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茶是什么茶类(龙井茶是什么茶类)
今天给各位分享龙井茶是什么茶类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龙井茶是什么茶类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龙井茶属于什么茶类
- 2、龙井是什么茶类 关于龙井茶介绍
- 3、龙井茶是绿茶还是红茶
- 4、龙井指的是什么茶?
龙井茶属于什么茶类
龙井茶属于绿茶,其茶叶光滑细长,呈现嫩绿色,冲泡后的茶汤为浅绿色,是中国十大名茶之首,且龙井茶的主要品种有浙农117、乌牛早、龙井43、平阳特早等,其中浙农117是人工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种。
龙井茶是哪种茶
1、绿茶
龙井茶是绿茶,属于未发酵茶,其茶叶为嫩绿色,形状细长扁平,冲泡后的茶汤澄澈泛绿,具有清幽的香气,且龙井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首,它共有六个级别,分别是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
2、生产地区
龙井茶的主要产地在浙江,浙江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时间长的优点,有利于龙井茶树生长发育,且浙江的年平均温度为15-18度,年降雨量约为1500毫米,能使龙井茶树枝繁叶茂。
3、浙农117
浙农117是由浙江大学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种,其茶叶分为扁平茶和针形茶,冲泡后的茶汤具有浓郁的茶香,且浙农117茶叶的最佳采摘时间是在每年的5月上旬,其茶树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和抗逆性。
4、龙井43
龙井4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优良品种,其茶树为灌木,具有较强的萌芽力,且龙井43茶树的最佳采摘时间是在每年4月中下旬,其茶叶较短,颜色呈现苍绿色,以龙井43为原料制作成的茶叶汤色青绿明亮。
龙井是什么茶类 关于龙井茶介绍
1、龙井茶属于绿茶类。龙井茶茶中的特级西湖龙井、浙江龙井外形扁平光滑,苗锋尖削,芽长于叶,色泽嫩绿,体表无茸毛;汤色嫩绿(黄)明亮;清香或嫩栗香,但有部分茶带高火香;滋味清爽或浓醇;叶底嫩绿,尚完整。其余各级龙井茶随着级别的下降,外形色泽由嫩绿→青绿→墨绿,茶身由小到大,茶条由光滑至粗糙;香味由嫩爽转向浓粗,四级茶开始有粗味;叶底由嫩芽转向对夹叶,色泽由嫩黄→青绿→黄褐。
2、夏秋龙井茶,色泽暗绿或深绿,茶身较大,体表无茸毛,汤色黄亮,有清香但较粗糙,滋味浓略涩,叶底黄亮,总体品质比同级春茶差得多。
3、机制龙井茶,现在有全用多功能机炒制的,也有用机器和手工辅助相结合炒制的。机制龙井茶外形大多呈棍棒状的扁形,欠完整,色泽暗绿,在同等条件下总体品质比手工炒制的差。
龙井茶是绿茶还是红茶
龙井茶属于绿茶,是未发酵茶,茶性较凉;红茶属于全发酵茶,茶性温和。龙井茶具有绿茶清汤绿叶的特点,而红茶干茶和茶汤以红色为主。
龙井茶的制作工艺为采摘、晾晒、揉捻、炒制,属于六大茶类中的绿茶。龙井茶作为绿茶与红茶最大的区别是发酵程度,龙井茶属于不发酵茶,而红茶发酵度达到了70%-80%,所以龙井茶是绿茶。
成品的龙井茶,形状光滑挺直、颜色翠绿鲜嫩,汤汁淡绿清澄,滋味清爽甘甜。龙井茶具有绿茶清汤绿叶的特点,而红茶干茶和茶汤以红色为主,和龙井茶有很大的区别。
春茶中的特级西湖龙井、浙江龙井外形扁平光滑,苗锋尖削,芽长于叶,色泽嫩绿,体表无茸毛;汤色嫩绿(黄)明亮;清香或嫩栗香,但有部分茶带高火香;滋味清爽或浓醇;叶底嫩绿,尚完整。
其余各级龙井茶随着级别的下降,外形色泽由嫩绿一青绿一墨绿,茶身由小到大,茶条由光滑至粗糙;香味由嫩爽转向浓粗,四级茶开始有粗味;叶底由嫩芽转向对夹叶,色泽由嫩黄一青绿一黄褐。
夏秋龙井茶,色泽暗绿或深绿,茶身较大,体表无茸毛,汤色黄亮,有清香但较粗糙,滋味浓略涩,叶底黄亮,总体品质比同级春茶差得多。
龙井指的是什么茶?
龙井指的是绿茶。
龙井茶是绿茶,是采摘一芽一叶或二叶的初展嫩芽,经过晾晒、揉捻、炒制等工序制成的,素以“色翠、形美、香郁、味醇”著称,具有形扁平光滑、苗锋尖削、芽长于叶、色泽嫩绿、体表无茸毛等特点,冲泡后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芬。
龙井茶,因产于中国杭州西湖的龙井茶区而得名。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龙井既是地名,又是泉名和茶名。茶有“四绝”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特级西湖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
龙井的特点:
龙井茶是中国著名绿茶,产于浙江杭州西湖一带,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即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的特点。
龙井茶名闻中外,根据产地分狮、龙、云、虎,即狮峰、龙井、云栖、虎跑四地,民国后梅家坞的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以前人们按照五个产地的不同品质划分龙井茶的质量排名,分别是狮、龙、云、虎、梅。解放后,龙井茶在浙江省内得到了广泛的种植,品质参差不齐,现在统一分为西湖龙井、钱塘龙井和越州龙井,以西湖龙井品质最佳。
龙井茶是什么茶类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龙井茶是什么茶类、龙井茶是什么茶类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暂无评论,163人围观