在茶艺表演中,由于乌龙茶的叶片在清水中晃动很像龙在水中玩水,故名“游龙戏水”。
第十八道:以茶献福,尽杯谢茶
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最后,以茶献福祝各位多福多寿、常饮常乐,愿我们以茶为友、永结友谊~
茶叶鉴赏课程介绍语言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茶的语言运用、茶叶鉴赏课程介绍语言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暂无评论,119人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